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飛 陸 明 楊 明 黃抒偉
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心血管并發(fā)癥,獨立于冠心病或高血壓性心臟病之外,臨床多表現(xiàn)為心功能不全[1]。其致病機制復雜,目前認為主要由于長期高血糖,心肌能量代謝異常,導致心肌細胞凋亡,膠原沉積,間質纖維化,從而造成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下降[2-3]。近期研究表明,自噬也參與DCM 的病理生理機制,自噬是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中的生命現(xiàn)象,對細胞維持本身代謝需求及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有重要意義[4-5]。DCM可歸屬中醫(yī)“心悸”“怔忡”“胸痹”“驚悸”“胸 痛”“真心痛”等范疇。炙甘草湯源自漢代張仲景《傷寒論》,臨床具有改善心功能之功效。本研究觀察炙甘草湯對DCM 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響,探討其作用機制。
1.1 動 物 清潔級雄性SD 大鼠40 只,120~140g,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研究中心提供,實驗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滬)2017-0005,動物倫理批號:2017243。自由飲水,飼養(yǎng)環(huán)境(21±2)℃,濕度環(huán)境(55±5)%。動物合格證號:SCXK(浙)2014-0001。
1.2 藥 物 炙甘草湯制備:炙甘草12g,生姜、桂枝各9g,人參6g,生地50g,阿膠(后烊化)6g,麥冬、麻仁各10g,大棗10 枚,購自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中藥房,加水780mL(按每克生藥加水6mL),冷水浸泡30min,煮沸后再文火慢煎40min,趁熱過濾濾液,自然滴盡,二煎加水520mL(按每克生藥加水4mL),煮沸后,文火慢煎40min,趁熱過濾濾液,自然滴盡,合并濾液,內阿膠烊化,95℃水浴濃縮至130mL,濃度為1mg/mL。
1.3 試 劑 Bcl 相關X 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 批號5023S),B 淋巴細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批 號15071S),P62(SQSTM1/P62,批號16177S),自噬標記蛋白Beclin-1(Beclin-1,批號4122S),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 -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批 號5174S)抗體購自美國CST 公司;微管相關蛋白1 輕鏈3-Ⅰ/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Ⅰ/Ⅱ,LC3-Ⅰ/Ⅱ,批號ABC929)抗體購自美國Sigma 公司,鼠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批號20180112)檢測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鏈尿佐霉素(streptozotocin,STZ,批號20171221)購自北京索來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4 儀 器 小動物超聲系統(tǒng):Fuji film 公司vevo1100 系統(tǒng);羅氏活力型血糖儀:ACCU-CHEK Active 型,德國羅氏診斷公司生產(chǎn)。
2.1 分組及造模 先將40 只SD 大鼠進行適應性喂養(yǎng)1 周,開放式供給基礎飼料和水。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大鼠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DCM 模型組、炙甘草湯低、高劑量組,每組10 只。正常對照組給予低脂飼料飲食,其余三組給予高脂飼料飲食,4 周后四組大鼠均行腹腔葡萄糖耐量(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及腹腔胰島素耐量試驗(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DCM模型組及炙甘草湯低、高劑量組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者給予一次性腹腔注射35mg/kg STZ 的檸檬酸緩沖液(pH4.5)誘導大鼠產(chǎn)生高血糖。正常對照組給予同等體積的檸檬酸緩沖液腹腔注射。1 周后,測定大鼠空腹血糖,連續(xù)2 次空腹血糖≥11.1mmol/L 為2 型糖尿病造模成功,納入后期實驗。至STZ 注射后8 周,心超提示左室舒張功能減退提示開始進展為DCM,表明DCM 造模成功。
2.2 給 藥 DCM 造模成功后,炙甘草湯低劑量組給予1mL/100g 炙甘草湯灌胃,炙甘草湯高劑量組給予2mL/100g 炙甘草湯灌胃,正常對照組及DCM 模型組給予等量雙蒸水灌胃,至STZ 注射后12 周,檢測大鼠心功能并處死大鼠獲取心肌組織標本。
