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的重要指標,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學生年齡較小,對教材中偏理論性的語言學習起來較為吃力,教師可以借助繪本開展教學活動。繪本由豐富多彩的圖片和簡單易懂的文字組成,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在讀寫教學中應用繪本非常有必要。本文對繪本在小學讀寫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巧用繪本,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
閱讀和寫作是學生重點學習的內容,而且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學生通過閱讀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賞析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在讀寫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原動力,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才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習效率才會更加高效。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合理地利用繪本,讓學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作文,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學生的模仿和創(chuàng)造能力較強,繪本在內容設計上大部分以人物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扮演角色,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激發(fā)閱讀興趣。
比如繪本《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主要講了鱷魚和牙醫(yī)之間的故事,鱷魚因為蛀牙去看醫(yī)生,醫(yī)生看到鱷魚后雖然害怕但只能壯著膽子上,文章主要通過鱷魚和醫(yī)生各自的內心活動將整個故事串聯(lián)起來。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組織學生對這篇繪本故事進行大致的了解,認真分析人物的相關心理活動,然后讓學生通過分別扮演鱷魚和牙醫(yī)這兩個角色去體會繪本表現(xiàn)的故事情景,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巧用繪本,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積極響應新課標的相關要求,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虒W材料。繪本主要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xiàn)具體內容,一方面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向學生傳達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信息,另一方面用描述性的文字表達圖片中無法表達出來的感情。利用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學生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繪本的受眾是學生,文字表述通常采用通俗易懂又不失藝術氣息的語言。在讀寫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選取繪本內容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比如,在繪本《我媽媽》中,有這樣的內容:“我媽媽唱得像天使一樣好,吼起來又像一頭獅子;我的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舒適得像一把扶手沙發(fā)……”“我媽媽是棒極了的廚師,還是偉大的化妝師,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還是奇異的園藝師……”作者用排比、比喻的方法形容媽媽,教師可以讓學生掌握它的寫作技巧,然后以身邊的人為例仿寫。
三、巧用繪本,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在讀寫教學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十分重要,可以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寫出更優(yōu)秀的文章。以前,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僅通過教材和固定的方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文章沒有靈魂。繪本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文字的背后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此外,許多繪本故事會用留白的寫作手法,教師要適時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通過想象補全情節(jié)。
比如繪本《逃家的小兔》,通過小兔和媽媽之間的對話,講述了小兔要變成溪里的小鱒魚、高山上的大石頭、花園里的小花、天上的小鳥、海上的小帆船等,小兔每想到一樣東西,媽媽都能變出一個對應的東西把小兔帶回來。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想一下小兔還能變成什么,然后用文中小兔和媽媽對話的形式將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繪本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畫和有趣的文字,打開了閱讀的新世界。在新課標背景下,讀寫教育教學十分重要,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