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淑彥
摘要: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信息、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工具,將其充分應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記憶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就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閱讀感悟,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應用,為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思維發(fā)展提供基礎條件。思維導圖有著直觀、開放性的特點,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在繪制導圖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比較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首先要遵循工具性的原則,發(fā)揮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閱讀思路,將閱讀過程可視化,輔助教師更好的開展閱讀活動的作用。因此針對學生繪制的導圖應不拘泥與形式,不過分追求思維導圖的美感,使其能夠充分借助這個工具表達出自己的閱讀感悟,明確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其次要本著漸進性的原則。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他們對思維導圖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他們在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中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導,關注應用能力差的學生,注重對學生的鼓勵,使其保持對繪制思維導圖的熱情[1];最后要本著創(chuàng)造性的原則,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是學生閱讀思維過程。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要鼓勵學生勇敢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有效引導和鼓勵,促進學生閱讀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發(fā)展。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在課文預習中應用,提升學習效率
在課文預習中,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找出文本中的重點、知識結構、關鍵詞等,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文本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預習意識的培養(yǎng),并鼓勵他們根據(jù)教材內容繪制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課文中比較難的知識點進行點撥,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際講解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2]。比如在小說題材的閱讀中,將小說故事情節(jié)、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以及結果充分羅列出來,學生在畫出各個分支之后他們的思路就會越來越清晰,并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思維導圖繪制完成之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際反饋進行備課,同時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根據(jù)學生繪制的導圖,全面掌握學生知識欠缺的地方,進而實現(xiàn)針對性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快速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閱讀的深度。
(二)在閱讀教學中應用,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本內容,能夠將復雜的內容利用直觀簡單的圖形展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更全面的把握好文章的脈絡,明確文本的中心思維,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比如在《美麗的顏色》教學中,文章主要講述了居里夫婦在棚屋中用了四年的時間,耗費心力提煉出了放射性元素-鐳。在對該文章進行思維導圖繪制指導中,可以借助美麗的顏色為中心,通過條件、任務以及精神三個分支從文本中提取相關信息。通過一個個羅列清晰的鏡頭,學生能很快的掌握好文本的內容和含義。學生繪制導圖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繪制的導圖進行講解,教師發(fā)揮出引導者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提高學生閱讀和繪制導圖的質量。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所得確定繪制主題。比如有的學生在思維導圖的繪制中喜歡用中心思想當做主題,有的學生傾向利用知識的重點,有的學生則傾向利用課文的思維進程當主題。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尊重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繪制導圖進行針對性指導。
(三)在課外閱讀中應用,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之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框架去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夠起到鞏固知識的效果。通過思維導圖中清晰的脈絡理清學生的思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閱讀課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指導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過程中,通過圈點勾畫、做筆記等一系列的過程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繪制導圖完成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通過交流探討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除了閱讀教材中推薦的文章,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在其他的課外書閱讀中應用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為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讀物等。
總結: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可視化的工具,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彌補當前語文教學中的不足。讓學生在進行課文思維導圖的繪制中提高閱讀興趣,并從中獲取課文中的關鍵信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思維導圖的工具性特點,根據(jù)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胡耀宇.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A]. .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卷二——熱點探討[C].:,2018:2.
[2]陳肖. 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