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宏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浙江宏達南潯學校信息技術教師,中小學一級教師,浙江省湖州市技術能手,南潯區(qū)教學能手,3D打印造型師(國家職業(yè)資格三級)。曾輔導學生在2017年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中獲3D創(chuàng)意設計三等獎;2018年榮獲第二屆湖州市“南太湖計劃”青少年創(chuàng)客大賽一等獎;2019年中國科學院ACME未來科技挑戰(zhàn)賽無人機自動巡航與定點降落競賽冠軍。個人著作《輕松玩轉3D One與3D打印》由人民郵電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發(fā)行。
教學背景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一些產(chǎn)品逐漸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也有一些產(chǎn)品通過技術革新又煥發(fā)了青春。例如,桌面式的有線小音箱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藍牙音箱,它不僅可以通過藍牙無線連接音源,而且自帶可充電電池,攜帶、使用方便,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本課我們利用3D One三維設計軟件結合藍牙模塊、喇叭、鋰電池等材料,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以任務為驅動,引導學生通過軟件和硬件相結合,創(chuàng)意設計一款個性的藍牙音箱作品。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藍牙無線連接技術;
2.學會利用3D One設計藍牙音箱的外殼;
3.學會把喇叭、藍牙模塊、鋰電池和藍牙音箱外殼進行組裝,學會辨別電池正負極。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藍牙模塊的安裝接口設計。
教學難點 藍牙音箱箱體和蓋子的組裝設計。
教學準備
JST插頭鋰電池一塊,藍牙模塊,5瓦4歐的喇叭一對。(如圖1)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一)實物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
教師出示有線音箱和無線音箱各一只,使用手機演示連接有線音箱和藍牙音箱的過程并播放音樂,讓學生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
(二)材料展示,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學習所用的材料,并提出問題:“如果讓你設計一款藍牙音箱,你會怎樣設計?你還會將哪些功能整合到你的作品中?”
二、初識藍牙,創(chuàng)意設計
(一)初識藍牙,了解原理
藍牙是一種無線技術標準,可實現(xiàn)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和樓宇個人域網(wǎng)之間的短距離數(shù)據(jù)交換。藍牙可連接多個設備,克服了數(shù)據(jù)同步的難題。藍牙技術具備射頻特性,在技術上應用了跳頻技術、無線技術等,具有傳輸效率高、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所以被各行各業(yè)所應用。
(二)創(chuàng)意分享,設計方案
首先,教師請學生分享各自的設計思路及特色功能,同時開展學生間的答疑解惑活動。其次,學生根據(jù)其他同學的建議修改并繪制設計方案。
三、實踐探究,模型設計
(一)精準測量
使用游標卡尺測量藍牙模塊、喇叭的外形數(shù)據(jù)。藍牙模塊長91mm,寬35mm;喇叭外圈半徑53mm,內圈半徑51mm。
(二)藍牙音箱箱體設計
1.選擇“基本實體”—“六面體”命令,繪制藍牙音箱的外形,長130mm,寬65mm,高70mm。
