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正銀
摘要:預習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語文課程具有極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同時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將預習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預習重視程度的同時,指導學生掌握正確預習的方法,從而提高預習時效性和語文學習質量。
關鍵詞:課前預習;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的全面實施進程中,預習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整個教學實踐當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正在不斷的增強。通過多元化的運行實踐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性。而要從根本上提高預習效果,利用預習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對傳統(tǒng)預習策略進行積極改進,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對于學習活動進行合理規(guī)劃,讓學生始終對預習活動保持積極性,讓預習成為打破滯后課堂的工具。
一、要求學生完成讀書預習任務
閱讀是閱讀前預習和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只有順利完成課前預習,才能消除閱讀過程中的主要障礙,為閱讀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前活動中,要完成的閱讀任務主要包括單詞發(fā)音、通讀句子。當學生在閱讀課文時達到一定的熟悉程度,他們在隨后的預習活動中會有一個流暢的流程,為預習和實際的學習活動提供保障。閱讀需要貫穿閱讀前的整個過程,但很多學生會忽略閱讀部分,很多學生在讀完文章后仍然不能順利完成閱讀。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閱讀方法。課前預習閱讀,主要包括朗讀和默讀這兩部分。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文章的初次接觸中,選擇默讀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一般意義,如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介紹的人物、描繪的場景、表達的情感等,獲得對全文的初步印象。另外,運用默讀的方法,找出新詞,畫出喜歡的句子,并做好注解,為文章深入研究打下基礎。當學生突破生詞時,他們可以大聲朗讀,大聲朗讀可以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一讀要通讀,二讀要注意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三讀要掌握文章的結構和寫作方法。
二、指導學生科學開展預習活動
預習活動可以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有效、更省力,也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教師要發(fā)揮好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順利完成預習任務。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興趣。只有當學生對閱讀前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不斷地建立學生的閱讀前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使學生更加自覺、積極地完成課文閱讀前的準備工作。教師激發(fā)學生預習興趣的方法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特點,比方說可以在下課前為學生布置《推敲》預習任務,而在再次上課之前進行比賽,看哪個學生讀的最好。其次,指導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和要求。很多小學生在語文預習方面覺得無從下手,所以在預習時往往十分盲目,不能夠順利的完成預習任務。于是教師要告訴學生預習目標與要求,讓學生明確預習的方向,讓學生可以更加扎實和有針對性的完成課程預習。第三,幫助學生掌握預習方法。小學生在方法總結和知識學習方面都沒有章法,在預習方面也沒有一定的策略。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預習方法,在預習過程當中注意讀詞語和課文,讀準讀順,同時還要讀出自己的理解;要對文章當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將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善于向他人求教和提問,也就是將預習當中獲得的疑問進行歸納總結,尋求父母或他人幫助,或者是到課堂當中就能解決一些問題。
三、利用小組合作突破預習問題
合作學習策略是應用廣泛的一種學習方案,在教學改革當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十幾年來教學改革中最為成功和重要的探索成果。在新課程改革中同樣也大力提倡學習合作,指導學生利用合作的學習方法進行多角度與全方位的溝通互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實現(xiàn)學會、會學與樂學。合作性的預習活動符合合作教學的先進觀念,同時也能夠在思想以及能力方面起到互相推動和共同支持的作用。合作性預習能夠讓學生及時交流預習中的疑難問題以及困難,密切學生的交流互動,同時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從差異化角度收獲豐富的學習體驗。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小組合作預習任務:第一,將文章讀通讀熟,并做好小節(jié)標注。第二,勾畫出生字詞,并對其進行自學,利用工具書查找其含義,并做好簡單批注。第三,思考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對南沙群島進行介紹的,并標注好文章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第四,分析文章運用到了怎樣的寫法,其好處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第四,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收集與非洲相關的資料信息。預習是小學語文老師組織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鍛煉的重要過程。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完成讀書預習任務,指導學生科學開展預習活動,并利用小組合作突破預習問題。
利用高效的預習活動,能夠大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讓學生在課前就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能更加主動積極,集中注意力,保證聽課質量。而且預習的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鍛煉的過程,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完成讀書預習任務,指導學生科學開展預習活動,并利用小組合作突破預習問題。
參考文獻:
[1]俞榮偉.微課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19(28):58-59.
[2]閔玨英.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J].內(nèi)蒙古教育,2019(2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