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平
蘇州國環(huán)環(huán)境檢測有限公司,中國·江蘇 蘇州 215000
試亞鐵靈;CODCr ;鄰菲啰啉;線性相關(guān)
在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人類生產(chǎn)生活為世界帶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工業(yè)文明之后,大量的工業(yè)設(shè)施崛起,由于技術(shù)的弊端和對最大剩余價值的追求,導(dǎo)致了巨大的環(huán)境污染。如今,在貫徹科學(xué)發(fā)展觀中,建設(shè)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大前提下,中國對環(huán)保方面的重視程度相當(dāng)高。工業(yè)排放的廢水在“三廢”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也對中國的水體質(zhì)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瘜W(xué)需氧量(CODCr)作為反映還原性污染物的指標,能夠有效定量的表征水質(zhì)的受污染程度,為下一步的治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對于化學(xué)需氧量的測定,中國乃至國際現(xiàn)行最為經(jīng)典方法仍是GB/T 11914—1989[1]和HJ 828-2017[2]《水質(zhì) 化學(xué)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歸納起來說,便是采用過量重鉻酸鉀為氧化劑氧化水中的還原性污染物質(zhì)后,用硫酸亞鐵銨作為還原劑滴定測量剩余的氧化劑,歸一化為氧當(dāng)量來定量反映水中還原性污染物質(zhì)的方法。此方法雖然存在含鉻、汞等重金屬酸廢液環(huán)境污染隱患的缺點,但由于測定精度和準確度高等優(yōu)點,得以繼續(xù)廣泛使用。除了高溫及強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能夠氧化大部分污染物之外,試亞鐵靈指示劑(1,10-菲啰啉指示劑)十分靈敏及顯著的紅褐色終點變化也是CODCr值高精度與準確度的重要保證。
論文通過改變試亞鐵靈指示劑的用量,從外觀結(jié)合CODCr數(shù)值的角度來嘗試探究了不同指示劑用量對滴定終點的影響規(guī)律。
(1)硫酸汞(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
(2)含銀硫酸溶液
在500 mL 濃硫酸(分析純,昆山金城試劑有限公司)中加入5 g 硫酸銀(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靜置3-5 天,待硫酸銀完全溶解后使用。使用前搖動混勻。
(3)重鉻酸鉀標準溶液(c(1/6K2Cr2O7)=0.250 mol/L)
將重鉻酸鉀(優(yōu)級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在105 °C 下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卻后,稱取12.2580 g,溶解于去離子水中,轉(zhuǎn)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至刻度線,搖勻。
(4)硫酸亞鐵銨滴定溶液(c((NH4)2Fe(SO4)2·6H2O)≈0.10 mol/L)
稱取約41.5 g 六水合硫酸亞鐵銨(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置于燒杯中,加入去離子水溶解后,緩慢加入20 mL 濃硫酸,待溶液冷卻后,加入去離子水至1000 mL。溶液準確濃度每次使用時現(xiàn)標。
(5) CODCr標準溶液(CODCr=200 mg/L)
將鄰苯二甲酸氫鉀(優(yōu)級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在105 °C 下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卻后,稱取0.1700 g,溶解于去離子水中,轉(zhuǎn)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定容并搖勻(c(HOOCC6H4COOK)=0.8330 mmol/L)。溶液的理論CODCr值為200 mg/L。
(6)試亞鐵靈指示劑
