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化學是一門理科學科,計算是基本題型,考查基礎性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來說難度系數(shù)大;提高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地練習。練習教學既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也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方法。
在日常學習中我發(fā)現(xiàn),新課學習中學生計算題的掌握總體不理想,學生在各類模擬考試中普遍地在計算題方面丟分很多,基于以上現(xiàn)象,我提出了“初中化學計算專題基礎性小測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希望通過課前五分鐘測驗這一形式,有效地減少學生丟分現(xiàn)象,探索出一條快速有效的學習途徑。
首先對初中化學計算題類型進行一個分類:1、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根據(jù)化學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元素質量比、元素質量分數(shù);2、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簡單計算、含雜質的計算、多步反應的計算;3、有關溶液的計算:沉淀質量的計算、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以上涉及到的題目類型,在一學年的教學過程中由簡到難,逐步出現(xiàn),不僅考驗學生的計算能力,還需要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有關化學知識和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因此扎實的化學基礎知識是解決計算題的必要條件。
在進行新課時,側重點在方法,沒有注重思維的練習,復習時,我們加大練習量,搭建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思維和方法技巧,并且采用課前五分鐘的形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一道計算題,有利于學生熟悉練習模式,考試時可以減少壓力,并且在高壓環(huán)境下,更能激發(fā)出人體潛力,記憶深刻。進行綜合計算題的練習,以培養(yǎng)學生化學計算能力和解題技巧。化學綜合計算題,把較多的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原理,物質知識和多種計算機能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綜合計算題的練習,可以更好的練習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提高學生化學計算技能和解題能力。在加強綜合計算題指導時,著重點將放在題目的分析和解題思路上。
一、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教師努力研究改進中考復習模式,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鞏固基礎,克服不足,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提高對化學方程式的掌握和應用。
3.通過實踐研究,提煉基本經(jīng)驗,探索規(guī)律,設計適合學生進行課前5分鐘測試的內容與形式。
4.通過實踐研究,鍛煉教育科研能力,積累經(jīng)驗,逐步形成初中化學中考復習的有效策略。
5.研究形式為五分鐘小測試,通過課前五分鐘練習,讓差生掌握基礎,中等生鞏固提高,優(yōu)生活躍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二、問卷調查分析
在研究開始以前,對初三學生化學計算題學習情況、課題實施前后學生計算題完成情況變化、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傾向性進行了一個簡單調查,問卷分析結果表明,學生初期學習有關化學式的計算時能夠完全理解并運用相關知識答題,正確率大于等于80%;在逐漸學習了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后,正確率及完整答題率直線下降,原因有二:其一,前期有關化學用語掌握不過關第一步就無法下手;其二,數(shù)學思維與化學思維轉換失敗。
三、成績分析
統(tǒng)計初三學生化學考試中計算題失分情況及失分點
四、測試題目
通過創(chuàng)設課前五分鐘的情境模擬測試,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部分題型:
1、中國“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屠呦呦發(fā)現(xiàn)的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學式:C15H22O5),它是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請回答:
(1)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
(2)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
(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精確到0.1%)
2、15.5克紅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1)加熱分解12.25克氯酸鉀,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氣?同時生成氯化鉀多少克?(2)制取4.8克氧氣,需要氯酸鉀多少克?
3、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取22.2克石灰石樣品,放入盛有146克稀鹽酸的燒杯中,石灰石中有碳酸鈣與鹽酸均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反應),放出氣體后,燒杯內物質質量變?yōu)?59.4克。求(1)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 (2)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Ca:40? ? ?H:1? ? ? O:16? ? ? Cl:35.5 )
4、某化學實驗小組為了測定某種黃銅中鋅的含量,稱取10g黃銅樣品放入燒杯,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測得產生氫氣的質量為0.1g。(除鋅之外其他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請計算:
(1)H2SO4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結果精確到0.1%)。
(2)該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
五、課題實施后數(shù)據(jù)分析
選用了四次大型考試成績?yōu)榛A,從表中可以看出,班級整體平均分在不斷提高,得分率也在逐漸提高,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得滿分的人數(shù)非常少。
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結合學科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課前五分鐘測試有效可行;課前五分鐘的測試對本班不同層次的學生訓練均有效果,尤其是中等生。
參考文獻
[1]王洪林. 淺談初中化學計算題教學[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10, 24(3):84-87.
[2]楊琳. 談談初中化學計算題的教學[J]. 紅河學院學報, 1992(2):95-98.
[3]謝如鴻. 談初中化學計算題的教學方法與技巧[J]. 龍巖學院學報, 1996(4):90-93.
[4]常喜林, 雷子升. 初中化學計算題巧解二法[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00(6):49-49.
[5]劉順嶺. 初中化學計算題大集合[J].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 2014(11):80-81.
[6]強勤姣. 例談初中化學的計算題[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2):63-64.
[7]胡士平. 解初中化學計算題技巧[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1995(6):29-31.
[8]袁敏. 怎樣上好初中化學計算課[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4(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