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順 崔廣進
摘? ?要 深度學習不僅是信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從深度學習角度來進行詞匯教學實踐探究,認為詞匯深度學習的教學應該注重強化深度學習意識、激發(fā)深度學習動機、培養(yǎng)深度學習方法、創(chuàng)設深度學習情境。
關鍵詞 中學英語? 深度學習? 詞匯教學
在美國《新媒體聯(lián)盟地平線報告(2014基礎教育版)》中提出“追求深度學習”成為未來學校教育發(fā)展趨勢之一。深度學習不僅是信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而且也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對于目前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教科研人員來說,應構建詞匯深度學習教學觀,不斷地進行深度學習的教學實踐探究。本文從深度學習角度進行詞匯教學實踐探究,并認為英語詞匯深度學習的教學應該注重強化詞匯深度學習意識、激發(fā)詞匯深度學習動機、培養(yǎng)詞匯深度學習方法和創(chuàng)設詞匯深度學習情境。
一、強化詞匯深度學習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應經(jīng)常向學生強化“詞匯深度學習”的意識。事實上,“詞匯”不同于“單詞”?!皢卧~”包括音形義,學習時只須記憶并能夠識別即可;但“詞匯”則是指其在語言中所有的單詞和短語的總和,既包括“單詞”中的音形義,又包括“單詞”的各種變化形式以及“單詞”構成的短語和各種搭配等[1]。所以,提倡詞匯學習不僅要背記單詞的音形義,更要掌握詞與詞之間的關系、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學會詞匯的正確運用。比如,學習hand這個詞,不僅要了解其詞性為名詞和動詞,掌握其基本意思為“手,指針”,還要知道其延伸意思有“幫助,傳遞,遞交”,同義詞有pass,give,carry,短語搭配有hand in,hand out,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give/lend sb.a hand,屈折詞匯有hands(復數(shù)形式),handed(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派生詞匯有handy(adj.便利的;手邊的),handless(adj.赤手空拳的)等,這些常見詞匯知識都有規(guī)律可循,是須要掌握的。詞匯深度學習不是孤立的詞匯學習,還應通過閱讀掌握這個詞在各種語境中的運用。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地強調:英語詞匯學習既要重視數(shù)量,更要重視質量;既要接受性學習(詞匯識別),更要產(chǎn)出性學習(詞匯運用)。這種詞匯學習意識的強化,須貫穿于整個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深度學習英語詞匯。
二、激發(fā)詞匯深度學習動機
1.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既是教學法,也是學習法。它是指學生在教師幫助下,圍繞一個共同任務活動中心,在問題驅動下進行的自主探究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具體的“任務”形式來規(guī)劃學習詞匯,既要有階段性任務,又要有中長期性任務?!叭蝿铡蓖瓿刹粌H表現(xiàn)在單詞學習數(shù)量上,還應該表現(xiàn)在詞匯學習質量上;不僅表現(xiàn)在背記住單詞的音形義,還應表現(xiàn)在掌握單詞的其他形式及其相關聯(lián)意義,以及掌握詞匯的正確運用。每次學習詞匯都要讓學習者感到時間上的緊迫感,任務上的艱巨性。比如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將詞匯學習進行量化,每周小檢測一次,每兩周大檢測一次,每學期期中和期末各進行一次詞匯專項總結檢測,每次檢測后都會進行認真地評比總結,或督促或激勵……以此方式促使學生重視詞匯學習。
2.目標引領
詞匯學習要有目標,有方向。中學階段要求學生聽、說、讀、看、寫能力綜合發(fā)展,對于詞匯學習目標要求不僅注重培養(yǎng)聽、說能力,還要注重加強提高詞匯讀、看、寫等運用能力。所以,詞匯學習目標設計同樣要注重提升掌握的詞匯數(shù)量和質量,并依據(jù)詞匯教學進度(即確立階段性目標,如每天目標、每周目標、每月目標等或確立單元目標、模塊目標等)和詞匯運用要求確定目標。例如,筆者根據(jù)中學生面臨的日常英語作業(yè)題型和考試題型,歸納總結出英語詞匯運用要達到的“七會”目標,即讀準音聽得懂、熟知詞義、熟知詞性、同義表達、詞形轉換、常見搭配和會熟練運用。以單詞arrive為例,見表1。
有些教材在確立掌握詞匯目標時采用分層法。以外研社《英語》高中必修3第1模塊為例:教材列出詞匯47個,課標外詞匯17個,復習鞏固詞匯14個,課標要求新學詞匯16個,運用目標分層掌握的詞匯,見表2。
目標引領的目的在于從外部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詞匯學習目標的確定不要過大過急,須循序漸進地完成目標。
3.興趣激發(fā)
