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音
我們總用“童話世界”來形容美好且不真實的場景,務實的德國人卻以格林兄弟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為線索,創(chuàng)建了一條“童話之路”。
童話之路從德國格林兄弟的故鄉(xiāng)哈瑙起,蜿蜒向北至《不來梅城市樂手》的發(fā)生地不來梅,這條綿延600公里的公路,猶如一條縱覽格林兄弟一生的軸線,所有讀過《格林童話》的人,到了這里都會觸發(fā)奇妙的遐思。
1785年及翌年,雅科布·格林與威廉·格林相繼出生在哈瑙(Hanau)一個中產(chǎn)家庭里,因他們對世界文學的卓越貢獻,1896年,當?shù)卣诰喔窳中值茏嫖莶贿h的市中心集市廣場建起了格林兄弟紀念碑;1975年,德國政府把格林兄弟出生、成長、求學及收集民間故事的地點,連成了一條格林“童話之路”。
我們從法蘭克福啟程,駕駛30公里,按圖所驥找到了哈瑙集市廣場。仰望格林兄弟紀念碑,弟弟威廉手捧圖書正襟危坐,哥哥雅科布站在他的身邊。兄弟倆攜手數(shù)十年,從民間收集口頭傳說,再以優(yōu)美的語言結合豐富的想象,為孩子們描述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
施泰瑙(Steinau)距離哈瑙半小時車程,基增格河水靜靜流淌,文藝復興樣式的古城堡巍峨端莊,陽光從古樹枝椏間傾灑,街道上彌漫著醉人的花香。時光仿佛穿越到1791年春天,格林兄弟全家從哈瑙搬遷至此,兄弟倆在施泰瑙度過了愉快的幼年時光。
二百多年過去,這座寧靜的小城仍保留著格林兄弟居住時的風貌?!案窳中值艽蠼帧笔菞l位于古城中心的羊腸小道,起點的左側是坐落于法院舊址的“格林兄弟紀念館”,因格林兄弟的父親在法院工作,一家人就生活在這座以堅固石頭為地基的半木結構的房子里,不知道門口的那棵老椴樹,是否曾陪伴兄弟倆度過幼年時光。
駛離施泰瑙的公路漸行漸窄,穿行在古村落間,我們仿佛看到格林兄弟童年時與父母來郊區(qū)共度周末時光。他們喜歡聽啄木鳥在樹干上捉蟲的“篤篤”聲,也愛聽百靈鳥在林間歌唱,這些童年記憶中的聲音,后來都出現(xiàn)在《格林童話》里。
我們來到被譽為“歐洲文化遺產(chǎn)保護城市”的阿爾斯菲爾德(Alsfeld)時,正趕上周末大集。以1512年建造的市政廳大樓廣場為中心,鮮花集市、婚禮堂、玩具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里特海瑟大街等地聚集了高漲的人氣。一位老奶奶操作著手動紡車,現(xiàn)場演繹從羊毛到毛線的神奇轉換;一位老爺爺制作的彩色氣球吸引著眾多孩子的目光;本地人與游客穿梭在風味各異的餐車之間;連狗狗也跑來湊熱鬧,不停地搖晃著尾巴……
我看到一位頭戴小紅帽、手提小竹籃的美少女走來,活脫脫是“小紅帽”再現(xiàn)!童話里小姑娘的紅色天鵝絨帽子是她奶奶親手縫制的,距離阿爾斯菲爾德不遠的修瓦姆城曾以制帽業(yè)聞名,小紅帽是當?shù)匚椿榕拥膫鹘y(tǒng)服飾。格林兄弟以此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小紅帽》,阿爾斯菲爾德便被譽為“小紅帽的故鄉(xiāng)”。
距市政廳大樓不遠的“童話屋”是童話迷的必訪之處,吱吱作響的狹窄木樓梯把我?guī)肓似婷顗艋玫氖澜纾好艿纳帧⒕傻哪疚?、英俊的王子、美麗的公主、英勇正直的獵人……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仿佛從《格林童話》里走出,喚回了大家童年的夢境。
不得不說,馬爾堡大學城(Marburg)在諸多德國旅行攻略里都被忽略了。抵達馬爾堡,我們停好車前往出口,沒想到與出口接駁的竟是一座晶瑩剔透的玻璃廊橋,落地窗外是起伏的山巒與蔥郁的樹林,令人仿佛置身水晶宮。走出廊橋,直抵老城中心的市政廳廣場。廣場小巧玲瓏,方方正正,四周環(huán)繞著精致的半木制洋房,一條條小路呈輻射狀向四面延伸,指引游客們前往廣場西邊的Barfusser大街或東邊的市集小巷,那里遍布咖啡館和啤酒館。
我們沿小徑緩緩向上攀登,一群學生騎著單車疾馳而過,把我的思緒帶到了1802年。當年的格林兄弟也是踏著這石板路,沿著起伏的山坡來到馬爾堡大學,起初他們學習法學專業(yè),后來與歷史學教授薩維尼、浪漫派詩人布倫塔諾等人結識,在前輩的鼓勵下,開啟了收集童話故事的征程……一陣悠揚的鐘聲傳來,打斷了我的思緒,止步回望,玲瓏山城盡收眼底。
