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懿 馬真
2020年3月底,中國中央電視臺7頻道《兵器面面觀》欄目播放了《槍械設計師-費德羅夫(上、下)》紀錄片,專門介紹了他坎坷而輝煌的一生,特別指出中國人很熟悉的53式輕機槍即德普式輕機槍的主設計師不是捷格佳廖夫,而是費德洛夫。一流的紀錄片讓更多的軍迷認識了弗拉基米爾·格里戈羅維奇·費德洛夫。這位“元老”身世如何?做過那些貢獻呢?
費德洛夫(1874~1966)被譽為“俄國自動武器之父”,蘇聯(lián)政府1928年授予他勞動英雄稱號,獎給兩枚列寧勛章。授予技術科學博士和教授頭銜,1933年晉升為中將軍銜。
弗德洛夫1874年5月16日生于圣彼得堡,他父親是圣彼得堡法學院職員家庭,費德洛夫當然可以享受很好的教育,上了州立中學,這所學校的門坎很高。只有那些經(jīng)過嚴格挑選的12歲以上的男孩才能入學,有時還得通點“關節(jié)”。中學三年期滿,成績優(yōu)異的費德洛夫被送到米哈伊洛夫斯基炮兵學校學習,1895年畢業(yè)。21歲的費德洛夫被分配到第一近衛(wèi)軍炮兵旅任排長。兩年后又被選調到米哈伊洛夫斯基炮兵學院進修三年期的研究生,攻讀課程有彈道學、應用力學和其它軍事科目。在塞斯特羅里茨克軍工廠實習期間,他遇到了傳奇的M1891步槍設計師謝爾蓋·莫辛。炮兵學院的全程學習,再次展示了他的天賦,是個高才生,獲得學校的最高榮譽,在制服上佩帶了學校頒發(fā)的獎章。
早期的費德洛夫步槍
俄費德洛夫步槍全槍分解圖
1900年從炮兵學院畢業(yè),費德洛夫被分配到步兵軍官學校任職。1905年12月,費德洛夫完成莫辛一納干彈倉步槍升級改造成半自動步槍的設計草圖,得到校長支持,并推薦他到圣彼得堡的奧拉寧鮑姆靶場修理廠,后轉到謝斯特羅列茨克廠完成后續(xù)工作。在那里遇到了槍械能手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捷格佳廖夫,兩人興趣相同,共同語言頗多。捷格佳廖夫將圖紙上的設計變成了零件,研制出新的7.62毫米半自動步槍樣槍,全長1112毫米,全重5.0千克,暫定名M1907半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經(jīng)過了風沙、泥水和寒冷等諸多測試,射擊試驗結果表明,7.62×54毫米口徑的槍彈威力太大,射擊過程中,有時推彈進膛出現(xiàn)卡滯,有時抽出的彈殼被卡住,有時根本就不能擊發(fā),但總體性能還算滿意。
費德洛夫在研制工作過程還特別注意總結經(jīng)驗理論,1907年出版了《自動武器》一書,成為俄羅斯和后來蘇聯(lián)軍械師們的教科書。
俄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剖面示意圖
圣彼得堡博物館保存的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
1911年沙俄進行半自動步槍選型試驗,除費德洛夫設計的槍外,同時參試的有國內(nèi)外多名設計家的樣槍,如托加列夫的、比利時FN公司的、瑞典斯德哥爾摩武器彈藥工廠的。測試是殘酷的:武器被留置在雨中24小時后丟棄在池塘里,然后被拖到塵土飛揚的路上,再進行射擊測試,10支參試樣槍各射擊幾千發(fā)子彈,試驗結果,費德洛夫的自動步槍力壓群雄,經(jīng)過人工銹蝕和風沙試驗,卡殼和損壞停射的次數(shù)是最少的。根據(jù)這些測試,委員會決定開始生產(chǎn)新的武器。
因此費德洛夫獲得“米哈伊洛夫斯基大獎”。這項獎每五年頒發(fā)一次,獎勵那些在軍械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者。1911年11月,槍炮委員會認為,再改進后可以將其列入俄羅斯軍隊裝備。
