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 李進鋒 張偉波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CHD)類型中最危險的一種,人體冠狀動脈會嚴重持續(xù)的心肌缺血至部分心肌壞死,以明顯的劇烈胸痛、胸悶、心電圖和心肌酶學發(fā)生相應的動態(tài)變化,引起多器官受累,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首要殺手[1,2]。多見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馬文杰[3]研究中指出,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約有50萬人新發(fā)AMI,且該病在我國的發(fā)生率逐年上升趨勢明顯,致病因素至今尚未明確。目前針對此病臨床治療方法繁多,而選取一種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本研究的宗旨所在。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癥狀發(fā)現至就診治療時間1.3~7.8 h,平均癥狀發(fā)現至就診治療時間(4.8±1.2)h;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2.5±6.6)歲。實驗組男23例,女17例;癥狀發(fā)現至就診治療時間1.4~7.9 h,平均癥狀發(fā)現至就診治療時間(4.9±1.2)h;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63.4±7.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經過臨床檢查結合臨床癥狀,參照2017版《疾病診斷學》中AMI診斷標準;身體可耐受并可配合治療;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既往心臟術后;卒中后遺癥遺留肢體活動不靈;其他疾病導致肢體障礙,無法完成6 min步行測試;其他心腦血管疾病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后均完成相關檢查后,均給予吸氧、β-受體阻斷劑等常規(guī)治療,并結合病情和個人意愿選擇溶栓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介入,取5000 U 低分子肝素腹壁注射,2次/d,持續(xù)1周。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guī)格:100 mg×30 s/盒)治療,確診后立刻300 mg嚼服,于24 h后口服300 mg/次,1次/d;3 d后口服100 mg/次,1次/d,治療1個月。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lndustrie,國藥準字J20130083)治療,300 mg嚼服,于24 h后口服300 mg/次,1次/d;3 d后口服75 mg/次,1次/d,治療1個月。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4]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DV、SV、IVC管徑、CO、LVEF、6 min步行距離。由同一醫(yī)師采用固定監(jiān)測儀進行監(jiān)測。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LVEDV、SV、IVC管徑、CO、LVEF、6 min步行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VEDV、SV、IVC管徑、CO、LVEF、6 min步行距離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實驗 組 的LVEDV(138.53±23.45)ml、SV(74.62±8.48)ml、IVC管徑(1.63±0.15)cm、CO(5.88±1.22)L/min、LVEF(44.68±8.25)%、6 min步行距離(407.63±43.15)m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114.36±23.56)ml、(68.43±7.69)ml、(1.30±0.13)cm、(4.14±1.37)L/min、(40.23±6.87)%、(371.30±39.13)m,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DV、SV、IVC管徑、CO、LVEF、6 min步行距離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DV、SV、IVC管徑、CO、LVEF、6 min步行距離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AMI預后差,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嚴重者危及生命。臨床以抗血小板藥物并配合溶栓藥物進行早期再通,改善預后效果[5,6]。首選抗血小板藥物,目前以腸溶阿司匹林為主要的代表藥物,在患者口服后,吸收進入人體后,能提高人體纖維蛋白凝塊滲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易致消化道出血與潰瘍發(fā)生[7-9]。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劑-硫酸氫氯吡格雷,為目前臨床選擇性用藥,為噻吩吡啶類衍生物,可以發(fā)揮誘導二磷酸腺苷通路阻斷的效果,抑制其誘導下血小板聚集,降低梗死部位炎性遞質釋放的數量。經患者口服后,進入血液,經過水解后的代謝物質,能發(fā)揮與血小板結合的最終效果,而阻止血小板聚集[10-14]。兩者聯用加快了患者康復進程[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LVEDV、SV、IVC管徑、CO、LVEF、6 min步行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VEDV、SV、IVC管徑、CO、LVEF、6 min步行距離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實驗組的LVEDV(138.53±23.45)ml、SV(74.62±8.48)ml、IVC管徑(1.63±0.15)cm、CO(5.88±1.22)L/min、LVEF(44.68±8.25)%、6 min步行距離(407.63±43.15)m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114.36±23.56)ml、(68.43±7.69)ml、(1.30±0.13)cm、(4.14±1.37)L/min、(40.23±6.87)%、(371.30±39.13)m,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AMI患者的治療中,采取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的心臟血容量、心臟功能指標,提高患者步行6 min距離,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