將0.6950 g FeSO4·7H2O(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溶于50mL 水中,加入1.4740 g 一水合鄰菲啰啉(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攪拌溶解后,轉(zhuǎn)移至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線后搖勻,裝入滴瓶中。
(1)消解及回流裝置
COD 標準消解儀(HCA-102 型);冷凝回流管。
(2)其他器材
250 mL 錐型玻璃瓶;50 mL 聚四氟乙烯滴定管;10 mL及20mL 胖肚移液管;10 mL 移液管;100 mL 容量瓶。
2.3.1 消解過程
準確吸取20.0 mL CODCr標準溶液(1.1.5)和10.0 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1.1.3)于250 mL 錐形瓶中,加入0.4 g硫酸汞(1.1.1);套于冷凝回流管下,置于標準COD 消解器上,向回流管中加入30.0 mL 含銀硫酸溶液(1.1.2),混合均勻后,加熱,使瓶中溶液沸騰2 h;冷卻至50 °C 以下,向瓶中加入90 mL 去離子水后,取下錐形瓶,搖晃均勻,并繼續(xù)冷卻至室溫。取10 份CODCr標準溶液進行消解處理。
同時用20.0 mL 去離子水代替CODCr標準溶液,同樣按照上述步驟測定2 份空白平行樣品。
2.3.2 滴定過程
CODCr標樣:將10 份CODCr標準樣品分為5 組,每2 個為1 組平行樣品,分別向其中加入1 滴(1 d),3 滴(3 d),10滴(10 d),20滴(20 d),50滴(50 d)試亞鐵靈指示劑(1.1.6),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硫酸亞鐵銨溶液消耗量VndmL。
空白樣:向2 份空白樣品中加入3 滴(3 d)試亞鐵靈指示劑,滴定至終點,記錄硫酸亞鐵銨消耗量為V0mL。
硫酸亞鐵銨溶液濃度標定:準確吸取10.0 mL 重鉻酸鉀標準溶液(1.1.3)至250 mL 錐型瓶中,加入90 mL 去離子水和30 mL 濃硫酸,冷卻后,用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其消耗量V mL,通過計算((2)式)得出CODCr值(mg/L)。
3.1.1 消解過程
采用氧化還原滴定法測定CODCr,滴定過程從外觀上最為顯著的便是色彩的變化。
pH 值在2-9 之間時,水中的還原性無機物或是有機物,在消解過程中被重鉻酸鉀氧化,這部分重鉻酸根離子被還原為3 價鉻離子,3 價鉻離子在此條件下顯翠綠色,因存在剩余的呈橙黃色的重鉻酸根離子,因此整體色彩介于橙色與綠色之間((3)式),具體由還原性物質(zhì)的耗氧量決定。
3.1.2 滴定過程
滴定所用的硫酸亞鐵銨溶液中存在游離的Fe2+、NH4+、SO42-、H+等離子。滴定過程中,樣品中剩余的重鉻酸根離子被滴入的亞鐵離子還原為3 價鉻離子,如(4)式所示。因此,隨著硫酸亞鐵銨的滴定量增加,樣品溶液的色彩由偏橙色逐漸向綠色。
當(dāng)樣品溶液中的重鉻酸根離子完全被還原為3 價鉻離子時,肉眼上觀察,溶液呈翠綠色。由于亞鐵離子呈淡綠色,外觀上完全被翠綠色3 價鉻離子里所覆蓋,因此如果此時繼續(xù)滴加過量的硫酸亞鐵銨溶液,從色彩上觀察并沒有顯著變化。如是操作,便會超過滴定終點,使結(jié)果與真實值產(chǎn)生偏差。
為了精準確定硫酸亞鐵銨的滴定量,在滴定初始時加入試亞鐵靈指示劑滴定終點時會出現(xiàn)溶液由翠綠色向紅褐色,差異十分顯著的色彩變化[3]。
3.1.3 試亞鐵靈指示劑
試亞鐵靈指示劑是一種配位化合物,化學(xué)成分為硫酸三鄰菲啰啉合亞鐵(II),呈深血紅色,其顯色基團主要為三鄰菲啰啉合亞鐵(II)離子,論文中簡寫為(FeII(phen)3)2+[4]。指示劑配置過程中,亞鐵離子以6 配位的形式與3 分子鄰菲啰啉(phen)中的6 個N 配位,形成血紅色的配合絡(luò)離子(FeII(phen)3)2+,此反應(yīng)十分靈敏,色彩變化十分顯著,因此,鄰菲啰啉也經(jīng)常被用作于檢測Fe2+,和在分析過程中保護和掩蔽Fe2+。
當(dāng)加入標準的3d 指示劑后,滴定過程中的色彩變化隨著硫酸亞鐵銨滴加量的增加應(yīng)當(dāng)是由橙色到翠綠,再由翠綠瞬變?yōu)榧t褐色,此色彩與指示劑本身相近[5]。
3.2.1 不同指示劑用量滴定終點色彩對比
通過改變試亞鐵靈指示劑的滴加量依次為1d,3d,10d,20d,50d,對比了滴定終點色彩的差異,如圖(1)所示。
1d:接近滴定終點并未呈現(xiàn)顯著的色彩變化,只是翠綠色稍暗,無法準確判斷滴定終點。
3d:指示劑加入量為標準值時,滴定終點為顯著的紅褐色,能夠準確判斷。
10d:增加指示劑量到10 滴時,接近終點時,翠綠色較3d 時更深,到達終點時,呈血紅色,能夠判斷。
