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萍
不久前,一家銷量可觀的知名國際服裝公司向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提交了召回部分進口嬰幼兒T恤的計劃,主要是因為其胸前印花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標,一時引起公眾高度關注。
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塑化劑,多存在于塑料制品中,為何在衣物中也會存在?其他日用品中也有嗎?對健康有危害嗎?能通過洗滌去除嗎?
鄰苯二甲酸酯是一類不易揮發(fā)的脂溶性黏稠液體,種類繁多,能夠增強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的柔韌性、耐寒性、拉伸性和光穩(wěn)定性,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塑化劑。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是鄰苯二甲酸酯最主要的來源,如食品包裝和容器、一次性醫(yī)用軟管和輸液袋、兒童玩具和用品、汽車配件配飾等。
此外,鄰苯二甲酸酯還普遍存在于家用化學品中,如清潔劑、指甲油、香皂、洗發(fā)水、驅蟲劑、潤滑油等;在一些紡織品的涂層印花、部分樹脂和合成橡膠,以及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劑中也可能存在。
鄰苯二甲酸酯容易從產品中遷移和釋放出來。其遷移速度和遷移量不僅取決于其在材料中的含量,還受接觸時間、接觸面積、溫度、油脂含量等因素影響。例如在加工、包裝、儲存或加熱食品的過程中,環(huán)境溫度越高,鄰苯二甲酸酯越容易從塑料包裝材料中遷移至食用油、肉類等油脂含量高的食材中。生活中接觸塑化劑的方式很多,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食物和飲水都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徑;吸入含有塑化劑的空氣,皮膚接觸玩具、化妝品、服裝,以及靜脈輸液等,都可能使鄰苯二甲酸酯進入人體。容易將玩具放入口中、用手和身體摩擦衣服印花涂層的兒童,接觸鄰苯二甲酸酯的機會更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鄰苯二甲酸酯難溶于水,并與聚合物材料相結合,故常規(guī)洗滌并不能清除鄰苯二甲酸酯,更無法阻止鄰苯二甲酸酯的遷移和逸出。
隨著人們對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與日俱增,大量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的大氣、土壤、水域、動植物等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人體的尿液、血液、乳汁中均可檢測到鄰苯二甲酸酯及其代謝產物。可以說,鄰苯二甲酸酯無處不在。
鄰苯二甲酸酯是一類環(huán)境內分泌干擾物,它的分子結構和分子量與人體的激素十分相似,在體內可與激素受體結合,產生類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樣作用,影響體內正常的激素水平及其生理功能,導致內分泌紊亂和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并可通過胎盤或母乳間接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
流行病學調查還發(fā)現(xiàn),鄰苯二甲酸酯的高暴露水平與肥胖、糖尿病、神經炎、甲狀腺疾病、心肺功能減退、兒童哮喘及過敏等疾病的發(fā)病率上升有關。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其屬于2B類致癌物,即動物實驗表明,暴露于一定劑量的鄰苯二甲酸酯對動物具有致癌性。
雖然鄰苯二甲酸酯具有一定的危害,但現(xiàn)代工業(yè)和日常生活仍離不開它。目前,根據(jù)不同行業(yè)應用鄰苯二甲酸酯的危害程度和潛在風險,各國已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控制鄰苯二甲酸酯的使用。我國GB 9685-2016《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規(guī)定了食品接觸塑料添加劑品種、范圍和特定遷移量或殘留量,并禁止在任何食品中人為添加鄰苯二甲酸酯。為保護對其健康危害更敏感的嬰幼兒,歐盟、美國、日本等均對嬰幼兒的玩具、用品、服裝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進行了限制。
有嬰幼兒的家庭,要避免購買塑料玩具、聚氯乙烯(PVC)奶瓶和奶嘴等生活用品,以及印花涂層過多的衣物,且最好選擇嬰幼兒專用的清潔產品。
盡量減少使用塑料制品是目前避免接觸鄰苯二甲酸酯最有效的方法。而要完全杜絕它的危害,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用更為安全的物質進行替代,逐步減少鄰苯二甲酸酯的生產和使用。
肖 萍?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科研管理處處長兼實驗室質量管理處處長、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上海市預防醫(yī)學會衛(wèi)生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女醫(yī)師協(xié)會醫(yī)學科普專業(yè)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