(1)單詞學習游戲化。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趣味性強,其形式多種多樣,有比速度、比反應、比強記、比觀察、比聯(lián)想等多種形式。除了開展課堂游戲外,還可以利用許多英語單詞學習游戲軟件,如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背單詞、背單詞小泡泡、同步背單詞等。這些詞匯學習游戲軟件在設計上注重記憶科學性、趣味性、競爭性、故事性等特點,內容上包括各地各版本中小學英語所有單詞,并且與學校學習保持同步。
(2)單詞學習圖表化。圖表化內容顯得直觀形象,易于識別記憶和理解。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繪制一些圖畫、表格、思維導圖等,預習、復習英語單詞,既能強化學習的過程,又能彌補詞匯深度學習中的材料不足,讓學生在單向的純文本資料中增加一些形象直觀的圖表化材料,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詞匯學習變成一個生動有趣的繪畫過程,培養(yǎng)動手動腦的能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詞匯,促進詞匯深層學習。
三、培養(yǎng)詞匯深度學習方法
1.掌握詞匯深度學習記憶策略
(1)瞬間記憶。即感覺信息到達感官的第一次直覺印象。如果這些信息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由于記憶中的第一印象特別重要,所以在詞匯呈現(xiàn)階段運用好瞬間記憶顯得尤為重要[2]。在詞匯教學中,單詞呈現(xiàn)的常見方式有三種:詞表法、圖像法和篇章法。詞表法就是列出目標詞,并提供生詞的音形義,有助于快速大量地學習詞匯。圖像法就是列出目標詞并配上圖片、動畫或影像資料,有助于激活學習者大腦的背景圖式,訓練左右半腦聯(lián)合記憶單詞,如引導學生按照共有主題法、相同構詞法、相同讀音規(guī)則、故事講解法等形式將單詞歸納整理并通過圖表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從中找出記憶規(guī)律。篇章法則是讓學習者在閱讀語篇中關注學習目標詞,或借助語境猜測詞義,幫助掌握單詞在語篇中的含義與用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三種單詞呈現(xiàn)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加以運用。
(2)短時記憶。短時記憶內容不斷變化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系統(tǒng)性。其中有兩種常用策略:記憶術和關鍵詞法[2]。比如“關鍵詞法”是指選擇在語音或拼寫上與目標詞某些相似的部分作為關鍵詞,并在關鍵詞的意義與目標詞的意義之間建立相互作用的視覺形象聯(lián)想,通過目標詞和關鍵詞之間的意義聯(lián)系促進記憶。關鍵詞和目標詞之間通常含有相似的音位和詞素。比如inspect,suspect,respect,retrospect,prospect,spectator這幾個單詞中的拼寫形式spect即為關鍵詞;而在hare,where,there,chair一組詞中,讀音相同的劃線部分為關鍵詞。在教學中經(jīng)常引導學生尋找和發(fā)現(xiàn)關鍵詞,可成串地記憶詞匯。
(3)長時記憶。長時記憶容量是無限的,所記憶信息是以有組織的狀態(tài)被貯存起來的。但若信息不經(jīng)常被提取,也會導致暫時遺忘。所以,學習者要經(jīng)常采用“間隔學習”和“產(chǎn)出性學習”這兩種提取性活動,才可以使詞匯進入長時記憶?!伴g隔學習”是相對于集中學習而言的。重復所學詞匯并用適宜的時間間隔分開來提取詞匯,其效果明顯優(yōu)于集中學習?!爱a(chǎn)出性學習”則是對所學的詞匯進行深度加工,學習者須付出更多的認知努力。其中“語篇欣賞”“詞匯故事”“話題寫作”都是比較典型的精制產(chǎn)出性學習方式。“語篇欣賞”是指通過對所學語篇中用詞的分析增強對詞語的理解,從而提高詞匯應用能力。
2.編撰詞匯深度學習材料
目前在教學中比較缺乏深度學習詞匯資料(包括詞匯呈現(xiàn)材料)。課本中生詞呈現(xiàn)方式多半采用詞表法,而且只呈現(xiàn)淺層內容(音形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編寫一些有利于深度學習的詞匯材料。
(1)“詞源故事系列”。如《讀神話故事學英語詞匯》《中學英語單詞里的秘密》《英語詞源故事集錦》《英語習語典故集錦》,以趣味小故事形式,解釋單詞的來龍去脈以及相關歷史文化背景知識,內容涉及神話故事、宗教迷信、科技發(fā)展、生活習俗、社會制度等。趣味性強,可提高學習興趣。
(2)“詞根學習系列”。如《100個常見英語詞根詳解》《循序漸進學詞根》,梳理了常見中學英語詞根及其典型詞例,介紹了詞根來源和變體形式。通過閱讀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地利用熟悉單詞或詞根掌握新詞,快速擴大詞匯量。
(3)“巧記詞匯系列”。如《巧記中考英語詞匯》《巧記高考英語詞匯》《初高中英語屈折詞匯手冊》《中考英語詞塊學習手冊》,主要針對中高考特定考試,綜合運用詞根、詞綴、詞源、分類、趣味記憶等方法對目標詞進行講解。這些“系列”資料都會在每學期每學年的假期,以作業(yè)形式布置給學生進行“更新升級”,既彌補了深度學習詞匯材料不足,又可以激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詞匯學習。
3.運用閱讀策略加強詞匯深度學習
在閱讀中,學生可以結合不同的語境,將單詞置于文章和例句中,能夠實現(xiàn)舉一反三的效果,是最自然有效的學習方法。
