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倪婉,李 倩
(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53)
臨床上結腸癌的發(fā)病率在最近這些年有逐年提升的趨勢,結腸癌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這種病癥會侵蝕患者的腹腔和淋巴管等相關的位置。對于這種病情的發(fā)病因素進行判斷,主要是生活中不能及時的對纖維素進行補充或者無法補充脂肪等相關物質,在這種病情的開始階段患者會存在有腹脹等相關的現(xiàn)象,之后排便粘稠。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發(fā)展, 這些情況容易復發(fā)。所以在對于晚期結腸癌患者在進行治療的同時,也要重視對患者的護理,以便于提升患者生存的質量。本文基于此主要進行相關的研究,并將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匯報。
本文選2018年1月~2019年5月間收治的50例結腸癌晚期患者進行研究,按床位號奇偶分組法等分為日常護理組和綜合護理組,平均每組患者為25例。日常護理組當中,男28例,女23例,年齡22~82歲,平均(52.3±9.1)歲;綜合護理組中,男26例,女25例,年齡21~83歲,平均(51.2±8.3)歲。本文研究對象符合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并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举Y料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在日常護理組護理的過程中,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綜合護理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模式下融入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①健康宣教:臨床護士須詳細對患者介紹結腸癌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和臨床表現(xiàn),這樣能夠強化患者對病情的認識,如果患者理解能力稍差,護理人員可為患者發(fā)放和疾病相關的資料,提高宣傳的效果,使患者對于相關注意事項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提升患者治療的積極性。
②心理護理:大多數(shù)患者因自身疾病因素影響,患者會表現(xiàn)出焦慮抑郁狀況,這會影響治療的效果,所以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表現(xiàn),提供優(yōu)質的心理護理。
③輸血指導:對于部分腫瘤患者而言,其容易產生大出血的癥狀,及時輸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輸血會減少病人失血性休克癥狀的出現(xiàn),預后情況較佳,醫(yī)護人員在腫瘤患者大量輸血中產生監(jiān)督的效果,應注意到患者是否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對病人的凝血功能指標等實施全面檢測,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頻率。
④結腸造口護理:護理過程中應保證結腸造口周圍皮膚的干凈,須及時對患者更換造口的敷料,對于趙口內的排泄物進行處理,避免造口排泄物,導致切口出現(xiàn)嚴重污染狀況,要極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評價本文所有患者經(jīng)過不同護理以后的生存質量(10分)和疼痛情況(10分),患者生存質量方面分數(shù)越高說明越好;疼痛情況方面分值越高說明生疼痛情況越嚴重。
對于本文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檢驗,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的差異性存在P<0.05。
對本文兩組患者通過不同護理以后患者的疼痛狀況和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本文的綜合護理組較日常護理組優(yōu)勢顯著,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參表1。
表1 研究對象經(jīng)不同護理干預以后的臨床效果比較(±s)
表1 研究對象經(jīng)不同護理干預以后的臨床效果比較(±s)
項目 n 疼痛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綜合護理組 25 1.2±0.3 87.5±13.2日常護理組 25 2.8±1.1 77.4±10.2 t 3.5461 3.6214 P 0.0352 0.0371
在臨床上結腸癌屬于惡性腫瘤,發(fā)病后對患者機體影響嚴重,不利于患者相關功能的恢復?;颊咴谂R床上存在貧血狀況,而且一些患者有嚴重的黃疸,病情危及生命。當采用綜合護理模式對結腸癌晚期患者進行護理應用時,比較對疼痛情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可見綜合護理組相對于日常護理組效果顯著,組間數(shù)據(jù)有差異(P<0.05)。綜合護理在對患者護理的過程中,能夠將患者放置在中心位置,堅持人性化的護理方案,注意對患者的生活指導,并注意對患者的結腸造口進行干預,能夠大大緩解患者疼痛并有效降低了發(fā)生不利情況的幾率,緩解疼痛,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極大。綜上所述,在對結腸癌晚期患者進行護理時,運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臨床效果顯著,既能夠改善患者疼痛狀況,還能夠有效提高生活質量,在臨床護理應用中有積極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