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霞
摘 要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必須要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面對日新月異社會,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勢在必行。批判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價值。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實踐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要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改革力度。高職院校應該在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的思想指導下開展高職思政教學改革。
關鍵詞 建設性 批判性 必要性 思想政治 現(xiàn)狀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黨和國家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視,政府多次召開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會議,制定了大量的政策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為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政府結合以往思政課程改革的經(jīng)驗,加深了對思想政治的認識,在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結合思想的影響下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高職院校現(xiàn)階段的思想政治教學存在很多不足,教學效果不好。為了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須要改革思政教學。
1思政課建設性與批判性概述
1.1思政課程的建設性
建設性既可以是一種思維、一種品質,也可以是一種行為,是某種特定的思想或者行為性質,是與事業(yè)的成功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創(chuàng)造性等。從思想品質的角度而言,這種思維能夠促進人們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人們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實踐活動成功的可能。從行為活動的性質上來看,有利于行為創(chuàng)新、事物發(fā)展及事業(yè)成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改革而言,建設性是一些特定的性質,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和解決現(xiàn)階段思想政治課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效果,完善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形式的相關性質。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建設性就是要加強教師隊伍、教學方法、教材等各方面建設,貫徹黨的領導方針,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思政課程的建設性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課程教師隊伍建設,培養(yǎng)具有雄厚知識基礎和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優(yōu)秀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其次,要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順應事物的發(fā)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影響力和效果;最后,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除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育外還要重視實踐教育,通過引入現(xiàn)實問題和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培養(yǎng)具有高思想政治水平的專業(yè)人才。
1.2思想政治課程的批判性
批判性是指對事物及其意義等進行辨別和判斷的能力,主要是對事物進行分析、判斷的一種性質。思想政治課程的批判性是對思想政治課程本身及思想政治課程的價值與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行為等進行分析和判斷的一種性質。思想政治課程的批判性不僅能夠抵制外界不良思想等對思想政治課程的侵襲,而且還包括對思想政治課程本身存在的不足和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改進。思想政治的批判性向人們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首先,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要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的領導下使用馬克思主義批判性原則;其次,對批判的內容要有所選擇,對于西方進入的空想社會主義、西方民主政治、自由主義等具有很大批判價值,對西方先進思想的進入與發(fā)展十分有利,但要認清西方思想的本質,避免給學生造成危害;最后,應該抵制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價值。
2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的必要性
2.1是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本質體現(xiàn)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是我國教育領域中的重要課程,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的培養(yǎng)。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與中小學思想政治課程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思想、理論、政治幾個方面的統(tǒng)一。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理論入手,提高學生的思想性,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政治認同,三者之間不可分割,應該在教學當中有效結合三個方面。思想政治課程想要實現(xiàn)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人才,實現(xiàn)理論知識、實踐、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有效統(tǒng)一,必須要做到建設性與批判性的有機結合。
2.2批判性體現(xiàn)了思政課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的原則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原則之一,在學生學習知識、日常生活、認識及評價社會問題等方面有重要的價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則。思想政治課程主要是對理論知識的講述,促進大學生思考提高其思想水平。批判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特點,通過對社會中的問題進行批判和分析來提高學生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對提高大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有很高價值。
2.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
批判性就是對各種問題和錯誤觀點的批判,通過判斷分析社會問題,加深對正確認識的理解。批判性是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思想,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馬克思主義思想和實踐能力。批判性更加強調對現(xiàn)實問題的判斷反思,更加重視對真理的追求,是有力的思想武器。批判性指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有利于加強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讓學生通過對現(xiàn)實問題的批判、分析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3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現(xiàn)狀
3.1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思想政治課程缺乏實踐教學。在高職院?,F(xiàn)行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占據(jù)重要地位,實踐課程較少。在教學當中,思想政治教師更加重視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在理論課堂上,教師通常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播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較為雄厚。但是,由于教師對實踐教學不重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相對落后。學生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實踐能力不足。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不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多的局限于教材,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足,在進行教學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缺乏針對性。首先,教學內容過于抽象,更加側重理論知識,很少引入社會現(xiàn)實中的問題,學生不能運用自己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解決在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其次,對高職院校不同專業(yè)、不同背景的學生都是用統(tǒng)一的教材和教學模式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改革,學生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脫節(jié)。
第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F(xiàn)階段的思想政治教學不夠規(guī)范,思想政治課程系統(tǒng)性不強,教師教學活動缺乏有效管理,影響了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做到有章可循,改革思想政治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方面,高職院?,F(xiàn)階段的教學內容不夠規(guī)范,很多內容與中小學知識重復,理論課程體系混亂。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方面,實踐教學課時較少,如何開展教學較為隨意,沒有科學、系統(tǒng)的安排,教學效果不好。
第四,過于注重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形式,對內容改革不足。教育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十分重視,部分高職院校迫于壓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對思想政治課程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但是在一些高職院校,在進行改革時過于重視表面形式,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追求教學形式、教學氛圍等,大量引入信息技術手段,教學內容空洞,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3.2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不能滿足這一需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發(fā)展至今,思想政治課程仍然以傳統(tǒng)的理論課程教學為主要教學內容,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抽象、空洞、脫離實際,不符合時代發(fā)展和社會改革的需求,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開展實踐教學有利于豐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高職院校學生發(fā)展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特點。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要認識到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理論基礎較差,存在一定的厭學情緒,對抽象理論知識理解能力不強,但是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等特點。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要尊重學生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減少傳統(tǒng)思想政治抽象理論的比重,開展實踐教學,不僅滿足了高職學生的需求,而且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4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思想引導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改革的路徑
4.1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思想政治教學
高職院校在進行思政教學改革時要重視實踐教學,堅持問題導向,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方向。首先,高職院校學校領導及思政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養(yǎng)成較高的問題意識,把問題導向運用到思想政治課程建設和教學當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要進行改革,把社會中的現(xiàn)實問題與各種思想引入教學中,利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所學思想政治知識分析現(xiàn)實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2堅定思想政治教師的政治立場
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須要堅定教師的思想政治立場。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與國外的交流逐漸增多,外國文化對我國產生了極大的沖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要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首先,教師應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擁護黨的領導,立足思想政治課堂,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在批判性精神的引導下,對西方不良意識形態(tài)、有害思想等進行批判,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批判社會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實踐能力。
4.3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
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tǒng)一思想引導下的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改革必須要重視實踐教學的改革。高職院校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充分運用各種信息技術。首先,教師要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營造出更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提供更多可能。其次,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各種不同類型的思想政治課程網(wǎng)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思想政治教學,引入更加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參加各種思想政治實踐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4.4思政課程要貼近社會,勇于批判社會問題
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改革必須要走出校園,貼近社會現(xiàn)實,勇于批判社會問題。思想政治教學要在實踐教學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改革,在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思想及教育規(guī)律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開展社區(qū)服務、社會調查、社會調節(jié)等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面對社會中的各種問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所學思想政治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對社會問題的批判與反思加深對所學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tǒng)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論,在其引導下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部分,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本文對思想政治課程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理論、統(tǒng)一的必要性、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現(xiàn)狀、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tǒng)一思想下如何開展思政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有利于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堅持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tǒng)一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JG2019033。
參考文獻
[1] 高爽.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9(11):79-80.
[2] 王奎.思政課實現(xiàn)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的路徑探析——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對西方錯誤思潮的分析批判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8):105-107.
[3] 王英瑛,羅曉春.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可行性問題[J].文教資料,2018(12):179-180.
[4] 余豐玉.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J].中國高等教育,20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