(1)選擇合適材料。中學生英語閱讀材料一般有三類:專門編輯出版的“分級閱讀”系列、依據(jù)歷年模擬題和考試真題編輯出版的專項閱讀訓練、各類英語學習報等。中學生可選擇難度與年級段學習內容相當?shù)牟牧希恼骂愋涂蓞⒄湛荚囶}型要求來確定。各類學生英文報一般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和編輯的,內容廣泛新穎、時效性強,也是不錯的閱讀選材。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yè)形式定時定量地安排學生閱讀練習。
(2)配備合適工具。學生閱讀時可借著合適工具(如配備英漢詞典或英英詞典,在電腦上或手機上安裝MDICT或有道詞典等軟件)加速學習。還有一些軟件(如Kindle)具有指譯功能,在閱讀中碰到生詞,用手指一點,馬上就可以彈出釋義,而且生詞還可以自動加入生詞本,大大減少查詢生詞的成本,增添了閱讀的樂趣。
(3)量化學習成果。對閱讀中學習的詞匯進行量化,可以讓學習者日日有成就感,增強學習自信心??梢杂肊xcel表格或筆記本詳細記錄每次的閱讀篇數(shù)、生詞數(shù)、詞塊數(shù)、以及好詞好句子,不斷積累,加強鞏固,把累積的學習資料用作后期復習之用。
四、創(chuàng)設詞匯深度學習情境
1.調動內因——倡導自主學習
詞匯深度學習須要有自主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發(fā)揮自身作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深度學習。
(1)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環(huán)境。根據(jù)目前我國中小學校所具備的條件,可以在學校圖書館基礎上,結合學校語音室創(chuàng)建一個自主學習中心。這個中心就是一個綜合性語言學習環(huán)境,須配備電腦、網(wǎng)絡以及各種英語學習材料,包括書籍、報刊等;中心可安排開放時間,并配有輔導老師,通過提供附加作業(yè)、答案和其他輔助材料等手段幫助學習者有效地使用資源。教師還可以通過建立個人主頁、微信群等工具,經(jīng)常發(fā)布詞匯學習任務、材料和要求,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平臺。
(2)借鑒自主學習策略。①用遷移法學習新詞匯。實踐證明,與新知識有關聯(lián)的舊知識掌握得越牢固或經(jīng)驗越多、越豐富,遷移聯(lián)想的效果就越好,學習就越容易進行。例如,學過able單詞并掌握了一些構詞法后,再來學習ability和capability時就比較容易記住其音形義甚至用法。掌握carry這個詞后再來學習carriage,很容易知道其詞形來源及其意義。在同義表達、詞形轉換、讀音規(guī)則、舉例運用中都可以運用遷移聯(lián)想法。②在語境中掌握詞匯內涵。詞匯學習應該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展開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3]。通過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訓練,才能讓詞匯鮮活起來并長久地記憶在腦海中。例如,掌握just這個詞的意義與用法就可以通過學習三句話來鞏固加強:I have just seen John.(adv.剛剛).Its just my size.(adv.恰好,正是).He received a just reward.(adj.應得的)。③在詞塊中拓展詞匯用法。詞塊是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統(tǒng)一體。注重詞塊學習,可以進一步擴大詞匯量,提高運用詞匯準確理解和確切表達意義的能力[3]。比如,學習make這個詞時,可以要求學生掌握含有make的詞塊,如詞組make fun of,make up one`s mind,make use of,be made of/from/in等;短語make sb.happy/sad等,句型make it easier to do some shopping等。④加強聽覺詞匯輸入。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中學生聽覺詞匯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聽覺詞匯提取困難[4]。聽覺詞匯缺乏勢必會妨礙聽力發(fā)展,不利于聽說水平提高,對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都是很不利的。因此,教師多加強聽覺詞匯訓練很有必要。比如,在課堂上更多加強文本朗讀技巧和詞匯聽寫訓練。
(3)制定自主學習評價機制。自主學習評價內容既包括效果評價,也包括對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以及計劃執(zhí)行調控情況等評價。評價方法可采用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和綜合量化評定。形成性評價可細分為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比如,教師評價可采用非結構型訪談、電子檔案袋評價、網(wǎng)絡自主學習記錄等形式來測評學生的詞匯學習情況。終結性評價即傳統(tǒng)的測試題,由主觀題和客觀題兩部分構成,綜合測驗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成果。這種評價標準比較客觀,能很好地反映出學習者最終學習成果。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要相互結合,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綜合量化。例如,可以按照形成性評價占40%(其中自評10%,互評10%,師評20%),終結性評價占60%的比例。如此將自主學習評價的各部分細化、量化,就可以比較客觀、科學地反映學生自主學習情況。