2.單擊“特殊功能”—“抽殼”命令完成六面體的抽殼操作,“厚度”為-4mm,“開放面”選擇六面體的頂面。
(三)喇叭孔設計
1.將視圖調整為“上”,選擇“草圖繪制”—“直線”命令,單擊六面體進入草圖繪制界面,以六面體左、右側邊線中心為起點,向右、左兩個方向各畫一條65mm的直線。
2.選擇“草圖繪制”—“圓形”命令,以長65mm的直線中心點為圓心,左右各繪制一個半徑為26mm的圓,完成后刪除兩條65mm的直線,退出草圖繪制界面。
3.選擇“特征造型”—“拉伸”命令,將兩個圓形進行拉伸,拉伸高度為-20mm,同時選擇“減運算”參數(shù),單擊“確定”完成喇叭孔設計。
4.將視圖調整為“下”,選擇“基本實體”—“六面體”命令,在音箱喇叭孔面的中心點上繪制一個長120mm、寬4mm、高1.5mm的六面體擋條;選擇“基本編輯”—“陣列”命令,單擊“線性陣列”參數(shù),陣列距離20mm,數(shù)量上下各3個。(如圖2)最后將箱體和擋條用組合命令進行加運算操作。
(四)音箱蓋裝配孔設計
1.將視圖調整為“上”,選擇“基本實體”—“圓柱體”命令,選擇“加運算”參數(shù),“開放面”選擇箱體開口面的邊框頂面,并以箱體開口面邊框頂面內角的頂點為圓柱的圓心,繪制一個半徑4mm、高-70mm的圓柱。其他三個角上的圓柱繪制方法相同,重復制作即可。
2.選擇“基本實體”—“圓柱體”命令,選擇“減運算”,以剛才繪制的圓柱圓心為圓心,繪制一個半徑2mm、高-10mm的圓柱,確定后裝配孔就制作完成了。其他三個角上的裝配孔的制作方法相同,重復制作即可。(如圖3)
(五)音箱蓋設計
1.將視圖調整為“上”,選擇“草圖繪制”—“參考幾何體”命令,單擊音箱箱體開口面的邊框頂面,進入草圖繪制界面,依次單擊邊框的四條外邊,完成后退出草圖繪制界面;隨后選擇“特征造型”—“拉伸”命令,拉伸高度為5mm;使用“基本編輯”—“移動”命令,選擇“動態(tài)移動”參數(shù),“實體”為音箱蓋,移動Z軸(黃色移動手柄),移動距離20mm。
2.選擇“草圖繪制”—“參考幾何體”命令,單擊音箱箱體開口面的邊框頂面,進入草圖繪制界面,依次選擇四個裝配孔,完成后退出草圖繪制界面;選擇“基本實體”—“圓柱體”命令,“輪廓P”為四個圓形,拉伸高度為10mm;將視圖調整為“前”,選定四個圓柱,使用工具欄中的“基本編輯”—“移動”命令,選擇“動態(tài)移動”參數(shù),移動Z軸(黃色移動手柄),移動距離12mm;選中單個裝配柱,選擇“基本編輯”—“縮放”命令,縮放比例為0.9,選擇“組合命令”—“加運算”,將蓋子和四個柱子進行組合。
3.將視圖調整為“上”,選擇“基本實體”—“六面體”命令,選擇“減運算”參數(shù),在蓋子頂面的中心點繪制一個六面體,長92.5mm、寬35.5mm、高-2.5mm(藍牙模塊位);隨后在蓋子頂面的開口面上繪制一個長80.5mm、寬27.5mm、高-30mm的六面體,并選擇“減運算”參數(shù)。(如圖4)
4.選擇“特征造型”—“圓角”命令,“邊”選擇音箱箱體的四條豎線和頂面的四條橫線,同時選擇音箱蓋的四條豎線,完成音箱的圓角操作。
(六)切片打印
把音箱外殼分成音箱箱體、音箱蓋兩個模塊進行切片,然后通過3D打印機進行打印。
四、配件安裝
用準備好的喇叭、藍牙模塊、鋰電池進行組裝。首先,把音頻線連接到喇叭上,然后用熱熔膠槍固定箱體上的喇叭孔位。
其次,把藍牙模塊放置到音箱蓋子上的藍牙模塊位,并用熱熔膠槍固定,再將音頻線連接到藍牙模塊的喇叭接口上,注意正負極。
再次,將鋰電池連接到藍牙模塊的電源接口上,同樣注意正負極。最后,將蓋子蓋在箱體上,藍牙音箱就制作完成了。
教學反思
藍牙音箱的出現(xiàn)極大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也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本課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想設計藍牙音箱的外殼,然后組裝喇叭、電源、藍牙模塊等構件。學生在完成自己創(chuàng)意的同時,也可以整合其他更多的功能到藍牙音箱中,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個性創(chuàng)意實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