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 王曉淵 郭 銳
隨著計算機、光電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條碼技術也得到廣泛應用,它解決了計算機應用中數(shù)據采集的“瓶頸”,實現(xiàn)了信息的快速、準確獲取與傳輸,是信息管理系統(tǒng)和管理自動化的基礎。條碼符號具有操作簡單、信息采集速度快、信息采集量大、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等特點。條碼無處不在:商場、超市、醫(yī)院、學校、政府機關;食品、服裝、藥品、器械、化學建材、五金工具;線上交易、移動支付;制造業(yè)、軍事國防、物流供應鏈。所有行業(yè)追求高效、精確、低成本和全球競爭力,條碼的身影隨處可見,目前,沒有一種技術可以替代條碼技術。
商品條碼是條碼的一種,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條碼。尤其在產品制造、商品零售、物流運輸、倉儲管理、醫(yī)療衛(wèi)生等眾多領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商品條碼是為了使商品能夠在全球自由、廣泛地流通,而在商品包裝上印制的便于識別商品信息的條碼標識,是商品的身份證。商品條碼的正確制作和準確識讀是商品條碼應用的基礎。以商品條碼為核心的GS1系統(tǒng),服務于全球供應鏈管理。而在商品條碼制作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
一般企業(yè)在申請注冊成為中國商品條碼系統(tǒng)成員后,經過培訓能大概了解商品條碼的作用以及條碼構成、分配原則,但真正使用時會遇到各種疑問:條碼是怎么生成的、怎么用,等等。而市場上的商品條碼因條碼制作錯誤而出現(xiàn)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如:
GB 12904-2008《商品條碼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明確了商品條碼是指由一組規(guī)則排列的條、空及其對應代碼組成,表示商品代碼的條碼符號,包括零售商品、儲運包裝商品、物流單元、參與方位置等的代碼與條碼標識。
條碼符號作為數(shù)據載體承載編碼信息,用于自動數(shù)據采集與電子數(shù)據交換。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通過零售渠道銷售的商品,必須使用EAN/UPC條碼,包括EAN-13、EAN-8、UPC-A和UPC-E,如圖1所示。而圖2(見下頁)這個標簽上使用了Code39碼,原來多用于工業(yè)生產、醫(yī)療(HIBC)領域,由于其密度較小,已處于被淘汰狀態(tài)。
圖1 EAN/UPC條碼
圖2 碼制錯誤
商品條碼符號中,“條”是對光線反射率較低的部分,“空”是對光線反射率較高的部分,這些條和空組成的數(shù)據表達的是編碼信息,通過條碼識讀設備,轉換成與計算機兼容的二進制和十進制信息。通常對于每一種物品,其編碼是唯一的,這個編碼就是商品的身份編碼。這個編碼按照既定的碼制規(guī)則轉換成條碼符號,就是商品條碼,起著物品唯一身份編碼的作用。在具體應用中,和其他一維碼一樣,還要通過數(shù)據庫建立商品條碼與商品的對應關系,當條碼的數(shù)據傳到計算機上時,由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序對數(shù)據進行操作和處理。如條碼符號誤讀出來的數(shù)字和下面所標注的數(shù)字不同,很可能引起數(shù)據混亂,造成電子數(shù)據交換出錯。
條碼符號空白區(qū)位于符號的左右兩側,與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區(qū)域。左右空白的寬度是保證成功識讀條碼符號的重要條件之一,但也往往是設計制作時最易被忽視的要素,如圖3所示。EAN/UPC條碼符號的放大系數(shù)一般在0.80~2.00的范圍內選擇。條碼符號隨放大系數(shù)的變化而放大或縮小。具體尺寸要求見GB 12904-2008標準,當放大系數(shù)為1.0時,條碼左右側空白區(qū)的寬度尺寸隨放大系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放大系數(shù)為1.0時,EAN-13商品條碼的左右側空白區(qū)最小寬度尺寸分別為3.63mm和2.31mm,如圖4所示(見下頁)。左右側空白區(qū)的寬度對條碼的成功識讀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其寬度尺寸要求是衡量條碼符號質量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
