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閣
2020年的藝術會給中國收藏一個什么樣的未來?
在本期封面專題,我們用超過40P的大容量,已經很詳盡地說很多2019年出現的諸多“新”之后,也可以提前預測一下2020年因“新”而來新格局。
畢竟,我們剛剛經歷了重大變革與重新洗牌的一年,也許還無法真正揮去藝術品市場縈繞在心頭的絲絲寒意?;蛘吆孟駠篮qv得太久,已經無法想象小陽春的回暖。但回暖也是中國藝術市場長時間的筑底過程進入尾聲的必然。小陽春型回暖會在2020年露個小臉,會讓所有的人微微松口口氣。
這是一個收藏鏈條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實現了接班或者換代升級的時代。老套路要被刷新,低段位的“忽悠”終走末路,基礎的認知架構已經形成,只有用格局、智慧、才情、服務精神,才能營造健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達到成就一個鏈條的共生共榮系統(tǒng),大家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在這樣的思潮影響下,總體藝術會真正到來。就如媒體的融合之路一樣,單一的藝術形式已經不符合藝術家的發(fā)展之道。一位藝術家在磨練手底功夫的同時,還要想借用科技的力量讓自己的觀念有更多樣的表達。從創(chuàng)作到展覽到媒體推廣最終進入市場,這種意識必須貫徹始終。
2020以后,越來越多的普通觀者會明白一件事:一位藝術家不能再用國畫家或油畫家去做藝術身份界定了,很可能是同一位藝術家,又畫國畫,也畫油畫,同時也出雕塑作品,也創(chuàng)作影像藝術,甚至還時有裝置出現……這樣的斜杠藝術家在未來也會越來越多。而未來的展覽也會有新的范式出現,跨界到什么程度綜合到什么程度;只有越開越大的腦洞,再沒有邊界的限制……
從反應最敏銳的二級市場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天王時代”已然謝幕,這世界寵愛那些不走尋常路的弄潮英雄。最明顯是投資領域里的抄底資金和浮籌的互換在過往的兩三年里完成交接。二是,80、90收藏家會在今后成為主流,他們大部分是近兩三年內接班的藏二代,兼讀藝術又主讀商科的他們,除了懂藝術,更懂機構操盤的原理。他們比他們的父輩更有危機感:以后投資品種越來越鮮見,積蓄巨額財富的機會越來越難。也就是說,新一代金主們在職業(yè)操盤手加持下,正在雄心勃勃進軍藝術品市場。可投資的途徑越來越少,不在藝術市場更待何處?
當然2020年最好的是博物館、美術館會扎堆出現。公共美育從2020年開始,會更廣泛地應用到日常,人類的文明財富始終會被沉淀和發(fā)揚。憑這一點,就已經是2020年中最大的利好。
又鮮又辣的新一年,更值得期待,美好的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