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日娜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是以盆腔支持結構的缺陷、退化、損傷以及功能障礙造成的一組疾病,常見的有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性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疼痛和糞失禁,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1]。因此需對產婦實施有效的訓練。本研究中,即分析了對有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實施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干預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年齡25~37歲,平均年齡(28.85±2.37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分析后顯示,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1 常規(guī)盆底訓練
常規(guī)盆底訓練僅堅持做縮緊肛門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于3 s,然后放松。連續(xù)做l5~30 min,每日進行2~3次。
1.2.2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
在常規(guī)盆底訓練的基礎上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護理人員先了解產婦的盆底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其次讓產婦處于安靜的環(huán)境,初次治療選擇初級電刺激程序,調整刺激程度了解產婦人最大忍耐度,囑咐產婦將意念集中在盆底前后,二陰之間,呼吸均勻,吸氣時收縮提肛肌,呼氣時放松提肛肌,這樣一緊一松可達到生物反饋電刺激的預期效果,每次20/min,治療完畢后應注意陰道探頭專人專用,避免交叉感染。
觀察兩組產婦綜合有效率,包括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指標,綜合有效率=(顯效+有效)/所有患者×100.00%。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率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產婦綜合有效率對比[n(%)]
盆底功能障礙是產婦生產之后常見的癥狀,也是當前對產婦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傷害較大的疾病類型。
在這樣的前提下,需找出對有盆底功能障礙產婦有效訓練的方法。當前在對盆底功能障礙實施治療時,常規(guī)盆底訓練是較常見的方法,并且也能夠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注意的是,由于盆底功能障礙會使產婦尿失禁,難以控制,因此通過常規(guī)盆底訓練往往難以取得較好效果。
而針對這一特點,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干預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通過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干預的方式,可對產婦在治療和訓練期間的盆底修復程度得到明顯改善。本研究也顯示,通過對觀察組產婦實施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干預,可顯著改善盆底修復程度。課件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干預對盆底功能障礙是切實有效的。在劉青,程慧,井松梅[2]等研究中,即分析了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在盆底功能障礙訓練期間的效果。在其研究中均顯示,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的方式可顯著改善盆底功能障礙產婦的狀態(tài),其結果和本研究類似。
綜上所述,在對盆底功能障礙產婦實施臨床治療時,通過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訓練干預的方式,可顯著改善產婦盆底修復的情況,有較高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