2.3 指標檢測
2.3.1 ELISA 法測定血清BNP 水平 各組大鼠STZ注射前、后12 周取靜脈血2mL,37℃水浴15min,2500r/min 離心15min,取上清,-80℃冰箱保存,ELISA 法測定血清BNP 水平。
2.3.2 心臟超聲評價心功能 各組大鼠稱重后用10%水合氯醛(400mg/kg)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仰臥固定,采用頻率為14MHz 的高頻心臟超聲探頭。取3個心動周期的平均值記錄數(shù)據(jù)。超聲學檢測指標: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升高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EF),左室短軸縮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F(xiàn)S)。
2.3.3 Western blot 測定相應蛋白表達水平 取各組大鼠左心室心肌組織,加入液氮后進行研磨,加入含PMSF 的RIPA 裂解液冰上反復震蕩裂解30min,13000r/min 離心10min,取上清液,通過BCA 法定量。加入5×loading buffer 上樣緩沖液并煮沸5min。電泳時用5%濃縮膠,12%分離膠。電壓首先用50V,待指示條帶越過濃縮膠后將電壓調至120V,指示帶到達分離膠底部時終止電泳,后轉印至PVDF膜上進行轉膜,5%脫脂牛奶封閉2h,分別孵育相應抗體(凋亡相關蛋白Bcl-2,Bax;自噬相關蛋白P62,LC3-Ⅰ/Ⅱ,Beclin-1) 過夜。TBS-T 洗3 次,每次10min,室溫加入二抗孵育1h,ECL 法顯影,富士LAS-4000 曝光機上曝光顯像,每組標本5 個。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 軟件作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組間兩兩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VOA),配對分析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炙甘草湯對DCM 模型大鼠血清BNP 的影響DCM 模型組大鼠12 周時血清BNP 水平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說明DCM 模型造模成功。藥物治療12 周時,與DCM 模型組比較,炙甘草湯低、高劑量組大鼠血清BNP 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高劑量組下降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治療前后血清BNP 水平比較(pg/mL,)
表1 各組大鼠治療前后血清BNP 水平比較(pg/mL,)
注:正常對照組及DCM 模型組給予等量雙蒸水灌胃;炙甘草湯低劑量組給予1mL/100g 炙甘草湯灌胃;炙甘草湯高劑量組給予2mL/100g炙甘草湯灌胃;BNP 為腦鈉肽;DCM 為糖尿病性心肌?。慌c正常對照組比較,aP<0.05;與DCM 模型組比較,b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cP<0.05
3.2 大鼠心臟超聲評價炙甘草湯對DCM 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響 實驗第12 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DCM 模型組LVESD、LVEDD 增加(P<0.05),EF、FS水平下降(P<0.05)。與DCM 模型組比較,炙甘草湯低、高劑量組LVESD、LVEDD 下降(P<0.05),EF、FS水平升高(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高劑量組大鼠上述心功能指標改善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3 炙甘草湯對DCM 模型大鼠心肌凋亡水平的影響 實驗第12 周,Western blot 檢測凋亡相關蛋白Bcl-2、Bax 表達,與正常對照組比較,DCM 模型組Bax 表達上調,Bcl-2 表達下調(P<0.05);與DCM 模型組比較,炙甘草湯低、高劑量組Bax 表達下調,Bcl-2 表達上調(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高劑量組Bax、Bcl-2 表達改善更明顯(P<0.05)。見圖1、表3。
表2 各組大鼠心臟超聲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各組大鼠心臟超聲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正常對照組及DCM 模型組給予等量雙蒸水灌胃;炙甘草湯低劑量組給予1mL/100g 炙甘草湯灌胃;炙甘草湯高劑量組給予2mL/100g 炙甘草湯灌胃;EF 為射血分數(shù);FS 為左室短軸縮短率;LVESD 為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D 為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DCM 為糖尿病性心肌??;與正常對照組比較,aP<0.05;與DCM 模型組比較,b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cP<0.05
