于賀
摘 要:社科圖書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擴展了人們的知識面,讓人們看到世界的豐富多彩。圖書編校質量好壞決定一本書是否能得到讀者的認可。太多編校錯誤不僅影響閱讀體驗,還會損害出版社聲譽。因此,本文以社科圖書編校質量問題為研究對象,分析社科圖書的編校質量問題,并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給出對策。
關鍵詞:社科圖書;編校質量;對策
一、引言
編校質量是圖書質量的生命線,它不僅關系到讀者的閱讀體驗、出版社的聲譽,還關系到圖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社科圖書是先進思想和文化的前沿陣地,涵蓋學科廣泛,編校難度比較大,因此其編校質量更應該引起重視。
二、社科圖書編校質量問題分析
在社科圖書編校過程中,最基本的工作是降低差錯率和消滅差錯。從表現(xiàn)形式來看,差錯可概括為顯性差錯和隱性差錯。顯性差錯相對容易看出,但隱性差錯需要編輯有一定知識面。還有一種差錯是排版造成的,這個往往容易被忽視,但在書稿差錯中很常見。
(一)顯性差錯
1. 字詞差錯
字詞差錯主要包括錯別字、形近字、形聲字、自造成語等。比如:飄渺(縹緲)、閨蜜(密)、名至實歸(實至名歸)。
字詞錯誤還包括作者或譯者的打字錯誤。比如:亞當時(斯)、世(詩)人、稱(沉)重、消(笑)化、戲精附生(身)、烈士紀念牌(碑)。
2. 語法差錯
語法差錯主要包括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成分多余、語序不當、語句歧義、句式雜糅等。比如缺少主語:“通過繼續(xù)教育,使得編輯人員的業(yè)務能力得到了提高。”比如成分多余:“往事的回憶”“親眼目睹”“到這里光臨”“過濾的想法”“多次反復”。
3. 標點符號差錯
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差錯。標點符號對于文字的表達至關重要。全角半角的誤用、冒號和分號濫用、一逗到底、不當句號等,不僅會改變原義,還會造成誤解和歧義。
(二)隱性差錯
1. 知識性差錯
知識性錯誤主要指書稿中涉及的背景知識,比如人物、事件、時間、專業(yè)術語等。在社科圖書中,知識性差錯非常多。人名主要列舉入下:雷若阿(雷諾阿)、波塞頓(波塞冬)、赫米斯(赫耳墨斯)、西澤琳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地名主要列舉入下:德拉瓦(特拉華州)、科任托斯(科林斯)、衣索匹亞(埃塞俄比亞)。書名主要列舉如下:《酒宴頌》(《會飲篇》)、《物種源始》(《物種起源》)。
還有一些知識性差錯更加隱蔽,如果對相關歷史背景不了解,就無法發(fā)現(xiàn)。比如,把唐朝時的宰相稱為“首相”,把英國女王稱為英國“女皇”。
2. 政治性差錯
社科圖書尤其要注意政治性差錯,時刻警惕,把好政治觀。除了常見的涉及港澳臺、西藏、南海等問題,還要注意一些敏感話題,比如:大躍進、大饑荒、大煉鋼鐵、“文革”。
歷史類圖書會涉及一些地圖,務必確保中國國境線和官方發(fā)布一致。
一些國外作者有政治傾向,一定注意其言論是否有損我國形象,所說的是否與史實一致。
3. 邏輯差錯
邏輯差錯很隱蔽,主要包括概念不明、外延過寬、概念混淆等。有的論據無法支撐論點,或者給出論據,但得出相反的結論。
(三)排版造成的差錯
1. 漏改、漏刪
漏改表現(xiàn)在標注刪除的詞語沒有刪除,但由于新增了文字,導致新舊文字在一起,成了錯句。比如:“波斯人沒有議會”,標注將“波斯人沒有”改成“他們不舉行”,但由于排版漏刪,導致句子變成:“他們不舉行波斯人沒有議會?!?/p>
2. 誤改、誤刪
誤改表現(xiàn)為標注修改的詞語沒有改,卻改了前面或后面的詞。比如:“有些報道讓人們心存不安,人們開始焦慮起來”,標注將第二個“人們”刪掉,但排版誤刪了第一個,導致句子變成:“有些報道讓心存不安,人們開始焦慮起來”。“家養(yǎng)猴”,標注將“家養(yǎng)”改成“寵物”,變?yōu)椤皩櫸锖铩?,排版誤將“養(yǎng)猴”改成了“寵物”,結果變成“家寵物”。有些誤改如果編輯沒有發(fā)現(xiàn),會造成重大錯誤,比如“明王朝”,被排版改成了“明亡朝”。
3. 多改、多刪
多改表現(xiàn)為標注修改或刪除的詞處理正確了,但多刪或多改了臨近的詞。比如“庇西特拉圖”的“庇”被多刪,導致最后變成“西特拉圖”。
三、對策:
圖書編輯需經三審三校流程,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出現(xiàn)問題。在提高社科圖書編校質量方面,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去分析。前者主要指編輯的業(yè)務素質、知識面、責任心等;后者主要指翻譯、排版、校對等編輯流程。
