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38)
《綠色學校指南》是中國在1996年提出的,該指南指出“綠色學?!敝荚趯τ趯W?;窘逃毮艿纳A,是將可持續(xù)發(fā)展納入指導思想,把環(huán)境管理的措施嵌入到日常教學管理,將學校變成能夠培養(yǎng)出有高環(huán)境素養(yǎng)師生的搖籃。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是一所普通高等教育學校,能代表高校的垃圾分類處理的普遍現狀,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校在垃圾分類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亟需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綠色學?!苯ㄔO。
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qū),占地面積630畝,目前共有學生1萬人,教職工627人。校園按功能區(qū)劃分有:住宿區(qū)、教學辦公區(qū)、餐飲區(qū)、教師公寓和公共戶外區(qū)。據調查,我校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20噸,每年需向垃圾管理部門繳納垃圾費10萬元。除“拾荒者”收撿塑料瓶、廢紙等外基本不存在其他生活垃圾分類行為。
數據收集采用定額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式,共發(fā)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00份,有效問卷800份,調查結果能較好地反應總體情況
1.學生對垃圾分類的意識態(tài)度分析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有效調查中89.08%的學生認為垃圾分類是環(huán)保行為,無論如何都會積極配合;有10.19%的學生認為如果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應該可以做到;有0.24%的學生認為別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而有0.49%的學生認為垃圾分類過于復雜。這些數據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具有強烈的垃圾分類意識,對待垃圾分類采取的是積極態(tài)度。
而在平日了解垃圾分類回收知識的渠道問題上,選擇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志及其他書籍、回家時社區(qū)宣傳、校園宣傳活動及其他渠道的比例分別為83.74%、92.48%、46.12%、48.3%、74.51、18.69%。這說明電視廣播、網絡及校園宣傳活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后期可以通過加大這些渠道的影響力。
2.學生日常處理垃圾方式分析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在學生所在家庭對待垃圾分類的問題上,有53.88%的家庭會對有價值的廢棄物分類出售,其余直接投放到垃圾桶,有33.74%的家庭是除部分廢品出售外,其他分類號投放到垃圾箱,而有6.55%的家庭會直接將全部垃圾扔進垃圾箱,有5.83%的家庭選擇其他處理方式。在校園中,平常你會怎樣處理手中的垃圾這個問題中,有46.46%的學生選擇會刻意區(qū)分垃圾桶的分類與否,有42.7%的同學不會刻意區(qū)分垃圾桶的分類與否,但如果注意到了標識,則會將垃圾分類投放,有10.18%的學生的情況是在注意到了垃圾桶的標識之后,由于不知道到底屬于哪一類,最終還是隨便投放,有0.66%的學生會選擇完全不在意垃圾桶的標識。通過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有效加強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完善設施、從源頭到清遠整個鏈條實施嚴格的垃圾分類是措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探究家庭處理垃圾方式對學生個體在校園中處理垃圾的影響因素時,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去表示相關關系的強弱情況。在校園中,平常你會怎樣處理手中的垃圾和你的家庭會怎樣對待垃圾分類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283,并且呈現出0.05水平的顯著性,因而說明在校園中,平常你會怎樣處理手中的垃圾和你的家庭會怎樣對待垃圾分類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3.學生對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西安市垃圾分類標準的了解上,僅僅只有3.54%的學生是非常了解,35.84%的學生處于比較了解。而53.76%的學生是一般了解,有6.86%的學生不太了解。而在垃圾分類知識具體問題的回答中,第11題將西安市垃圾分為四大類,選項具有干擾性;第12題不可回收物品的選擇中,提供硬紙板共9個選項;第13題關于有害垃圾的選擇中,提供廢電池等多個選項,三道知識題均為多選題,能夠全部選對的學生所占比例分別為20%、5%及12%。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對垃圾進行正確分類,尤其是在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的具體歸屬上,回答正確率極低,這也從側面說明,學生對手中的垃圾到底屬于哪一類還知之甚少,要完全實現垃圾分類道路還很遙遠。
4.學生對實施垃圾分類意見及建議分析
學生對校園垃圾分類的滿意程度及建議對策方面共設置了個人對學校垃圾桶回收桶設置(包括回收標志及桶的形狀設置、桶的位置放置及桶的數量設置)的滿意程度、個人認為目前校園垃圾分類存在問題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進垃圾分類更好形成3個因素。統(tǒng)計分析得知,學生對校園垃圾桶的外形設置(包括回收標志、桶的形狀設置)有23.23%表示滿意,68.81%表示基本滿意,而有7.96%表示不滿意;對于校園垃圾桶的位置及數量設置滿意的為24.56%,基本滿意的為61.5%,不滿意的有13.94%,這說明目前校園垃圾桶的設置情況基本符合學生意愿。
建立分區(qū)域垃圾回收模式,教學辦公區(qū)主要采取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相結合的分類模式,見圖1:
圖1 教學辦公區(qū)垃圾回收模式
學生宿舍區(qū)對可回收垃圾主要采用宿舍內自行分類和樓底集中的方式,而對可堆肥垃圾由后勤負責資源化利用環(huán)節(jié),見圖2:
圖2 學生宿舍區(qū)垃圾回收模式
食堂區(qū)主要垃圾類型為廚余垃圾,由商戶及保潔自行單獨收集,后由專人外送進行資源化利用,而對于橡塑、廢紙等由保潔人員收集并統(tǒng)一外售,見圖3:
圖3 食堂區(qū)域垃圾回收模式
2019年西安市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高校作為踐行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從源頭加強宣傳,并在后續(xù)收集、清運、處理過程中嚴加管理,逐步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格局。而在高校,真正實現垃圾有效分類需要后勤、清潔人員、學生管理部門乃至全體師生的鼎力配合,加強宣傳,改善分類收集模式,使之趨向健全,以更好地推廣到整個社會,實現垃圾分類收集的規(guī)范化和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