圖3 空白區(qū)不夠
圖4 EAN-13商品條碼符號尺寸示意圖(放大系數(shù)為1.0)
條空顏色搭配是指條碼中條色與襯底空色的組合搭配。條碼是使用專用識讀設備,依靠分辨條空的邊界和寬窄來識讀的,條碼掃描識讀設備通常采用紅光作為掃描光,應選紅光反射率低的顏色作為條色,選紅光反射率高的顏色作空色。條紅色和條白色會導致條碼符號不能識讀。在設計條空顏色時,要求條與空的顏色反差越大越好。一般來說,白色作底,黑色作條是最理想的顏色搭配。條空顏色搭配最終應滿足GB 12904-2008的相關要求。
為了保證條碼符號的準確、快速識讀,印制在商品包裝上的商品條碼,通常要求符號等級不小于1.5/06/660,符號等級為1.5,測量孔徑0.15mm(6mil),測量光波長660nm。根據商品條碼符號等級的GB/T 18348-2008《商品條碼條碼符號印制質量的檢驗》條碼符號等級的檢測項目包括:譯碼正確性、光學特性、可譯碼度、條碼符號一致性、空白區(qū)寬度、放大系數(shù)、條高、印刷位置,其中光學特性包括:最低反射率、符號反差、調制比、缺陷度。低分辨率的條碼符號勢必影響可譯碼度、調制比和缺陷度等參數(shù)的等級,大大降低符號等級甚至造成拒讀。
針對以上企業(yè)遇到的問題,面向企業(yè)提供的商品條碼制作服務需符合GB 12904-2008標準,并具備以下特點:
條碼符號設計文件應為矢量的數(shù)據文件如圖5右所示,通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拍的照片都是位圖如圖5左所示,由一個個像素點組成的,放大后就是馬賽克。位圖格式的商品條碼文件印出來往往分辨率低,符號邊緣反差小。矢量圖,文件中的圖形元素稱為對象,每個對象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實體,它具有顏色、形狀、輪廓、大小等屬性。矢量圖可以是一個點或一條線、一個封裝曲線,圖像放大或縮小不影響圖像的分辨率,且文件制版印制的商品條碼邊緣光滑清晰。
圖5 位圖和矢量圖
按企業(yè)要求制作相應大小的條碼符號,企業(yè)可以根據商品包裝的大小,在放大系數(shù)為0.8~2.0的范圍內,選擇不同的放大系數(shù)。條碼符號放大系數(shù)的選擇應該考慮的因素有:(1)可印刷條碼面積的大小。比如,在包裝盒上有足夠的空間印刷條碼符號,就應選擇相對較大的放大系數(shù)。(2)印刷條件。如果具有優(yōu)良的印刷條件和高品質的印刷材料,可采用相對較小的放大系數(shù)。(3)掃描環(huán)境。應用于零售環(huán)節(jié)時,在條碼印刷品質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可相對選擇較小的條碼放大系數(shù);如果用于倉儲環(huán)境,因為掃描距離較遠,應選擇較大的條碼放大系數(shù)。
在GB 12904-2008標準中規(guī)定了商品條碼的編碼、結構、尺寸、顏色、技術要求及質量判定規(guī)則。其中標準“4.1.2條碼字符的條空尺寸”中對各條碼字符“標準尺寸”的規(guī)定,通常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如圖6左所示。由于“1”“7”“2”與“8”的相似邊尺寸相同,則標準規(guī)定了條碼字符1、2、7、8的條空寬度應進行適當調整,調整量為一個模塊寬度的1/13,1.0放大系數(shù)下為0.025mm,如圖6右所示。
圖6 條空調整
對于特殊印刷條件,為保證商品條碼印刷等級,可按標準進行印刷適性試驗,確定條碼印制及條碼符號計算機圖形文件的條寬補償量。在條碼符號制作時預先對條寬進行減少或增加,條碼字符1、2、7和8條空寬度尺寸的調整(增加或減少),是通過改變條空從暗到亮或從亮到暗的邊界像素數(shù)來實現(xiàn)的。同樣,對整個條碼符號中每一條空的統(tǒng)一的條空補償(增加或減少),是通過改變每一個條空邊界從暗到亮或從亮到暗的像素數(shù)來實現(xiàn)的。這些調整并不改變邊界到相似邊界的寬度或整個條碼字符的寬度。專業(yè)條碼符號設計和印制過程中,應遵守以上原則,否則會導致符號質量下降,甚至不能識讀。
綜上所述,小條碼里藏著大乾坤。初入者往往很迷茫,使用時出現(xiàn)各種錯誤,建議推廣商品條碼制作服務,鼓勵系統(tǒng)成員在印制時使用標準的商品條碼數(shù)字文件,保證條碼印刷質量,確保條碼符號的準確、快速識讀,更好地讓小條碼發(fā)揮大作用,為經濟建設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