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強 張貝 韓玉杰 陳思禹
摘要:對特氏古夷蘇木(Guibourtia tessmannii)、愛里古夷蘇木(Guibourtia ehie)、成對古夷蘇木(Guiboutiaconjugata)和鞘籽古夷蘇木(Guibourtia coleosperma)4種古夷蘇木屬樹種木材的宏觀和微觀構造特征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4種古夷蘇木屬木材在材色、軸向薄壁組織、木射線等方面存在差異,可作為鑒別這4種木材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古夷蘇木;材色;軸向薄壁組織;木射線
中圖分類號:S7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2一0220—03
1 引言
在GB/T 18513 - 2001《中國主要進口木材名稱》[1]標準中,特氏古夷蘇木( Guibourtia tessmannii)、愛里古夷蘇木(Guibourtia ehie)、成對古夷蘇木(Guiboutiaconjugata)和鞘籽古夷蘇木(Guibourtia coleosperma)均隸屬蘇木科古夷蘇木屬,花紋美觀,并具有優(yōu)良的加工及力學性能,隨著紅木資源的日益缺乏,古夷蘇木屬樹種作為深色名貴木材深受木材商追捧,可作為紅木的替代用材。然而市場上存在一些不法商人故意用特氏古夷蘇木冒充香枝木,用愛里古夷蘇木和成對古夷蘇木冒充酸枝木,用鞘籽古夷蘇木冒充花梨木的現象,本文將從宏觀及微觀構造特征等進行比較分析,以便從科學的角度將該4種古夷蘇木屬木材進行區(qū)分。
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本研究所采用的材料來自木材節(jié)約發(fā)展中心標本館。
2.2 實驗設備和試劑
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正置熒光顯微鏡及CCD圖像處理系統、切片機、毛筆、放大鏡、單面刀片、美工刀、鑷子、番紅、甘油、培養(yǎng)皿、載玻片、蓋玻片、燒杯、膠頭滴管、標簽、中性筆。
2.3 實驗方法
各截取2 cm×2 cm×2 cm的小試塊編號后置于水中煮沸2~3 d,采用徒手和切片機分別切取各試樣的橫、弦2個切面,然后觀察各切面的構造特征并進行圖像處理[2]。
3 結果與分析
3.1 木材宏觀構造特征的比較
3.1.1 特氏古夷蘇木
心邊材區(qū)別明顯。心材紅褐色,常具深色條紋,邊淺奶油色(圖1)。生長輪明顯,界以輪界狀薄壁組織。散孔材,管孔放大鏡下明顯,散生(圖2)。放大鏡下木射線明顯。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明顯,為環(huán)管狀,翼狀和輪界狀[3]。
3.1.2 愛里古夷蘇木
心邊材區(qū)別明顯。心材黃褐色至巧克力色,邊淺黃白色(圖3)。生長輪略明顯。散孔材,管孔放大鏡下明顯(圖4)。放大鏡下木射線可見。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明顯,主為翼狀和輪界狀…。
3.1.3 成對古夷蘇木
心邊材區(qū)別明顯。心材暗黃褐色,久則灰黑色至黑褐色,邊淺黃白色,常帶淺色條紋(圖5)。生長輪略明顯。散孔材,管孔內含沉積物或黃褐色樹膠(圖6)。放大鏡下木射線明顯。放大鏡下軸向薄壁組織較明顯,主為輪界狀和翼狀。木材結構中,略均勻且具光澤。
3.1.4 鞘籽古夷蘇木
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黃褐色至紫紅褐色,常帶深色條紋,心邊材區(qū)別明顯,邊材色淺(圖7)[5]。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明顯,主為傍管帶狀及翼狀。管孑L放大鏡下明顯,略小,數多(圖8)。結構細,紋理直至交錯。
3.2 木材微觀構造特征的比較
3.2.1 特氏古夷蘇木
單管孔,少數徑列復管孔(2~3個),稀管孔團。具樹膠和沉積物,單穿孔。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木射線非疊生,多列射線寬2~4個細胞,高4~20(多數10~16)個細胞,單列射線少,高2~7個細胞(圖10)。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射線細胞多含樹膠。軸向薄壁組織為疏環(huán)管狀,翼狀及輪界狀(圖9)。
3.2.2 愛里古夷蘇木
單管孔,少量2~3個短徑列復管孔,稀管孔團。單穿孔。多列射線寬2~5個細胞,高多數15~28個細胞,連接射線可見,單列射線少,高8~13個細胞,木射線非疊生。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圖12)。大部分射線含樹膠。軸向薄壁組織翼狀、聚翼狀及輪界狀(圖II)。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
3.2.3 成對古夷蘇木
單管孔,少量2~3個短徑列復管孔。單穿孔。具分隔木纖維。多列射線寬2~4個細胞,高7~18個細胞,單列射線極少,木射線非疊生。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圖14)。軸向薄壁組織聚翼狀、環(huán)管束狀、輪界狀及翼狀(圖13)。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
3.2.4 鞘籽古夷蘇木
單管孔及少數徑列復管孔(多數為2~3個),管孔常含深色樹膠[6],導管與射線間紋孔式類似管間紋孔式,單穿孔。木射線非疊生,多列射線寬2~6個細胞,高4~30個細胞,單列射線稀少,高2~8個細胞。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圖16)。軸向薄壁組織為聚翼狀、翼狀、輪界狀及環(huán)管狀(圖15)。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
4 結論
綜合分析觀察結果可以看出,4種古夷蘇木屬木材在宏觀及微觀構造特征,特別是在心材顏色、軸向薄壁組織與木射線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1)材色差異。特氏古夷蘇木與鞘籽古夷蘇木材色普遍呈紅褐色,并常帶深色條紋;愛里古夷蘇木與成對古夷蘇木材色較深,普遍呈黃褐至黑褐色。其中,特氏古夷蘇木心材呈紅褐色,鞘籽古夷蘇木心材呈黃褐色至紫紅褐色,愛里古夷蘇木心材黃褐色至巧克力色;成對古夷蘇木心材暗黃褐色,久則灰黑色至黑褐色。
(2)軸向薄壁組織差異。特氏古夷蘇木軸向薄壁組織為疏環(huán)管狀,翼狀及輪界狀;愛里古夷蘇木軸向薄壁組織翼狀、聚翼狀及輪界狀;成對古夷蘇木軸向薄壁組織聚翼狀、環(huán)管束狀、輪界狀及翼狀;鞘籽古夷蘇木軸向薄壁組織為聚翼狀、翼狀、輪界狀及環(huán)管狀。
(3)木射線差異。愛里古夷蘇木與鞘籽古夷蘇木射線較高較寬,寬多2~6個細胞,高多數可達30個細胞,且愛里古夷蘇木多連接射線;特氏古夷蘇木與成對古夷蘇木射線寬多2~4個細胞,高多數10~16個細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圍家標準.中國主要進口木材名稱.GB/T18513-2001[S].北京:國家標準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木材鑒別方法通則.GB/'r 29894 -2013[S].北京:國家標準出版社,2013.
[3]徐峰,等,木材鑒定圖譜[M].北京:化學上業(yè)出版社, 2008.
[4]殷亞方,等,瀕危與珍貴熱帶木材識別圖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5]劉 鵬,姜笑梅,等.非洲熱帶木材[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8.
[6]郭喜良,等,進口木材原色圖鑒[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
基金項目:中國木材節(jié)約代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與木材保護工程(編號:2950800000006)
作者簡介:張文強(1987-),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木材解剖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