2.重塑外因——重視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完成共同學習任務而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學習方式。其互動方式是多邊的,其信息源是多維的。合作學習有助于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學生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和發(fā)展。新編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設定的合作性活動明顯增多,增加了pair,partner,group,discuss等活動類型和活動數(shù)量。這說明新時期教材大大加強了合作性學習。為了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務必注重以下問題。
(1)合作規(guī)模設定。一般遵循“整體合作與適度競爭相結合”的原則,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便于增強其競爭性,更有效地推動詞匯深度學習。設定小組規(guī)模則根據(jù)詞匯學習訓練內容而定。
(2)教師角色扮演。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作用體現(xiàn)在合理引導、積極調控、協(xié)調合作者之間的分工,并對合作學習的成績與成員表現(xiàn)給予積極評價。比如,教師對所學詞匯內容以及相關問題事先要有設計,并把這些問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提前思考,收集材料,做好準備?;顒訒r,教師要巡視并觀察各組活動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采取調控措施。
(3)評價機制建立。合作學習評價務必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小組整體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評價方式同樣可采用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比如,在學習前采用診斷性評價,可先了解學生的詞匯基礎,讓詞匯學習有一個對比標準。在學習中采用形成性評價,測評題型有配對、選詞填空、單詞聽寫、同義替代、翻譯、首字母填空、完型填空、口語測試等,這樣便于了解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教與學的問題。在學習后采用終結性評價,測評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單詞拼寫、英語寫作等,這樣可以了解學習目標是否達成,以便后續(xù)更好地改進教與學,提升教學效果。
詞匯深度學習是一種具有批判性的學習方式,它強調詞匯知識的建構與整合,注重詞匯遷移與應用。它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了解詞匯教學目標,激發(fā)自主學習興趣,培養(yǎng)詞匯深度學習習慣,并經(jīng)常對詞匯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當認清淺層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區(qū)別,進一步挖掘英語詞匯知識,培養(yǎng)詞匯運用能力。英語詞匯深度學習方式對師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詞匯素養(yǎng),深入了解詞形、詞義教學,從教學全局出發(fā),能夠將新舊詞匯融會貫通,結合文化與社會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學生容易接受的語境,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詞匯的深度知識。其次,學生應改變固有的詞匯學習思維方式,積極內化詞匯深度知識習得,培養(yǎng)自身語言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獻臣.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05).
[2] 黃貽寧.防止遺忘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趙夢雨,韓玉強.中學生英語詞匯提取模式效應研究[J].江蘇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03).【責任編輯? 王?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