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王飛
(1.曹縣安蔡樓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菏澤 274412;2.山東省醫(yī)學科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31)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主要由動脈血管腔狹窄、閉塞引起,隨著近些年心腦血管疾病率的增長,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給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1]。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大多患者均能及早診斷、定位、治療,本研究就探討鹽酸川芎嗪和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84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根據(jù)不同治療分為2 組,對照組(n=42)接受鹽酸川芎嗪治療,其中男22 例,女20例;年齡41-80 歲,平均(54.57±12.54)歲;病程2-27 h,平均(19.21±2.35)h;合并疾病:5 例糖尿病,16 例高血壓;觀察組(n=42)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奧扎格雷鈉治療,其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齡41-80 歲,平均(54.55±12.57)歲;病程2-25 h,平均(19.20±2.32)h;合并疾?。? 例糖尿病,15 例高血壓;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病程<72 h;②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研究;③無出血傾向者;④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者;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損害者;②嚴重心力衰竭者;③大面積腦梗死者。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對癥處理,靜脈滴注鹽酸川芎嗪(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120 mg),取120 mg加入200 mL 0.9%生理鹽水,1 次/d。觀察組再靜脈滴注奧扎格雷鈉(丹東醫(yī)創(chuàng)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40 mg),取80 mg 加入200 mL 0.9%生理鹽水,1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和實驗室指標[凝血酶原時間(PT)、纖維蛋白原(FIB)、血小板計數(shù)(PLT)、血糖(GLU)]以及臨床療效。(1)神經(jīng)功能:采用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FDS)評價,得分越低越好;(2)臨床療效:無效:NFDS 評分減少<17%;一般:NFDS 評分減少18%-45%;有效:NFDS 評分減少46%-90%;顯效:NFDS 評分減少91%-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選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計量資料以0.05 為檢驗標準。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和實驗室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NFDS 評分、PT、FIB、PLT、GLU 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FDS 評分和實驗室指標對比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FDS 評分和實驗室指標對比
項目 時間 (觀n察=4組2) 對照組(n=42) t P NFDS治療前 23.06±7.86 23.10±7.82 0.0234 0.4907(分) 治療后 5.33±2.62 12.19±2.57 12.1137 <0.0001 PT(s) 治治療療前 后 11 42..46 47±±00..44 32 11 43..49 57± ±00..44 20 1 04.1.5 027588<00.4.0 507021 FIB(g/L)治治療療前 后 32..58 15± ±11..20 53 33..53 28±±11..20 42 02..03 36 69 85 00..40 81 50 41(1P 0L9/TL)治 治療 療前 后 11 85 07..79 10± ±44 01..11 48 11 87 06..74 53± ±44 04..14 01 01..09 08 42 68 00..40 92 85 24 GLU治療前 5.82±2.26 5.81±2.25 0.0203 0.4919(mmol/L)治療后 4.57±2.09 5.23±1.25 1.7564 0.0414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3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沒有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腦血栓為腦梗死的重要原因,奧扎格雷鈉為血栓烷合酶抑制劑,能阻礙血栓素A2 合成,并促進前列環(huán)素產(chǎn)生,有效抑制血栓形成[2]。研究顯示,前列環(huán)素可促進血管擴張,避免血小板凝聚,以抑制血栓形成,而血栓素A2 則能促進血管收縮,凝聚血小板,進而形成血栓,奧扎格雷鈉可相互制約兩者,起到抑制血栓的效果[3]。同時,奧扎格雷還能促進血流增加,擴張腦微小血管,增加血管再灌注,恢復缺血病變。在重建、再通腦血管的基礎上,急性腦梗死治療還需避免再灌注損傷[4]。
川芎嗪是中藥川芎分離的生物堿,具有抗脂質(zhì)過氧化、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代謝、抑制纖維化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產(chǎn)生等作用。研究顯示,在兔腦缺血-再灌注損傷過程中,川芎嗪能降低海馬組織磷脂酶 A2 活性,促進腦循環(huán)改善,降低再灌注損傷,有效保護腦組織[5-10]。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NFDS 評分、PT、FIB、PLT、GLU 以及臨床療效對比差異明顯(P<0.05),說明聯(lián)合兩種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降低病殘率;兩組患者均沒有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P>0.05),說明聯(lián)合用藥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