圖1 Western blot 檢測各組大鼠心肌凋亡相關蛋白
表3 各組大鼠心肌凋亡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
表3 各組大鼠心肌凋亡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
注:正常對照組及DCM 模型組給予等量雙蒸水灌胃;炙甘草湯低劑量組給予1mL/100g 炙甘草湯灌胃;炙甘草湯高劑量組給予2mL/100g炙甘草湯灌胃;Bax 為Bcl 相關X 蛋白;Bcl-2 為B 淋巴細胞瘤-2;GAPDH 為內參;DCM 為糖尿病性心肌??;與正常對照組比較,aP<0.05;與DCM 模型組比較,b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cP<0.05
3.4 炙甘草湯對DCM 模型大鼠心肌自噬水平的影響 Western blot 檢測自噬相關蛋白P62、LC3-Ⅱ/LC3-Ⅰ、Beclin-1 表達,與正常對照組比較,DCM 模型組P62 表達上調,LC3-Ⅱ/LC3-Ⅰ、Beclin-1 表達下調(P<0.05);與DCM 模型組比較,炙甘草湯低、高劑量組P62 表達下調,LC3-Ⅱ/LC3-Ⅰ、Beclin-1 表達上調(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高劑量組上述指標改變更明顯(P<0.05)。見圖2、表4。
糖尿病長期糖、脂代謝紊亂是導致DCM 發(fā)病的重要原因之一[6]。糖尿病時心臟能量底物的改變使得心肌能量來源以脂肪酸β 氧化為主[7-8]。此外,脂代謝產(chǎn)生的脂毒性中間產(chǎn)物可使心肌細胞凋亡增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使心肌重塑,心肌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最終導致DCM 的發(fā)生發(fā)展[9]。目前,臨床上DCM 診斷尚無統(tǒng)一標準。
圖2 Western blot 檢測各組大鼠心肌自噬相關蛋白
表4 各組大鼠心肌自噬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
表4 各組大鼠心肌自噬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
注:正常對照組及DCM 模型組給予等量雙蒸水灌胃;炙甘草湯低劑量組給予1mL/100g 炙甘草湯灌胃;炙甘草湯高劑量組給予2mL/100g炙甘草湯灌胃;LC3 為微管相關蛋白1 輕鏈3;P62 為SQSTM1/P62 蛋白;Beclin-1 為自噬標記蛋白Beclin-1;GAPDH 為內參;與正常對照組比較,aP<0.05;與DCM 模型組比較,bP<0.05;與炙甘草湯低劑量組比較,cP<0.05
自噬在營養(yǎng)供應、能量變化時對維持細胞內代謝平衡具有重要作用[10]。在體內能量代謝紊亂或者營養(yǎng)缺乏時自噬可作為一種內源性的產(chǎn)能方式,兩種主要啟動自噬的機制為AMP 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AMPK[11]和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信號通路mTORC[12]。然而,糖尿病狀態(tài)下能量缺乏時脂代謝異常產(chǎn)生的大量脂毒性中間產(chǎn)物可使心肌細胞凋亡增多[13]。因此,自噬與凋亡都參與了DCM 的發(fā)生發(fā)展。自噬在DCM 發(fā)病機制的各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中起重要調控作用,包括糖代謝異常、血清游離脂肪酸增高而導致心肌細胞脂毒性,以及氧化應激、胰島素抵抗導致心肌功能障礙和心臟結構的改變[14]。
炙甘草湯源自漢代張仲景《傷寒論》,方中炙甘草、人參、桂枝常用于DCM 等陰血陽氣虛弱證候的治療,臨床具有改善心功能之功效。本研究發(fā)現(xiàn),炙甘草湯能降低DCM 模型大鼠血清BNP 水平,升高EF,改善DCM 模型大鼠心功能,同時發(fā)現(xiàn)DCM 模型組大鼠凋亡蛋白Bcl-2 表達下調,促凋亡蛋白Bax表達上調,自噬相關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表達下調,P62 表達上調,即DCM 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增多,自噬減弱,而炙甘草湯藥物干預可逆轉這一現(xiàn)象,高劑量組效果更明顯。本研究推測炙甘草湯可能通過增強心肌細胞自噬,自噬作為保護性機制增加心肌細胞清除受損細胞器能力,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從而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改善DCM 模型大鼠心功能,但其具體機制及相關信號通路尚不明確,有待細胞實驗及進一步動物實驗驗證。
綜上所述,炙甘草湯對DCM 模型大鼠心功能具有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通過增強心肌細胞自噬,自噬作為保護性機制抑制心肌細胞凋亡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