1912年初,沙皇尼古拉二世得知研制出新武器的消息后,接見了費德洛夫。陪同沙皇的陸軍大臣阿列克謝·波利瓦諾夫將軍在1912年2月21日的日記中寫到:沙皇對他說,他反對在軍隊使用這一新武器,因為那樣一來,子彈就不夠用了。20世紀初,俄羅斯的戰(zhàn)爭時期的子彈儲備量,每支莫辛步槍是1000發(fā)。如果子彈能夠百發(fā)百中,那么這些儲備量是完全足夠的。于是,停止了自動步槍的設計工作。此后,費德洛夫被派到總軍械部武器處工作,負責國內(nèi)外新武器的試驗評審工作,更有機會分析研究各種槍械武器,于是系統(tǒng)地研究了19世紀世界軍隊使用的輕武器和冷兵器的歷史。1913年9月,他思考到研制新槍應當從彈藥開始,M1907半自動步槍用的彈藥威力過大,是造成槍故障多的原因。
1914年底,費德洛夫上校被派往前線,參加武器巡查、修理,萬余支莫辛納干步槍得以修復。
1915年夏天,弗拉基米爾·費德洛夫被派往法國,商討俄國想從法國進口武器的事宜。法國剛研制出來紹沙輕機槍,這種槍正是戰(zhàn)場上缺少重機槍與步槍之間的輕型連發(fā)武器。俄方想買,法方說自己還不夠用,不賣?;貋韰R報,俄軍總部人們很受啟發(fā),3年前中斷費德洛夫的自動步槍研發(fā)工作不對。
1916年,俄國新任陸軍大臣阿列克謝·波利瓦諾夫命令恢復能連發(fā)的自動步槍研制工作。并授予費德洛夫少將軍銜。這時費德洛夫早已總結出以前研制思路,新型自動步槍研制應當改用小威力槍彈。此時,第一次大戰(zhàn)正在激烈進行著,重新研制新彈速度慢,快捷辦法是就用現(xiàn)成的日本的6.5毫米步槍彈,槍的構造可以變得更輕便、緊湊。三個月后,學校裝配了150支自動步槍。這些槍配發(fā)給了特別小隊,派往前線進行實戰(zhàn)檢驗。
當年,費德洛夫試制出了M1916自動步槍,發(fā)射日本6.5×50.5毫米半底緣的槍彈,槍重4.4千克,槍長1045毫米,弧形彈匣容彈25發(fā)。
M1916采用自動槍管后坐式原理,雙卡鐵擺動式閉鎖,擊錘回轉擊發(fā)機構。感覺不足的問題是首發(fā)槍彈裝填費勁,因為要拉動槍管后退8毫米。
1916年12月1日,由189名士官和158名士兵和4名軍官組成的特殊的特遣隊被派往羅馬尼亞前線第9集團軍,該集團軍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羅馬尼亞戰(zhàn)場上與奧匈軍隊交戰(zhàn)。奧匈帝國第七軍團司令部得到報告:敵軍士兵在進攻中使用了一種未知的速射武器,可能是輕機槍或是自動卡賓槍。
1917年初,炮兵總局對費德洛夫的工作印象深刻,計劃訂購2.5萬支費德洛夫式自動步槍和20萬發(fā)新彈藥,擬由謝斯特羅列茨克組織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1917年5月,俄軍在羅馬尼亞前線試用費德洛夫步
20世紀20年代的費德洛夫槍族
1917年10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fā)。費德洛夫內(nèi)心坦然,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名舊體制的技術軍官,新當局不會指責任何事情,他仍專心寫制造武器的書,并安慰擔心自己命運的家人。
