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從寅
摘 要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現有松林面積9 355.5 hm2,自2017年首次發(fā)現松材線蟲病至2019年1月被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劃為疫區(qū),目前僅在3個鎮(zhèn)發(fā)現有松材線蟲病疫木。盡管當地其他7個鎮(zhèn)未發(fā)現松材線蟲病疫木,但仍有松樹枯死情況發(fā)生。為了解松樹枯死原因,以國有蔡家橋林場馬尾松林為調查對象,探究旌德縣馬尾松枯死原因。調查分析認為,松樹枯死的原因主要是為立地條件差、人為破壞、松毛蟲為害,但因為旌德縣臨近黃山風景區(qū),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清除枯死松木,嚴控松木及其制品的流通。
關鍵詞 馬尾松;枯死原因;嚴控;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
中圖分類號:S791.24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2.035
根據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森林資源調查成果顯示,旌德縣森林面積6.51萬公頃,其中松林面積1.44萬公頃,占全縣森林面積的22.1%。此外,旌德縣與黃山區(qū)毗鄰,是黃山風景區(qū)東大門的屏障,因而加強松林資源的保護是該縣森防工作中的重點。自2000年以來,隨著旌德縣“五八”造林規(guī)劃人工馬尾松林進入中齡期以來,馬尾松中齡林陸續(xù)開始出現單株枯死現象,尤其是進入成熟期后,松樹枯死現象趨于嚴重。2017年,旌德縣首次發(fā)現松材線蟲病疫木,2019年1月被列入松材線蟲病疫區(qū)。根據2019年春秋兩季松材線蟲普查結果,目前全縣僅3個鎮(zhèn)發(fā)現了松材線蟲病疫木,其他鄉(xiāng)鎮(zhèn)枯死松樹未發(fā)現松材線蟲。為加強松材線蟲病的防控,保護好森林資源,收集歷年的調查、采樣、鏡檢結果資料,結合2019年春秋兩季松材線蟲普查,以未發(fā)現有松材線蟲入侵的蔡家橋林場枯死松樹為例,分析松樹枯死的原因,現將分析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方法
以春秋兩季松材線蟲病普查為契機,針對枯死馬尾松進行詳細調查,根據不同枯死馬尾松所在林地位置,調查所有因子。1)隨帶森林資源小班分布圖、記載表格、采樣工具等,進入松林區(qū)踏查,查看是否有枯死松樹。2)對發(fā)現的枯死松樹進行進一步詳查,查明枯死松木樹齡、胸徑、樹高、樹皮干裂破損情況,枯死枝部位,病蟲害發(fā)生情況,枯死木所在坡向、坡度、海拔,土壤類型、厚度,松褐天牛為害情況,并取樣、記錄,對樣品進行解剖觀察。
1.2 調查區(qū)域
本次調查以國有蔡家橋林場馬尾松林為調查對象,調查區(qū)域以山深線G205公路兩側的馬尾松林為主,兼顧S313公路和其他鄉(xiāng)村公路邊的零星枯死松樹,并綜合孫村鎮(zhèn)、廟首林場、廟首鎮(zhèn)、白地鎮(zhèn)區(qū)域內的枯死松樹采樣解剖,觀察結果并進行分析。
1.3 枯死木的采樣與觀察
1.3.1 枯立木采樣
采樣材料為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蔡家橋林場喬亭工區(qū)、祥云庵工區(qū)、南山工區(qū)、牛山工區(qū)和獐子溝工區(qū)松針枯黃的馬尾松共計26株,同時隨機采伐一株活立木進行觀察對照,綜合其他鄉(xiāng)鎮(zhèn)采樣調查結果作為綜合分析依據。
1.3.2 觀察方法
1.3.2.1枯立木的觀察
先伐倒枯立木,檢查樹干和樹枝表皮,看看是否有人為或動物損害情況,在離地1 m的主干上用刀砍開木質部,觀察有無松脂分泌,同時觀察并及時記錄松褐天牛產卵或鉆蛀情況。對交通便利地點的枯立木,挖土檢查根系,測量土壤層厚度。在枯立木周邊隨機伐倒一株健康木,挖開泥土查看根系與土壤情況。
1.3.2.2松針的觀察
隨機觀察針葉上是否有病蟲害,并隨機折取1~2年生松枝各一根,帶回室內用解剖鏡或15~20倍放大鏡觀察記錄。對健康和較健康松樹枝葉的采集數量及觀察方法同上。
1.3.2.3樣品的觀察
將采樣的松樹木質部帶回實驗室,切成小片,依次編號后采用貝爾曼漏斗法分離,然后通過解剖鏡觀察分離液,察看有無松材線蟲。對于發(fā)現疑似松材線蟲的樣品,送至市級鑒定,以確定是否為松材線蟲。
2 結果與分析
2.1 調查結果
2.1.1 枯立木觀察結果
通過對26株枯立木的觀察發(fā)現,主干上無天牛鉆蛀現象,也無藍變和流脂現象,但有5株枯立木被采脂嚴重,割口橫向切面達主干2/3~4/5,其他21株無人為破損樹皮情況。在觀察過程中發(fā)現,針葉剛枯黃的松樹須根已經變褐色,但主根還是新鮮的,而且須根均臨近巖石層或扎進巖石層,該21株無人為損傷枯死松樹的須根也都類似。在這21株無人為損傷的枯死松樹中有7株發(fā)現有松褐天牛幼蟲鉆蛀痕跡。
2.1.2 松針的觀察結果
剛枯死松樹的松針為黃褐色,未脫落,春季枯死松樹經歷夏秋季后松針大部分脫落,無明顯病蟲為害跡象。
2.1.3 樣品解剖觀察結果
將采樣的松樹木質部帶回實驗室采用貝爾曼漏斗法分離后,通過解剖鏡觀察,在26份樣品中僅1份樣品中發(fā)現擬松材線蟲。
2.2 松樹死亡原因分析
從樣品解剖觀察的結果來看,可以確定蔡家橋林場的26株枯死松樹不是松材線蟲引起,綜合分析觀察結果,這26株松樹枯死主要是以下原因。
2.2.1 立地條件差
根據蔡家橋林場枯死木調查結果顯示,枯死松樹的樹齡都在22年以上,而且是單株枯死,無成片枯死現象發(fā)生,也就是說馬尾松近熟林內的松樹才會發(fā)生單株枯死現象,根據對枯死松樹挖土觀察,枯死松樹根系所在土壤厚度在25~40 cm,根系均穿透土壤層達到巖石層,須根緊貼巖石或深入巖石縫隙,特別是剛枯死的松樹,須根枯死而主根鮮活;而幼樹根系基本在土壤層,除被動物破壞樹皮外,幼樹無枯死現象。這說明松樹枯死的原因之一是立地條件差,松樹無法汲取養(yǎng)分而枯死。經查閱其他鄉(xiāng)鎮(zhèn)歷年上報的松材線蟲病普查資料發(fā)現,自然枯死松樹也是類似情況。
2.2.2 人為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