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VV
自從視頻網站推出可選的播放速度,“XX倍速”就成了效率新量詞。
《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76.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正過著“倍速生活”。聽上去有點匆匆,但在不同場景中,我們旋轉、跳躍,用2倍速高效追劇,以0.5倍速慢時光看鳥發(fā)呆,感受現代科技與包容價值觀帶來的 “倍速自由”,也是挺爽的。
本期《生活靈感研究院》,我們帶你看看他人的倍速秒招,從中找到快節(jié)奏生活中的回旋大法。在速度的抉擇中,重新校準自己的人生進度條。
分享人:Lipton
倍速項目:都市付費自習室
上學的時候,大家可沒少在自習教室和占座黨斗智斗勇,有人不理解:你們可以在宿舍看書學習啊,為什么非要去教室湊這個熱鬧呢?但人類中的大多數,天生就儀式感很強,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是物種本性。回想一下,想要靜下心學習或者讀書,在彌漫著學習氣氛的地方進行,效率是不是更高?
成為職場人士后,我們也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讀書,最好是可以持續(xù)使用的場所,比如大學自習室,比如人少且音樂不吵的咖啡館,比如后半夜的24小時書店……這其中最完美復刻了學生時代高效場景的還要數付費自習室。
付費自習教室就像我們在韓劇上看到的那種“考試房”,大空間被分割成各不打擾的小隔間,桌椅是標配,臺燈、插座、儲物柜、無線網絡、空氣凈化器等應有盡有。如果需要去電腦區(qū),還配有靜音鼠標和耳機,保證自習環(huán)境的絕對安靜。自習教室按小時收費,來這里看書的人,基本都是像我這樣想要考證、趕case的職場人。
每次來這里感覺時間流逝得飛快,恨不得一分鐘掰開當兩分鐘用,畢竟是計時收費的不是么?
分享人:波胖
倍速項目:野外鳥類觀察
越是在超速運轉的大城市里,越想奔到郁郁蔥蔥的世界中去,比如去農田邊緣、野林子、泥濘的濕地……追逐自然小精靈的過程里,好像隔離了水泥森林格子間。
除了借機出游,觀鳥的一大部分樂趣,在于不斷和未知的小鳥朋友相遇,沒有縝密的計劃,只有奇跡般的隨機邂逅。當美妙的相遇發(fā)生時,把自己全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時間會流淌得特別慢,仿佛能體會到武俠小說中的“開心眼”,風的聲音、葉子落下的聲音、鳥扇動翅膀的聲音,都在慢速被放大。這是一個全新微觀世界,你只需要一顆靜止的心,以及一架高清望遠鏡就可感受到。
說到底,觀鳥是我在超速的人生中,校準生活準鏡的重要時刻。
分享人:冷泡茶
倍速項目:疲勞終結者居酒屋
日劇《深夜食堂》火爆以后,日式慢悠悠的宵夜得到了一群慢熱、內斂的青年人的擁躉。大家恍然發(fā)現,溫和食物比辛辣刺激更能填滿轆轆饑腸,幾串僅僅是加了鹽調味的壽司,配上原味毛豆和低度清酒,是都市夜歸人的“回魂湯”。我愛泡在居酒屋的理由,可不是因為食物吸引人,而是它營造出的一種氛圍讓我更放松。
對于social了一天的我而言,居酒屋的環(huán)境很適合一個人發(fā)呆,店里的木頭回廊在慵懶的燈光下,雅致又不至于過于高級,還挺接地氣。氛圍十分熱絡,店里師傅總是能記住我的喜好,這種“不用開口”的周到,讓我緊繃的神經慢慢松弛下來,安心享用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居酒屋營造出的慵懶結界,如一股清流,緩緩地在我心間流淌,讓我想閉上眼睛去享受那份難得的寧靜。悄悄地說,居酒屋的菜量都太少了,吃五盤也不會胖,比跟著朋友去大排檔擼串子,心理壓力要小很多。