1. 主觀方面
社科圖書編輯不僅要有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和編輯專業(yè)技能,還要持續(xù)學習,不斷擴寬知識面。在提高編校能力上,筆者概括了社科圖書編輯需要做到的幾“多”。
(1)多讀
社科圖書編輯首先應該是一名“雜家”,廣泛涉獵各學科知識。平時要多讀書,多積累,擴展知識版圖。關于編輯要開闊視野,鷲尾賢也說:“當然不是要編輯熟讀詳知一切,而是把自己的視野拉開180度,甚至360度。編輯沒有所謂的專精領域,編輯是外行人的代表?!?/p>
同時,還要注意知識的融會貫通。這樣能更敏銳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2)多查
在工作中,多查工具書。案頭常備《辭海》《現(xiàn)代漢語詞典》《外國地名譯名手冊》《外國人名譯名手冊》。還要多查專業(yè)網站,比如術語在線、中國規(guī)范術語、標準地圖服務系統(tǒng)、籍合網等。
(3)多疑
遇到不確定的地方,多質疑,勿存僥幸心理。舉棋不定的知識點,一定要查工具書或專業(yè)網站。往往自己覺得應該沒問題的地方,最后都出了問題。
(4)多記
由于思維定式,編輯很容易對常犯的錯誤視而不見,因此要養(yǎng)成善于總結的習慣,將平時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錯誤、知識點記下來。
(5)多思
多思考工作方法,研究哪些網站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哪些工具書有助于提高編校技能。同時,要多思考編輯工作的重要性和責任。
(6)多學
在媒體融合時代,編輯需要擁有多學科知識、多方面技能。需要有敏銳的信息捕捉、篩選、分類和整合能力。時刻保持學習狀態(tài),更新知識儲備。
2. 客觀方面
(1)嚴把翻譯質量關
這一項主要針對外版書。翻譯是外版書編校的開始,也是關鍵的一環(huán)。翻譯不過關,后面就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編輯費大功夫修改譯文,最后結果卻不甚理想。
(2)對排版工作做質量要求
目前很多出版社都是和排版公司合作,但這對于排版工作質量的要求不好把控。很多排版公司人員流動性大,經驗不足,改稿質量很差。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排版工作流程,對排版工作做質量要求,將質量與最終報酬掛鉤,才能切實保證改稿質量。
(3)規(guī)范編輯流程
為規(guī)范圖書出版行為,國家出臺了系列政策法規(guī),并對“三審三?!碧岢隽艘蟆5抻谌肆ξ锪?,很多出版社并沒有嚴格執(zhí)行。有些是把校對工作給外包公司,有的甚至根本沒有校對環(huán)節(jié)。這樣無疑會影響圖書的編校質量。因此,執(zhí)行三審三校制度,明確崗位職責,細化審稿流程及標準,才能保證圖書編校質量。
四、總結
綜上所述,社科圖書編校人員以身作則,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擴寬知識面,保持責任心,是社科圖書編校質量提升的關鍵。同時,翻譯、排版、編校流程上的規(guī)范以及出版社管理制度完善,也是提高社科圖書編校質量的重要方面。只有這樣,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多優(yōu)質的精神食糧,為文化傳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日]鷲尾賢也,《編輯力——從創(chuàng)意、策劃到人際關系》,陳寶蓮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2]中央宣傳部出版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圖書編校質量差錯案例》,商務印書館,2019年。
[3]齊蘅,《社科學術期刊編校質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10月第28卷第5期。
[4] 施勝娟,《圖書編校質量現(xiàn)狀及完善對策》,《編輯出版》,2019年第2期。
[5] 姜軍,《淺談圖書編校質量問題及其對策》,《傳播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