從馬爾堡再次啟程,途經(jīng)沃爾夫哈根(Wolfhagen)時稍作停留,因為我要去老市集廣場的童話噴泉旁尋找那只著名的大灰狼。在第七只幸運的小山羊身旁,立著同真狼般大小的野狼銅像,鼓鼓的肚子就像童話故事里講述的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大石頭,不過這大灰狼的造型非但不可惡,反倒有點萌。
格林兄弟從馬爾堡大學畢業(yè)后定居卡塞爾(Kassel)。兄弟倆不知疲倦地奔走于一個個村莊與城鎮(zhèn)間,向田間地頭的農(nóng)夫與照看小孩子的老嫗討教,把那些遺落在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片斷,一字字地記錄下來。他們就像沙里淘金的礦工,歷經(jīng)無數(shù)日夜,終于瀝煉出金子般的文學遺產(chǎn)。格林兄弟將收集來的200多個民間故事整理編撰,于1812年在卡塞爾出版了《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卡塞爾也因此成為“格林童話世界之都”。
參觀卡塞爾的“格林童話展覽館”,了解了格林兄弟居住的卡塞爾曾是名盛一時的黑森王國(HESSEN)的首都,那時德國諸侯四起、小國林立,成就了城邦與城堡的傳奇,信手拈來處處都是王子與公主的精彩故事。
顯然,佇立在哥廷根(Goeeingen)集市廣場中央噴泉水池旁的“牧鵝姑娘”,已經(jīng)從童話故事里含冤昭雪的公主,變身為大學生們心中永恒的偶像。坊間傳說,若想要順利通過答辯,一定要爬上噴水臺,親吻牧鵝姑娘銅像的臉頰。雖然不知道傳說起源于哪里,但大學生們卻深信不疑,就這樣,牧鵝姑娘莉塞爾接受了眾多大學生的世界之吻。
以集市廣場為中心,半徑400米的圓形區(qū)域,是小城哥廷根的核心地段,被稱為步行者的天堂。我們抵達時恰逢周末,這里更是聚集了十足的人氣。幾位仿佛從童話故事里走出來的老奶奶身著白衫紅裙,紅色的圍巾與面前蛋糕上誘人的紅草莓遙相呼應;流浪藝人的雜耍吸引著孩子們聚在周圍;學生酒館、CD店以及沿街擺設的舊書攤,彰顯出這座大學城的獨特風情。我們在一家小店里買了份熏烤比目魚,魚肉鮮嫩無比,特殊的煙熏味沁入心脾。
哥廷根以哥廷根大學聞名,哥廷根大學建于1734年,擁有40位諾貝爾獎得主,格林兄弟1829年至1837年在此執(zhí)教,并著有《德意志神話學》。哥廷根與馬爾堡、海德堡、蒂賓根并列為德國四大學生城。
在哈默爾恩(Hamelin)博物館的小劇場里,我們觀看了一場“無人表演”——僅以機械傳動裝置和聲音光效還原“花衣吹笛人”的傳說。故事發(fā)生在13世紀,身穿花衣的笛子手在備受鼠患困擾的哈默爾恩小鎮(zhèn)吹奏了一首神奇的樂曲后,老鼠們都乖乖地跑到威悉河自溺而亡,但小鎮(zhèn)居民卻失信于對魔笛手的承諾,于是,神秘的笛聲再次吹響,全鎮(zhèn)所有的孩子都離開家門,消失得無影無蹤,只聽見父母們絕望的呼喊。
漫步充滿中世紀風情的主街,依然被“老鼠”圍繞,隨處可見老鼠雕塑,甚至下水道的銅制井蓋上也有它們的身影?!痘ㄒ履У咽帧返墓适略诖巳〔?,是因為毗鄰威悉河的哈默爾恩曾擁有數(shù)量眾多的面粉磨坊,自然老鼠特別多!
走進古城東街的“捕鼠人之家(Rattenf?ngerhaus)”餐廳,目光所及皆是魔笛手與老鼠形象。這座老房子始建于1602年,自1900年起以“捕鼠人之家”命名,因為當?shù)厝嗽诠排f的房梁上發(fā)現(xiàn)了如下銘文:“公元1284年6月26日,130名出生在哈默爾恩的孩子,被一個穿著五顏六色衣服的吹笛人帶出城外,永遠消失了?!钡昙彝扑]的主打菜“老鼠尾巴料理”已遠近聞名40余年,雖說食材是豬肉,但烹飪成老鼠尾巴的樣子讓我不敢嘗試,只點了保守的德式西餐果腹。
結賬時,店員神秘地叮囑我們,餐廳后面的陰暗街巷“Bungelosen Str”被稱為“禁樂街道”,就是傳說中魔笛手將孩子們拐走的地方,即便是一位真正的笛子演奏家,酒足飯飽之后也不要在此獻藝,會挨揍!
童話之路的終點不來梅(Bremen),城市地標是一只雞、一只貓、一只狗、一頭驢以疊羅漢式姿態(tài)排列的銅像,來源于童話故事《不來梅城市樂手》。我們在與這支動物樂隊合影時,有人興奮地沖我們邊比劃邊喊“摸驢蹄子,摸驢蹄子,它會給你帶來好運”,我低頭一看,驢子的兩只前蹄果然锃光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