1918年1月,蘇聯(lián)國防委員會決定把費德洛夫和杰格佳廖夫從距離芬蘭太近的謝斯特羅列茨克遷往弗拉基米爾州的科夫羅夫鎮(zhèn),以恢復機槍廠建設,并在廠里組織生產(chǎn)費德洛夫自動步槍。計劃要求1919年2月完成9000支費德洛夫自動步槍的生產(chǎn)任務。在那里,原沙皇與丹麥辛迪加簽約的麥德森輕機槍生產(chǎn)線正在建設,還未竣工,丹麥人已經(jīng)全部走人。費德洛夫只能先承擔步槍綜合制造廠的組建管理工作。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工廠有了頭緒,費德洛夫就委托杰格佳廖夫管理工廠,自己集中精力搞自動步槍技術開發(fā)。費德洛夫向來都很重視工人們提出的關于改良自動步槍零件的建議,如果完成得好,還會把工人提升為技師。鉗工謝爾蓋·西蒙諾夫和格奧爾基·什帕金,就是這么成長起來的,他們在后來成為了蘇維埃兵器制造領域的明星。
1919年3月20日,蘇聯(lián)總軍械部要求半自動步槍加速生產(chǎn)。
1919年7月10日,地方的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逮捕了費德洛夫。因為前一天夜里,工廠的一個車間著火了。大火把部分車床和設備燒毀了。沒有找到起火的目擊者,契卡人員懷疑是有人縱火,嫌疑人可能就是曾經(jīng)的沙皇將軍。他們不相信這是偶發(fā)性事件,他們想迫使費德洛夫承認自己搞破壞活動,不想讓紅軍擁有新式武器。
第二天一早,“根紅苗正”的杰格佳廖夫同志挺身而出,與布爾什維克工人代表們一起來到地方全俄肅反委員會,要求釋放廠長,保證費德洛夫并未涉嫌縱火。
火災發(fā)生后,工廠成立了工廠董事會,并由鎖匠布爾什維克布魯欣任工廠董事會主席,而費德洛夫成為董事會成員和技術總監(jiān)。1921年7月13日,費德洛夫被從管理層中踢出,改為工廠的首席顧問。
1921年4月21日,開始正式生產(chǎn)6.5毫米半自動步槍,由于結構較為復雜,生產(chǎn)進度緩慢,到1925年10月1日,共造出3200支。生產(chǎn)質量差,需要互換的零件不能互換。1925年,蘇軍決定步槍機槍統(tǒng)一使用7.62毫米槍彈,使用日本槍彈的費德洛夫自動步槍,也從武器裝備序列中撤除。
1921年7月,費德洛夫所在工廠,組建了俄羅斯第一個自動輕武器設計所。費德洛夫開發(fā)了許多型輕武器,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了一批著名的設計師:杰格佳廖夫、什帕金、西蒙諾夫和戈留諾夫等人。開發(fā)的武器有6.5毫米M1921FD(費德洛夫-杰格佳廖夫)輕機槍,6.5毫米M1922Fsh(費德洛夫-什帕金)狙擊步槍,6.5毫米FD單管航空機槍,6.5毫米1922FD雙管和三管航空機槍,6.5毫米FISh(費德洛夫-伊凡諾夫-什帕金)反坦克槍等。這些槍雖然沒有被軍方裝備,但提出了“槍族”這個重要的概念,被后人采用。1924年,蘇聯(lián)政府將此廠級研究所升格為國家輕武器設計局。
費德洛夫設計的自動武器,得到了蘇聯(lián)陸海軍人民委員米哈伊爾·伏龍芝的高度評價。伏龍芝曾多次就新武器問題叫他去莫斯科。但是,伏龍芝于1925年意外去世,接任他的是克利緬特·伏羅希洛夫。伏羅希洛夫原來是蒸汽機車庫工人,文化程度只有小學二年級,布爾什維克稱他為“盧甘斯克的鉗工”。他接受不了前沙皇軍官,就是技術專家也都要趕出紅軍隊伍。
1927年,由費德洛夫和杰格佳廖夫研制的7.62毫米輕機槍出現(xiàn),正趕上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布爾什維克)召開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一挺樣槍被當作禮品送給了參會代表,引起轟動。
