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柱蘭
(廣西桂東人民醫(yī)院,廣西 桂東 543001)
插管全麻是常見的麻醉方法,在臨床診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開展手術之前會對患者麻醉風險進行評估,但是一些患者仍然會出現術后躁動、意識不清等情況,被稱為術后“譫妄”。為防止術后譫妄,減少麻醉風險,做好術后蘇醒期譫妄觀察及護理干預,對患者具有現實意義。本研究選取70 例插管全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蘇醒期譫妄護理方法及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調查研究共納入觀察對象70 例,所選患者均為插管全麻術者,且均來自所在醫(yī)院,入組時間為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所有患者符合診療及麻醉標準,且納入標準[1]:①患者本人意識清晰,無交流障礙;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無缺項;③患者肝腎功能、心肺功能正常;④患者診療依從性比較高。根據治療方法1:1 比例分組,觀察組35 例患者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齡20-70 歲,平均(57.21±4.23)歲。對照組35 例患者,男18 例,女17 例,年齡20-70 歲,平均(56.24±4.20)歲。在上述資料對比上2 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根據患者需要,給予相應護理,保證患者麻醉復蘇期護理安全。觀察組患者采用術后譫妄針對性觀察和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術后觀察:麻醉復蘇期,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觀察,對患者術后情況進行記錄,所有操作避免對患者產生刺激,保證患者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蘇醒,同時避免病人在PACU 復蘇期間發(fā)生譫妄。對病房溫度及濕度進行合理調整,并且保證病房整潔、安靜,減少術后回病房發(fā)生譫妄幾率。探視人數,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對患者生命體征情況進行觀察,觀察患者疼痛狀況。對手術部位進行檢查,結合引流情況,為患者做好預防性護理措施。全面科學評估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疼痛癥狀持續(xù)時間,給予相應鎮(zhèn)痛處理。護理人員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要求,為患者提供術后干預,如果患者疼痛癥狀劇烈,則及時應用鎮(zhèn)痛泵,使患者生命體征處于正常狀態(tài)。
(2)譫妄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術后情況進行詳細觀察和記錄,透過生命體征及臨床表現變化情況,對患者是否發(fā)生譫妄進行分析,一旦確定患者出現譫妄癥狀,則及時采取對應措施進行相應處理。例如,加強患者安全管理,安排專業(yè)素養(yǎng)高且臨床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患者執(zhí)行各項護理操作。如果患者發(fā)生躁動表現,則適當增加床圍高度,為防止患者自殘或墜床行為,必要時可使用約束帶。如果發(fā)現患者存在幻覺、幻聽癥狀,則耐心向患者解釋,按摩患者背部、手部,減輕患者不良癥狀,給予患者正向鼓勵?;颊咝枰褂盟幬镞M行控制時,護理人員再三核對藥物名稱、劑量,明確每種藥物的適應證,關注用藥不良反應,一旦出現嚴重風險,及時停藥。
1.3 觀察指標。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譫妄發(fā)生率,做好統(tǒng)計,比較2 組患者譫妄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與此同時,對比2 組患者蘇醒期認知功能評分及昏迷(GCS)評分,認知功能評分取分范圍0-30 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認知功能越好[2]。GCS 評分包括患者運動反應、語言反應和睜眼反應,取分范圍0-15 分,<3 分為深度昏迷,4-7 分為淺昏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意識狀態(tài)越好[3]。
1.4 數據統(tǒng)計。采用SPSS 22.0 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分別采用“t”和“χ2”值檢驗,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譫妄發(fā)生情況對比。觀察組譫妄發(fā)生率、譫妄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2 組患者譫妄發(fā)生情況對比
表1 2 組患者譫妄發(fā)生情況對比
組別 譫妄發(fā)生率 譫妄持續(xù)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n=35) 2(5.71) 2.36±0.23 5.75±1.21對照組(n=35) 8(22.86) 3.98±0.65 7.66±2.29 t 5.682 8.637 8.661 P 0.013 0.000 0.000
2.2 蘇醒期相關評分比較。觀察組蘇醒期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且昏迷(GCS)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2 組患者蘇醒期相關評分比較
表2 2 組患者蘇醒期相關評分比較
組別 認知功能評分 GCS 評分觀察組(n=35) 28.41±3.65 14.23±2.54對照組(n=35) 25.18±2.91 10.33±1.46 t 8.569 10.535 P 0.000 0.000
譫妄常發(fā)生在麻醉術后蘇醒期,通過多年實踐工作經驗總結認為,為有效預防術后譫妄,除了要對原發(fā)病開展對應處理,同時也要結合患者圍術期特征,為其制定良好的護理工作計劃,形成預防和治療一體的干預方案,針對性護理能夠結合患者實際需要,為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措施,從而明顯降低不良風險[4]。開展譫妄針對性護理,是以人性化護理為基礎,旨在不斷完善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其要點在于將患者就診風險降到最低,及時發(fā)現安全隱患,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減少護理差錯,促進患者安全就診,使患者獲得更為高效、便捷的就診條件。本次調查分析主要內容為對插管全麻患者開展術后針對性譫妄觀察和護理,并與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對比,結果顯示:針對性護理能夠顯著降低譫妄發(fā)生率,同時縮短譫妄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與文獻[5]研究結果基本相符。與此同時,針對性護理患者蘇醒期認知功能評分、且昏迷(GCS)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說明為插管全麻患者提供針對性術后譫妄護理,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減少術后風險。綜上所述,通過臨床實踐調查結果發(fā)現,插管全麻術后蘇醒期病人容易發(fā)生譫妄,做好蘇醒期譫妄針對性觀察和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降低譫妄率,縮短住院時間,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