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軒
樺樹,又稱為樺皮樹,是多種樺樹的總稱?,F如今,較為常見的主要是白樺、紅樺和黑樺等。白樺是一種落葉喬木,最高有二十多米,常見于山林之中,主要生長于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少量生長于西南和西北地區(qū)。相比于其他樹種,樺樹生長速度較快,渾身都是寶,用途相當廣泛,且樺樹本身就是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公眾喜愛。本文簡要闡述了樺樹的育苗和造林技術,希望能夠推動我國造林建設的發(fā)展。
一、樺樹的分布情況及特點和用途
1、樺樹的分布情況和特點。樺樹生長速度較快,喜陽光,不耐庇蔭,還喜濕潤,對于生長土壤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如果立地質量好,那么樺樹生長強壯;如果立地質量中等,那么樺樹生長速度較快,一年生長約為1m,其結實期約為15年,結實量可觀。
2、樺樹的用途。從木質角度來看,樺樹木材結構均勻,硬度合適,但心邊材并不明顯,抗腐蝕能力較低,常用于制作細木工板等輔料性用材。同時,樺樹的樹汁味道甘甜,可以制成補劑或者糖漿。此外,樺樹皮經過熱解可提煉出焦油。
二、樺樹育苗技術
樺樹育苗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選種階段。對于樺樹而言,最好選擇當年采收的種子,因為樺樹種子的保存時間和長度與發(fā)芽率成反比,也就是種子時間越長,發(fā)芽率越低。因此,樺樹種子應該采用自然生長狀態(tài)較好的健壯母樹,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此時有露水,種子質量較為上乘,挑選出籽粒飽滿、不殘缺、不畸形、無害蟲的種子,然后將挑選好的種子晾曬于通風干燥處。待種子稍干,反復揉搓并過篩,將種子里的雜質去除,最好將種子裝進麻袋進行低溫貯藏。
2、育苗地的選擇。由于樺樹種子粒徑較小,很難在黏土中穩(wěn)定扎根,所以對于育苗地而言,應該選擇土質較為松軟細膩的沙壤土,同時還要對育苗地進行深度翻耙,大致在25~30cm。
3、土壤的處理。開春之后,再次翻耙育苗地,大約是10~15cm,確保土壤疏松,并將藥水澆于土壤上,達到消毒的目的,一般使用的是5%的硫酸亞鐵溶液,這樣不僅可以為苗木提供所需的可溶性鐵質,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改良土壤性質,一舉多得。
4、做好苗床工作。由于樺樹種子較為細小,苗床多為半高型床,大約長5m,寬2.2m,不宜過大。中間可空出寬10cm、深20cm的過道,用于澆水、除草。為有效預防害蟲,還應該施肥,通常是225kg/100m2的鋅伴磷分劑。
5、種子的消毒和儲藏。就種子消毒環(huán)節(jié)而言,將種子置于60℃的熱水里,浸泡15min,然后用溫熱水進行二次催芽,時間大約為12~24小時。還可以用鐵鍋熱炒種子,進而達到高溫消毒的作用,燙死種子里的害蟲。而儲藏種子則是將種子置于35℃的溫水中,撈出后放于木箱內,每日灑水2~3次,并上下翻動。避免早晚溫差過大,可以用塑料薄膜覆蓋在木箱上,保障木箱內的溫度,還可以采用生火的方式來調節(jié)室內溫度。
三、樺樹播種的相關方法
播種主要分為以下幾步:第一,采用盆浸法,將種子放于花盆內,然后用牙簽沾上水之后粘住工具夾不上的種子,并將其放于基質表面,按照1cm的厚度覆蓋基質,最后將播種的花盆置于水中,水深大約是花盆的1/2。第二,對于大粒樺樹種子,可以直接用工具夾住,并放于基質中,按照3×5cm的距離進行點播,最后用沙土覆蓋基質,沙土厚度大約是種子的2~3倍。第三,播種后的管理。種子播種后不久就是寒潮低溫季節(jié),這時可以用塑料薄膜將花盆包裹住,從而達到的保溫的效果,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時將塑料薄膜揭開。此外,為有效防止幼苗軟弱,保障有足夠的光照,還應該每天九點半前或者十五點半后搬出花盆,照射太陽,進行光合作用。
四、樺樹幼苗的移植與管理
1、小苗移植。樺樹苗木在栽培前應先挖好植穴,然后在植穴底部撒上約為4~6cm的有機肥料,為苗木提供基礎養(yǎng)分,為避免苗木出現燒根現象,還要在苗木放入植穴前在覆蓋一層土,將肥料與根系隔離。將苗木放入植穴后還要回填土壤,確保土壤可以將根系覆蓋住,不露根,最后用腳將土壤踩實,再澆水。
2、強化肥和水管理。就施肥和澆水而言,還要具體依據植株的栽種情況和干旱情況而定。比如在春季、夏季以及入冬后和開春前,要在苗木根頸部以上30~100cm處設置圈子狀溝,其深度約為20cm,并在溝內放置10~25kg的有機肥,并將水澆足。而在雨季,則將工作重點放在除草方面,做好幼樹撫育工作,一般來說1~2次就好。倘若設備完善,還可以進行追肥工作和病害蟲的防治工作。
3、修剪。修建工作大都是在冬季完成,該時間段內的植株處于休眠狀態(tài)或者半休眠轉態(tài),著重修建植株上較為瘦弱、易產生病蟲或者已經枯死的枝條。除此以外,還要做好保濕和溫度管理工作,為植株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大量實踐證明,樺樹幼苗最佳的生長溫度是15~30℃,在這樣溫度下長大的樺樹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4、病害蟲防治管理。對于樺樹來說,常見的危害主要是心腐病、白粉病、銹病等,蟲害主要包括楊柳光葉甲、舞毒蛾等,但都不是很嚴重的損害,大都發(fā)生于老樹間,所以應盡可能多地培育中小徑材。現如今,樺樹病害蟲防治方法是樹干涂白法、樹干注藥法、樹干涂膠法等。此外,在日常管理中,也可以將常見的噴粉、噴藥等方法相結合,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預防病害蟲。
五、造林方面的相關技術問題
就造林而言,應選在火燒跡地、小塊皆伐跡地亦或是林中空地。目前,我國采用的樺樹造林方法是直播造林法或者植苗造林法。其中,植苗造林發(fā)生于春季,而直播造林常用于秋季,該時間段內種子已經成熟,任選時間進行采摘播種,一般來說,選擇雜草較少、土壤濕潤的地塊撒種,不要求進行覆土。其次,將塊狀針葉混合在內,可以有效降低針葉林被害蟲損害的機率,同時為種子提供必要的腐殖質含量,也可以造純林,5~7年后長成大苗,即可用于園林綠化、道路綠化等環(huán)境建設中。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哪種造林方法,栽植前要保障穴面上的腐殖土都回穴底,且苗木處于穴位正中間,深淺合適、根系舒展,遵循“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式完成,培土高于地面約4cm左右。造林后的1~3年內需每年進行撫育1~2次,稍等幾年即可造林完成。
綜上所述,樺樹作為綠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重視,在育苗和造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依據當地的特點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做好其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切實有效提高育苗與造林質量和效率。
(作者單位:811399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雙朋西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