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驥鵬
摘 要 論述張拉膜結構工程施工的準備事項、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標準、質量標準、成品保護措施、職業(yè)健康安全和環(huán)境措施及質量記錄。
關鍵詞 張拉膜;施工技術;工藝
張拉膜廣泛應用在公共設施中,張拉膜結構施工要求精度高,安裝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張拉膜結構的使用壽命長短,安裝工藝影響著外觀形象。
1施工準備
①作業(yè)人員。焊工、電工、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膜結構安裝作業(yè)人員具備中級工以上操作技能,其他作業(yè)人員經安全、質量、技能培訓,滿足作業(yè)要求 。
②技術準備。組織作業(yè)負責人及作業(yè)人員熟悉合同,會審圖紙。計算工程量,編制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機具設備需求計劃,勞動力用量計劃,工藝流程及作業(yè)指導書。同現(xiàn)場項目負責人協(xié)調具體的基礎定位并經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相關負責人確認,測量放線。
③材料準備。加工好的成品鋼材料進入指定現(xiàn)場、進行拼裝,嚴格按圖紙要求拼接、吊裝??疾炷そY構加工廠,確定膜結構厚度、重量、抗拉強度、抗撕裂強度、透光率等參數(shù)符合設計要求。拉索的抗拉強度符合設計規(guī)定。
④主要機具。根據(jù)施工條件,應合理選用適當?shù)臋C具設備和輔助用具,以能達到設計要求為基礎原則,兼顧進度、經濟要求。常用機具設備有:攬風繩、手拉葫蘆、電焊機、膜材專用張拉器、便攜式膜材焊接機。
2施工條件
施工現(xiàn)場全體工程的進度狀況滿足張拉膜結構的材料進場條件及施工條件。確認施工范圍的現(xiàn)狀,起重機作業(yè)回轉半徑內無正在進行的作業(yè)。移除膜結構作業(yè)范圍內障礙物,使吊車、貨車等施工車輛可以無障礙進出施工現(xiàn)場。作業(yè)范圍內已完工程和結構采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有指定的場所堆放膜布及配件、鋼索?;A預埋件經驗收合格。施工范圍內場地平整,無積水。
3施工工藝
3.1 主要施工工藝流程。
膜結構安裝工藝流程:
3.2 操作工藝
(1)鋼結構的拼裝
1)現(xiàn)場制作組裝平臺,構件的組對和焊接、在組裝平臺臺架上進行,以保證構件的成形和外觀幾何尺寸。
2)拼裝和焊接時應采用合理的施焊順序,減少焊接產生的內應力。
3)構件因型材變形,應在生產制作前矯正。
4)所有構件在廠內進行噴沙(或機械)除銹,除銹等級為2.5Sa,環(huán)氧富鋅底漆兩道,兩道聚氨脂面漆。漆膜總厚度不小于180μm。
5)現(xiàn)場拼裝加工起重工序由租賃的50T汽車吊或履帶吊來配合施工。
6)鋼管拼裝完成后、采用25T的汽車吊,從看臺內面吊裝的方法,并采用局部搭設腳手架相配合的方法。
(2)腳手架的搭設方案
1)本工程腳手架為兩用腳手架,用于鋼架的對接及穩(wěn)定,以及用于膜的安裝及調整。
2)腳手架的搭設在膜收邊位置的正下方,高度至膜收邊位置正下方0.5米處,腳手架上要用夾板鋪設施工平臺,腳手架要有斜支撐為掃地撐并且保證平臺承重荷載為250kg/㎡。
(3)膜面鋪設
1)根據(jù)膜面安裝要求約每隔2到3米放置一定數(shù)量的膜面固定材料以及臨時張拉工具。膜面固定材料及臨時張拉工具包括鋁合金壓條,膜面螺旋夾,白色夾具,拉條及卸甲,繩索緊繩機,鋼絲繩緊繩機,緊固鉗和φ14 尼龍繩。
2)將安裝膜面的手工工具分發(fā)到各個班組。手工工具包括大力鉗、套筒扳手及帶安全掛鉤的工具袋。
3)首先在工地堆場內平地上拆除膜面包裝箱的頂板及側面板;根據(jù)膜面安裝部位確認膜布編號;膜布的外層包裹著很厚的包裝布,每一層折疊有序進行,將膜布從包裝內取出時因按順序打開。吊裝用索具為4根1.5t繩圈。起吊時,為防止繩圈直接接觸膜面造成膜布上產生折痕,應將繩圈從托架內穿過,然后用25t 汽車吊將膜面吊至運輸車上;車輛開行至安裝部位后,利用起重設備將膜布就位至擱置平臺的中心。就位過程中注意膜面的折疊方向,避免出現(xiàn)“調頭”現(xiàn)象。
