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軍
(建始縣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湖北 建始 445300)
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不斷進步,小兒手術越來越多,實施手術治療后患兒生活質量提升顯著,促使其健康成長。手術實施麻醉是緩解患兒疼痛,促使手術順利實施的前提,隨著麻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臨床對麻醉藥物的不斷研究,麻醉的安全性得以提高,但由于小兒情況特殊,耐受力及身體抵抗力較差,實施麻醉后易出現并發(fā)癥,如躁動、寒戰(zhàn)等情況,使得患兒的神經系統(tǒng)受到影響。患兒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后,會出現記憶力下降、語言功能障礙及理解力下降等情況,使其智力下降[1],因此,如何減少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降低手術風險,是小兒麻醉醫(yī)師需要重視的關鍵所在。下面將150 例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患兒實施分組,分別采用右美托咪定及氯胺酮實施麻醉,對兩組患兒的鎮(zhèn)靜程度及認知功能改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及比較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2016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研究主體為我院實施手術治療的患兒,患兒麻醉分級均為Ⅰ-Ⅱ級,意識清楚,家屬對研究過程清楚,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器質性疾病、精神類疾病、依從性差及對麻醉藥物過敏的患兒。按照手術編號,采用奇偶數法將患兒進行平分,分別采用右美托咪定及氯胺酮實施麻醉,觀察組(n=75)一般資料:男39 例,女36 例,年齡3-15 歲,平均(7.67±2.37)歲;對照組(n=75)一般資料:男41 例,女34 例,年齡2-14歲,平均(7.64±2.35),研究在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實施,為保證公平,采用奇偶數法分組,除麻醉藥物使用不同之外,兩組患者以上一般資料的對比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手術前指導患兒取平臥位,建立靜脈通道,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組采用右美托咪定實施麻醉,手術前30 min,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劑量為0.5μg/kg。對照組采用氯胺酮實施麻醉,手術前30 min,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劑量為0.5 mg/kg。兩組患兒采用瑞芬太尼實施麻醉誘導及麻醉維持,待患兒意識消失,肌肉松弛后,進行氣管插管,維持機械通氣,實施手術。
1.3 觀察指標。①鎮(zhèn)靜程度:手術結束患兒蘇醒后10 min,采用Ramsay 鎮(zhèn)靜評分量表對患兒術后鎮(zhèn)靜程度進行評分,1分,表示患者不能喚醒,對刺激沒有反應,不能交流及服從指令;2 分,表示患者非常安靜,可自行移動身體,可喚醒,但不能交流,無法服從指令;3 分,表示患者安靜,難以喚醒,呼喚可以叫醒,但停止后又進入睡眠狀態(tài),能服從簡單指令;4 分,表示患者能合作,容易醒,服從指令;5 分,表示患者稍許躁動,能坐起來,聽從指令;6 分,表示患者非常躁動,不能平靜,需要身體制動,常咬氣管導管;7 分,表示患者危險躁動,試圖拔掉氣管導管,在床上翻來覆去,不服從指令,動作及行為過激。②認知功能:采用張明園修訂改編的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歲患兒的認知功能進行評估,主要包括時間及地點定向力,即刻記憶、延遲記憶、注意力、語言及視空間等,共30 項題目,每項正確記“1 分”,錯誤或不回答記“0 分”,滿分30 分,27 分以上為正常,21-26分為輕度障礙,10-20 分為重度障礙,9 分以下為重度障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 20.0 軟件系統(tǒng)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鎮(zhèn)靜程度評分及認知功能評分行t檢驗,當P<0.05 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兒Ramsay 評分結果。觀察組患兒Ramsay評分為(2.41±0.65)分,對照組為(1.32±0.34)分,觀察組鎮(zhèn)靜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兒不同時間MMSE 評分情況。兩組患兒術前MMSE 評分及術后3 d MMSE 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蘇醒期兩組MMSE 評分顯著高于術前,且觀察組術后蘇醒期MMSE 評分提升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術后3 d 兩組MMSE 評分接近術前,但仍低于術前水平(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不同時間MMSE 評分情況
表1 兩組患兒不同時間MMSE 評分情況
組別 術前 術后蘇醒期 術后3 d對照組(n=75) 27.32±1.32 15.56±0.21 25.78±1.78觀察組(n=75) 27.05±1.37 20.85±0.78 26.66±1.34 t 0.232 3.434 0.232 P >0.05 <0.05 <0.05
小兒身體器官發(fā)育不全,對麻醉藥物耐受力有限,且實施麻醉后易出現不良反應,使其出現躁動不安及認知功能障礙,并對神經系統(tǒng)產生一定影響,使其智力水平受到影響,不利于健康及身體發(fā)育。雖然麻醉藥物能起到抑制疼痛的作用,但藥效消失后,患兒疼痛閾值下降,會出現急性劇烈疼痛,哭鬧不止,情緒煩躁,會影響手術效果,因此,選擇安全的麻醉藥物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
右美托咪定是α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作為一種新型麻醉藥物,常用于全麻或椎管麻醉患者中,具有中樞抗交感作用,起到近似自然睡眠的鎮(zhèn)靜及抗焦慮作用,對患兒呼吸抑制小,可隨時喚醒,麻醉時效短,能穩(wěn)定患兒血流動力學,安全性高。同時還能抑制交感神經反應,減少血漿中藥物濃度,穩(wěn)定患兒心率及呼吸頻率,減少術后躁動情況的發(fā)生[2]。氯胺酮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非特異性NMDA 受體阻滯劑,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但單獨給藥藥物劑量大,使得患兒心率及血壓升高,導致口腔分泌物增多,易引發(fā)窒息等情況,導致躁動及術后精神異常等不良反應發(fā)生[3-7]。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對照組采用氯胺酮麻醉,觀察組起到的鎮(zhèn)靜作用良好,且患兒認知能力提升更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行手術治療的患兒,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與氯胺酮麻醉對比,前者起到的鎮(zhèn)靜效果更佳,且患兒認知能力提升更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