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利
(南京市胸科醫(yī)院呼吸科,江蘇 南京 2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進行性疾病,多未老年患者,難以治愈且易反復發(fā)作[1]。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患者往往會發(fā)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疾病轉(zhuǎn)歸,二者形成惡性循環(huán),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所以,有必要通過心理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心理支持療法[3]是通過積極發(fā)揮治療者的權(quán)威和知識來支持患者的一種心理干預措施,在諸多心理干預中均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將其應用于COPD合并情緒障礙患者的心理干預中,觀察對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
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住院治療的110例COPD合并情緒障礙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分會關(guān)于COPD的診斷標準[4];根據(jù)HAMA量表和HAMD量表評估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患者。排除標準:存在智力或認知障礙的患者;具有精神心理相關(guān)疾患者;惡性腫瘤患者;患有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的患者等。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原則將研究對象歸為對照組(55例)、觀察組(55例)。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本研究具體方案已經(jīng)在我院倫理委員會備案,并獲得批準,研究對象均知曉本研究內(nèi)容,并在知情同意書簽字。
表1 臨床基線資料(±s)
表1 臨床基線資料(±s)
組別 n 性別(男/女) 年齡(images/BZ_142_1362_1072_1387_1114.png±s,歲) 病程(images/BZ_142_1362_1072_1387_1114.png±s,年)觀察組 55 26/29 65.15±8.14 3.23±0.61對照組 55 28/27 64.76±7.79 3.44±0.73 t/x2 0.036 0.257 1.637 P 0.849 0.798 0.105
兩組均對原發(fā)疾病積極治療,對照組進行用藥、飲食、疾病等常規(guī)指導方式對COPD患者進行護理。
觀察組患者則針對患者的情緒障礙采用心理支持療法,具體為:
(1)組建心理支持療法小組,由精神科醫(yī)生和護理人員構(gòu)成,成員均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并通過心理支持療法培訓及考核。
(2)傾聽。小組成員通過聊天、溝通方式傾聽患者心事,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鼓勵患者宣泄內(nèi)心的情緒。
(3)解釋。通過淺顯易懂或舉例的方式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減輕由疾病給患者帶來的負性情緒。
(4)保證。向患者介紹不良情緒對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所引起的不良效果,二者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易導致惡性循環(huán),向患者介紹本院的醫(yī)護水平,介紹相同疾病患者治療的良好轉(zhuǎn)歸清醒,以減輕其不良情緒,增強對抗疾病的信念。
(5)專業(yè)的指導。由于有些患者認為自己的疾病給家庭帶來負擔,可通過指導患者進行換位處置,如果其他家庭成員患病,自己會如何提供支持,以此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改善心理狀態(tài)。
(6)鼓勵。指導家屬在和患者溝通的時候,給予溫暖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其他家庭成員的愛,獲得精神心理的支持。
兩組患者的干預時間均為住院期間,各項觀察指標的評價分別為入院時和出院時。
1.3.1 焦慮抑郁情況評估
分別采用HAMA量表和HAMD量表對干預前及干預后2個月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進行評估。其中不同分值表示不同的焦慮抑郁程度,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更重。
1.3.2 肺功能情況
應用肺功能檢測儀對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進行檢測。
1.3.3 幸福感評價
采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 W B)量表對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總體幸福感進行評價。分值為32~158分,其中女性得分大于71分或男性得分大于75分表示有幸福感。
分析軟件為SPSS 19.0,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分析方法為x2檢驗,計量資料以(±s)描述,分析方法為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干預前兩組的H A M A、H A M 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HAMA、HAMD評分均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情況(±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情況(±s,分)
注:組內(nèi)干預前后比較,*P<0.05
組別 n HAMA HAMD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5 12.35±2.55 8.17±1.42* 12.43±3.36 8.91±1.77*對照組 55 12.41±2.48 10.52±1.73* 12.49±3.61 10.04±1.89*t 0.125 7.787 0.090 3.236 P 0.901 0.000 0.928 0.002
本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前及干預后兩組患者FEV1及FEV1/FVC均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的FEV1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FEV1/FVC未見統(tǒng)計學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比較(±s,%)
注:組內(nèi)干預前后比較,*P<0.05
組別 n FEV1 FEV1/FVC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5 47.26±11.37 51.89±12.21* 61.58±4.77 63.38±6.32對照組 55 46.89±10.98 51.18±10.63* 61.23±4.85 62.35±5.18 t 0.174 0.325 0.382 0.935 P 0.863 0.726 0.704 0.352
本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干預后觀察組有幸福感患者有37例(67.27%),對照組中有幸福感患者21例(38.18%),兩組比較,干預組的幸福感比例高于對照組(x2=9.337,P=0.002)。
COPD患者由于病情反復,以及呼吸道相關(guān)癥狀的發(fā)展,常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對疾病的轉(zhuǎn)歸或恢復具有負面影響[5]。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原發(fā)病治療的同時,有必要采取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對策,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從心理層面改善患者的狀態(tài),促進疾病的良好轉(zhuǎn)歸。
心理支持療法[6]又稱為支持療法,是臨床心理治療中較為常用的方法之一。與其他心理治療相比,其操作較為簡單,不需要特殊的設備,臨床應用性強。本研究中,通過心理支持療法的應用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及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組患者有幸福感比例高于對照組(x2=9.337,P=0.002),反映出觀察組患者更好的改善了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了幸福感。這是由于,心理護理人員通過傾聽了解患者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原因,并能夠采取“對癥下藥”的解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加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指導患者如何面對疾病,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自信。同時通過對家屬的干預,是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成員的愛與支持,提高患者的幸福感。牛瑞蘭[6]等的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心理支持療法可改善COPD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其幸福感,與本研究結(jié)果類似
但是,本研究中干預后兩組患者的FEV1及FEV1/FVC未表現(xiàn)出組間的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心理支持療法對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沒有顯著的影響。這與牛瑞蘭等[7]的研究結(jié)果相近。
綜上所述,采用心里支持療法對COPD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幸福感。但本研究臨床樣本數(shù)較少,有待后續(xù)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