1928年,費德洛夫和捷格佳廖夫,因研制輕機槍要被授予勞動英雄稱號。但經(jīng)沃羅希洛夫審查,他直接宣布,革命武器不能以(前)沙俄將軍的名字命名,只叫杰格佳廖夫出頭,盡管費德洛夫一直是此項工作的主導。此后,捷格佳廖夫的地位開始慢慢變得顯赫。他逐漸成為蘇聯(lián)上下十分推崇的一位杰出人物。報紙不斷有他的報道。他的名字登上了全蘇聯(lián)的光榮榜。捷格佳廖夫被授予列寧勛章和紅星勛章。伏羅希洛夫親自贈送給他一輛外國轎車,在當時的蘇聯(lián),這還是很少見的奢侈品。伏羅希洛夫的官方發(fā)言中,從未提起過槍械設計師費德洛夫,以及和費德洛夫一樣有過沙皇軍隊服役經(jīng)歷的軍事工程師們。突如其來和鋪天蓋地的榮譽,讓捷格佳廖夫感到難以承受。蘇聯(lián)人民武器委員會也決定停止所有6.5毫米口徑的槍械制造。
1929年10月,報紙報道了槍決5名軍事工程師破壞分子的消息。這5個人過去都曾是沙皇軍隊的炮兵將軍。
1931年,老牌工程師們都被換掉了,當年6月初,費德洛夫被迫離開科夫羅夫,回到莫斯科的一家兵工企業(yè)聽候指令。費德洛夫全家從莫斯科被遷往至郊區(qū)索科爾鎮(zhèn)一所不大的房子中,他沒有正式的職務,只是作為顧問,為軍械企業(yè)提供義務咨詢。
他離職后撰寫了一些關于自動武器裝備的科技書籍,1931年出版了《自動武器構造基礎》,1934年出版了《輕武器的構圖與技術條件》,1938~1939年出版了《時代之交的武器》、《射擊武器的演變》。費德洛夫的思想和科學論著為蘇聯(lián)時期設計制造的自動武器奠定了基礎。歷史就是這樣,后浪推前浪,前人播種后人收獲,代代播種代代收獲。
1933年費德洛夫晉升為中將軍銜。
現(xiàn)在俄羅斯圖拉國立大學的學生們還在步炮軍械教研室里研究費德洛夫的著作和他的設計理論
1940年1月2日,捷格佳廖夫六十歲生日這一天,他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獎勵他為軍隊發(fā)明了特別重要的武器,功勛卓著。
三周之后,捷格佳廖夫在炮兵學院,沒有經(jīng)過答辯便被授予了科技博士學位,也正是在這次學術會上,終于提到了費德洛夫的名字。授予費德洛夫博士學位,是基于他早先公開的設計作品。
1943年10月21日,《消息報》頭版上刊登了授予費德洛夫教授列寧勛章的命令,以表彰他在自動槍械結構科學原理研究方面的杰出功績。
1944年費德洛夫中將在進行新式子彈的使用試驗。當時,他的幾個學生:瓦西里·捷格佳廖夫,格奧爾基·什帕金,謝爾蓋·西莫諾夫,還有很年輕但已經(jīng)出名的阿列克謝·蘇達耶夫,展示了他們自己設計的自動步槍。
二戰(zhàn)后,費德洛夫仍被視為蘇聯(lián)軍械師中德高望重的杰出人物,但這一評價并未持續(xù)很長時間。
1953年,弗拉迪米爾·格里戈里耶維奇·費德洛夫被辭退。
1954年,武裝部和炮兵總局將他從新武器委員會委員中除名,并禁止他參加封閉討論。
費德洛夫的建議,被視為對蘇聯(lián)軍隊的侮辱。甚至有人威脅說,他將受到嚴懲。
費德洛夫拼搏了一生,有輝煌、有成就、有委屈,可謂豐富的閱歷。他總是樂觀向上,成了老壽星,于1966年逝世時,已是92歲高齡,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格里戈里耶維奇公墓。
他設計的武器甚至需要借用別人的名字才得以載入史冊。但費德洛夫沒有貪圖過榮譽。他在回憶錄中總結了自己的生平,話語十分簡單平實:命運讓我成為了自動武器的先行者,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合格的軍械設計師。
現(xiàn)今,在圖拉國立大學步炮軍械教研室里,大學生們還在研究費德洛夫的著作和他設計的自動武器。
[編輯/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