分享人:蘋果
倍速項目:煙火夜市
下班本來是令人興奮的事情,但遇見堵車或者沙丁魚罐頭般的地鐵,就是地獄模式了。我的解決方法是全部路程或者其中一段步行,在可實現的范圍內,每天改變行走路線,用變化的街景和路邊不同的商鋪、小攤緩解一天工作后緊繃的神經,還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彌漫著煙火氣的街邊“野攤兒”、夜市是我的摯愛,堪稱治愈神器。
夜色初降,街邊就涌現出了各種攤兒,也是城市夜晚的一道風景線。暖色調的小燈下,烤冷面和臭豆腐散發(fā)著一層美味的“圣光”;賣飾品的小攤上碼著整整齊齊的耳環(huán),鑲嵌的鋯石反射出看起來很高級的“火彩”;新書、舊書在小車上扒堆兒稱斤賣,當真是“知識就是金錢”……這里充斥著煙火氣、食物的香氣和人潮涌動的熱鬧,無論是寫字樓格子間里的白領,還是階梯教室里埋頭苦讀的學生,都能找到他們最舒適的狀態(tài)。
穿梭在人間煙火氣中,就算什么也不買,我也覺得很幸福,熱鬧的氛圍是緩解孤獨感的良藥。
分享人:小幻
倍速項目:科技提速生活
我媽是一個迷戀“傳統(tǒng)古方”的人,她會開車4小時,去某個偏遠鄉(xiāng)村買小作坊自產花生油,理由是“土榨油是手工做的更香”,全然不顧這種三無產品可能因為操作不衛(wèi)生而產生黃曲霉素;還會去買號稱“鍛打了5000次”的某個耗費半月打制完成的手工鐵鍋,那鍋炒菜粘鍋到令人崩潰……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坑我見得太多了,所以我對“慢工出細活”產生了懷疑,并走上了一條和我媽完全相反的“家電提速生活”的道路。
我的愛物就是我媽完全看不上的高壓鍋,并且是幾千塊的意大利產高壓鍋,它可以5分鐘蒸好米飯,8分鐘煮熟紅燒肉,就連最費時間的排骨也能在 10 分鐘內搞定。自動炒菜機讓我不用再聞油鹽,寵物智能食水機幫我伺候貓主子,高速萃茶機泡出的茶不比手工沖泡的茶味道差……
常有人拿米蘭·昆德拉的“速度是迷狂的形式”證明科技降低了人的幸福感,可拉倒吧,他們肯定不知道這話還有后半句——“這是技術革命送給人的禮物”。科技把人類從部分費時無意義的家務中釋放出來,給人類追求更高層次的寶貴時間,在這個意義上,科技才是人類的解放之光?。?h3>打卡100+間網紅店后,我悟到“速度即快樂”
分享人:如意
倍速項目:快速打卡網紅店
網紅店是這幾年全國吹過的一股“時髦風”,食物未必好吃到靈魂出竅,但店一定好看。作為某點評網站的七級會員(知道這是多么高的級別嗎?一座一線城市可能只有幾十人),我可以說是站在social金字塔頂端的女人了。我要告訴大家,網紅店真的是城市最佳情感升溫地。
姐妹聯(lián)系少了?去港式舊風牛腩店,一起吃個腸粉,瞬間恢復高中時代一起看片的親密;相親太尷尬?去城市動物園擼羊駝,輕松打開話題;不知道帶爸媽去哪里?堪比春晚的閃亮霓虹燈+各種形式的火烈鳥+只用一個色系的馬卡龍色環(huán)境+無處不在的ins風龜背竹綠植的網紅甜點店絕對是好去處,帶上爸媽拍照發(fā)親友群,二姑三舅四嬸點贊留言“好年輕、好時髦”,真的比你買的千元足部按摩器更能讓爸媽開心。
有時我周末一天能去四五個新店趕場打卡,跟不同的人social,活動量堪比參加一場小型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