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很多小朋友還在撒嬌的年紀,蔣欣霖卻早已是閃耀校園的“小小發(fā)明家”了,她設計的“道路收水井防堵智能提醒附屬裝置”一路闖進第34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省賽,即將代表我省參加全國大賽。值得一提的是,蔣欣霖是唯一一名入圍的小學生。
“道路收水井防堵智能提醒附屬裝置”的產生,最初緣于一則城市內澇的新聞,這讓蔣欣霖萌發(fā)了想要做點什么的念頭。
每次下大雨,好多城市都會內澇,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愛刨根的蔣欣霖先是查找了資料,又來到區(qū)市政應急中心實地了解內澇的成因。她了解到,城市內澇的成因大概有三方面,一是城市排水管網過細且老化;二是收水井中生活垃圾的堵塞;三是城市低洼處河水倒灌。
“我想設計一個收水井垃圾回收裝置!”蔣欣霖第一時間向老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利用課余時間去路邊觀察收水井的構造,實地測量尺寸,在網上查找收水井防堵設計的資料。后來有一次幫媽媽淘米時,水池的濾網引起了她的注意。
“如果把這個裝置放大到收水井的尺寸,是不是就可以安裝在收水井里面,當作收集垃圾的容器?”說干就干,蔣欣霖畫出了第一張草圖。親眼看著設計圖變成了成品,她心里別提多激動了!
在測試環(huán)節(jié),由于外尺寸不合適,第一次并不順利。不服輸的蔣欣霖并沒有放棄。第二次,看到改良過的收集裝置被緩緩放入收水井中,她興奮得歡呼雀躍。
在測試期間,蔣欣霖依舊在思考:垃圾收集滿后如何提醒環(huán)衛(wèi)工人及時準確地找到并清理垃圾?這個問題蔣欣霖在機器人課堂上找到了答案——將對射開關安裝在箱頂的合適位置,一旦垃圾超過了對射開關的射線,就會報警提醒環(huán)衛(wèi)工人去清理垃圾。經過反復測試,一個由定位裝置、發(fā)射裝置、手機APP提醒裝置組成的遠程提醒系統(tǒng)最終形成。
恭喜!蔣欣霖同學獲第四屆合肥市“最美小創(chuàng)客”榮譽稱號
看到收集成果,應急中心的工作人員激動地說,這項成果較為有效地避免了收水井的堵塞,既減輕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勞動強度,又可防止不可降解垃圾對江河的污染。如果能投入實際應用,他們將非常愿意首批使用。
“別看她人小,身上可有股不服輸的勁呢,愛動腦筋,肯鉆研?!弊鳛槭Y欣霖科技創(chuàng)新的指導老師,陳老師見證了她的成長。
蔣欣霖興趣廣泛,在古箏、舞蹈、機器人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獲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藝術節(jié)(安徽站)古箏表演金獎,2018FIRST工程挑戰(zhàn)賽華東地區(qū)選拔賽一等獎、決賽一等獎,舞蹈四級,跆拳道藍帶。在蔣欣霖家里,厚厚一大摞榮譽證書,無一不是小主人付出心血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