4)當天風力不大于5 級(風速小于8.2m/s);且非大雨天的天氣情況下,展開膜布。膜布展開前,應再一次對擱置平臺表面上的夾板面進行檢查,應保證清潔、無污物,并保證無尖銳毛刺,以免造成膜面的損壞或污染。所有參加膜面展開工作的人員,必須穿軟底膠鞋。當膜面被擱置在平臺上后,橫向展開膜面,在膜面前緣每隔2米安裝一個白色夾具,并用繩索緊繩機通過晴綸繩與灰色夾具相連接。在膜面的兩邊緣每隔5 米安裝一個灰色夾具,并用繩索連接夾具。最后,操作工人通過緊繩機牽引膜面 ,兩側工人用繩索拉緊灰色夾具,抖動膜面,輔助膜面的牽引。當膜布縱向基本牽引到位時,將膜布向兩側桁架方向牽引。膜面牽引過程中應注意:① 應由專人負責統(tǒng)一指揮;② 確保膜布的任何處不與鋼結構摩擦造成表面的損壞;③ 保證操作工人的牽引速度同步; ④ 有專門技術人員跟蹤監(jiān)督。膜布展開時,隨時觀測膜布外觀質量,發(fā)現(xiàn)因制作、運輸引起的破損、鉤絲及不可清除的污跡,及時通知有關方面[1-2]。
5)當膜布牽引工作結束后,為防止風的作用造成膜面的損壞,應立即安裝反繩網,反繩網拉設時縱向每隔9米弦拉一道。
(4)膜面張拉
1)膜面安裝完成后,可進行膜面的張拉工作。為防止永久螺栓受到損傷,可采用臨時張拉螺栓對膜面進行張拉。首先用鋼絲繩緊繩器收緊膜面,待調節(jié)螺栓有所松動后,即擰緊螺栓。依次重復進行。待緊繩器的張拉力無法滿足時,用扳手直接調整臨時張拉螺栓。總的來說,膜面張拉的程序必須是重復性的,直到的膜面的應力達到設計的要求。依次用永久螺栓調換下臨時張拉螺栓,并用扳手迸緊雙螺帽,滿足設計要求。
2)每塊膜面的張拉周期大約為3天。第一天張拉至設計要求的90%,第二天張拉至設計要求的100%。第三天后繼續(xù)對膜面實施張拉,由于在使用過程中膜面會損失一部分的應力,故一般將膜面張拉到設計要求的110%左右為宜。在使用的過程中膜面應力會逐步下降并達到設計要求。
3)膜面的張拉應力控制,以張拉行程和張拉力為數(shù)值控制。有經驗的安裝指導通過拍擊膜布,根據(jù)膜布發(fā)出的聲音,結合張拉行程和張拉力的數(shù)值做出張拉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的結論。
(5)防水膜安裝
張拉工作完成后,進行封口處膜面的封燙。封燙時電熨斗的工作溫度應保持在380℃~400℃之間,這樣才能保證封口處膜面上無燙焦痕跡。封燙時,每處熨燙時間不少于3 分鐘,并且每兩處之間應有2cm 的搭接。熨燙完成待膜面溫度降至常溫后,用專用手器對焊縫進行檢查,不合格處應及時進行補燙。
4工藝質量控制要點及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安裝前應檢查支座、鋼構件、拉索間相互連接部位的各項尺寸。支承結構預埋件的允許偏差為±5mm;同一支座地腳螺栓相對位置的允許偏差為±2mm。對地腳螺栓、螺母應進行防銹及防碰撞保護。對臨時連接的部位應采取安全可靠、便于拆卸的固定措施。與膜接觸的鋼板、鋼管、連接板(件)等鋼構件,應保持順直平滑,不得有錯位。拉索施工前應對拉索耳板的方向、尺寸、銷孔等進行檢查,確保耳板與拉索錨具匹配。張拉力偏差不宜大于設計值的10% ,結構位移的偏差應按設計要求確定。
5成品保護措施
膜面安裝完成后,進行膜面的階段驗收工作。驗收工作結束后,非特許不準再上膜面,以免造成膜布表面形成污垢或破損。在縱向兩側邊各留一道登高腳手架,并拆除所有的操作平臺。在登高腳手架上懸掛標志牌,標志牌上用紅色油漆標明“嚴禁”或“禁止”等字樣。派專職監(jiān)督員進行巡查。督促現(xiàn)場施工人員做好膜面的保護工作[3]。
6職業(yè)健康安全、環(huán)境保護技術措施
6.1 施工過程危害和控制措施
6.2 環(huán)境因素和控制措施
7質量記錄
膜結構施工圖、竣工圖、設計變更文件。膜單元、鋼結構、索結構其他部件制作過程的質量檢驗記錄。膜單元安裝和施加預張力過程的質量檢驗記錄。技術交底記錄、施工組織設計。膜材、鋼材、索及其他材料的產品質量保證書及檢測報告。專業(yè)操作人員上崗證書。其他有關文件和記錄。
參考文獻
[1]《膜結構技術規(guī)程》(CECS 158:2015).
[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
[3] 于德國,李光軍,艾永,等.膜結構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5(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