30d:繼續(xù)增加指示劑的量,到達終點時,色彩較加入量10d 時,更深,呈暗血紅色,能夠判斷。
50d:將滴加量增加到50d 時,在溶液變?yōu)榇渚G色后,繼續(xù)滴加硫酸亞鐵銨,溶液由綠色變?yōu)樯钏{色(如圖1(a)),繼續(xù)滴加硫酸亞鐵銨數(shù)毫升后,溶液由藍色變?yōu)楹诤稚▓D1(b))。此時滴定終點處色彩變化復(fù)雜,滴定終點有待考查。
圖1 (a) 不同指示劑用量CODCr 標液滴定終點的色彩對比;(b) 加入50 滴指示劑后,滴定終點的色彩變化
3.2.2 不同指示劑用量滴定終點色彩差異的探討
加入指示劑為1d 時,(FeII(phen)3)2+濃度較低,紅褐色被稀釋,終點顯色不充分,因此不易判斷。
加入量為標準的3d 時,適當(dāng)提高了(FeII(phen)3)2+濃度,此時終點顯色顯著,同時溶液透明度較高,此滴加量應(yīng)為能夠正常顯色的最少滴加量。
繼續(xù)增加指示劑量到10d,20d 時,由于(FeII(phen)3)2+濃度的顯著增加,使得溶液的透明度降低,終點色彩逐漸由血紅色變?yōu)榘导t色,這時判斷溶液的終點變得不易。
當(dāng)指示劑量增加到50d 時,(FeII(phen)3)2+濃度較高,因此滴定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氧化型(FeIII(phen)3)3+的濃度也十分高,此基團顯藍色,其色彩覆蓋了Cr3+的翠綠色,十分顯著。當(dāng)指示劑加入量較少時,氧化型(FeIII(phen)3)3+依然存在,但其濃度較低,色彩較淡,被Cr3+的顏色所覆蓋,因此之前的變色過程中并未存在此現(xiàn)象。而(FeII(phen)3)2+的色彩強于(FeIII(phen)3)3+,因此當(dāng)(FeII(phen)3)2+的黑褐色應(yīng)是其滴定終點,如(5)式所示。
總的來說,不同指示劑滴加量呈現(xiàn)的終點色彩差異是由(FeII(phen)3)2+濃度差異造成的。隨著滴加量的增加,(FeII(phen)3)2+濃度提高,溶液色彩變深。當(dāng)?shù)渭恿繛?0d 時,溶液中出現(xiàn)藍色,為(FeIII(phen)3)3+顏色,繼續(xù)滴加至黑褐色,應(yīng)為滴定終點。
對試亞鐵靈指示劑的滴加量依次為1d,3d,10d,20d,50d 的CODCr真實值為200 mg/L 的10 個標準樣品進行了其CODCr實際值的測定,并研究了指示劑用量對CODCr值的影響。
3.3.1 不同指示劑用量時CODCr測定實際值
10 個標準樣品的CODCr測定值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試亞鐵靈指示劑滴加量標準樣品的CODCr 實際測定值
從表1觀察可知,當(dāng)亞鐵靈指示劑滴加量為標準的3d 時,CODCr實際測定值為200 mg/L,與真實值相同。當(dāng)加入的指示劑為10d 時,測定值為204 mg/L,偏離真實值+4 mg/L。繼續(xù)增大指示劑的用量,CODCr實際測定值繼續(xù)增大,當(dāng)?shù)渭恿繛?0d 時,偏離值達到+29 mg/L??偟膩砜矗S著指示劑用量的增加,CODCr實際測定的增加值不斷增大。
3.3.2 指示劑增加量與CODCr實際測定的增加值的關(guān)系
GB/T 11914—1989[1]明確規(guī)定了試亞鐵靈的指示劑的加入量為3 滴,通過上述實驗驗證3 滴指示劑的加入量不僅能得到準確的CODCr數(shù)值,同時也節(jié)省了指示劑的用量,達到較為明顯的重點變化。
將3d 指示劑作為試亞鐵靈指示劑增加量的零點,其余的增加量(d)分別為7,17,47,作為橫坐標;以不同指示劑用量的CODCr實際測定的增加值,0,4,9,29 為縱坐標,繪制散點圖。觀察發(fā)現(xiàn)大致存在線性相關(guān)性,因而對4 個散點進行了線性擬合處理,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指示劑增加的滴數(shù)與CODCr 值增加量的關(guān)系圖
線性回歸方程為y=0.6206x-0.5149,相關(guān)系數(shù)r=0.9985,線性相關(guān)性較好,即在0-47d 指示劑增加量的范圍內(nèi),指示劑增加滴數(shù)與CODCr增加量成正比:
論文通過改變亞鐵靈指示劑的滴加量,研究了其對滴定終點外觀及COD 測定值的影響。隨著指示劑滴加量的增加,(FeII(phen)3)2+濃度升高,滴定終點逐漸由紅褐色向暗黑色轉(zhuǎn)變。同時,隨著指示劑滴加量的增加,CODCr實際測定值與標準值的偏差逐漸變大;在0-47d 指示劑增加量范圍內(nèi),指示劑增加滴數(shù)與CODCr較標準值的增加量成線性關(guān)系,為:Δ CODCr= 0.6206Δ Drops-0.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