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俊璐 吳麗紅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
因為一場疫情,宅家的人們都變胖了,于是減肥提上了日程。減肥這件事說易真不容易,但是說難也不難,關鍵是有沒有打開減重的正確方式。而且,減肥如果只是一味的節(jié)食,是以損害健康為代價的,不可取。那減重過程中,到底該怎么做呢?讓邵逸夫醫(yī)院全科體重管理團隊手把手教大家專業(yè)又健康的減肥技巧。
減重的第一目標并不是為了S曲線、馬甲線,而是為了健康,避免一病毀所有。體重每增加10斤,糖尿病風險增加30%,高血壓風險增加14%,心血管病風險增加8%,肥胖相關癌癥風險增加6%,不吸煙者死亡率風險增加5%。而減重可以降血壓、降三高、降癌癥發(fā)生率……是不是很令人驚喜?
有些人體重未超標,但腹部脂肪堆積;有些人體重很重,但身強力壯。真正讓肥胖者氣喘的是過多的內(nèi)臟脂肪面積、超標的體脂率和骨骼肌量的減少。成分減重,就是要減掉看不見的內(nèi)臟脂肪,同時避免肌肉丟失,這也是減重的更高層次。
首先要明確肥胖的病因,不同的肥胖病因?qū)煌奶幹梅绞?,比如?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遺傳,需要藥物協(xié)助;攝入過多、運動過少需要生活方式調(diào)整?,F(xiàn)在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明確減重的方向。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減重目標,每個月減輕自身體重的5%,是比較合理的速度,追求過快的減重速度易引起反彈、內(nèi)分泌紊亂、厭食等不適。然后是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減重方式,如:低GI(血糖生成指數(shù))飲食,低碳水飲食、低脂飲食、低飽點飲食等。
減重成功貴在堅持。如果有一群小伙伴一起努力,互相加油,松懈的時候有人推一把,困難的時候有人拉一把,這樣的減重過程就完美了。實際上,快速減重成功,但在孤軍奮戰(zhàn)的過程中,80%的人1年內(nèi)會被“打回原形”,更有甚者還會不減反增。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看看具體科學的減肥技巧。
體重調(diào)定點是身體記憶的體重穩(wěn)定值,體重會圍繞這個點上下波動。也就是說:當你的體重短期內(nèi)偏離這個調(diào)定點上升/下降,聰明的身體會感知到這個信號,然后控制你的行為(少吃或者多吃),把體重拉回這個調(diào)定點附近。是不是終于明白了快速減重容易反彈的原因?因此,我們必須利用好體重調(diào)定點,以此制訂減重計劃。研究發(fā)現(xiàn),一次性減掉自身體重的10%,體重調(diào)定點可以迅速適應。然后維持至少6個月以上,這樣身體會形成新的“體重調(diào)定點”。
如燕麥(燕麥有很明顯的飽腹感,且會附著在腸道上有利于減緩食物的消化速度,有平衡血糖、降血脂的效果)、紅薯(一個300克的紅薯,碳水化合物含量才100多克,脂肪含量也才0.6克左右)、谷物(黑豆、綠豆、赤豆,這些谷物熱量相對低,而且碳水含量比米飯少很多)、蔬菜(冬瓜、芹菜、生菜、海帶等蔬菜熱量低,但飽腹感強,且富含粗纖維,能增強腸道蠕動)。
用餐15~20分鐘,腸道會提示大腦“我飽了”。養(yǎng)成20分鐘吃完每一餐的習慣,既有滿足感,也不容易多吃。
大腦“吃飽了”的信號,不僅來自自身感受,更重要的還有“碗空了”的外部信息。實驗顯示,人會吃掉盤子中92%的食物,餐具的大小往往決定了我們吃多少,因此用小碗、小盤盛飯菜會讓我們不知不覺減少熱量的攝入。
食物種類豐富時會吃得更多,如自助餐。當食物種類受到限制的時候,攝入熱量會不自覺減少。
喝水可增加身體在靜息狀態(tài)下的熱量消耗,并減少食物攝入。日常工作量不大的人建議每天飲水1~2升,如有額外運動,可增加飲水量。
學會將食物“量化”,有助于了解每日攝入的熱量。隨時準備一把食物秤顯然不現(xiàn)實,有便捷的方法嗎?有!伸出你的雙手去衡量每一種食物,可有效避免多吃:一個拳頭大小的主食和水果,一個掌心的蛋白質(zhì),兩只手捧的蔬菜,兩手指大小的瘦肉,一拇指尖的油等。
《國際肥胖管理指南》推薦的合理運動時間是:每周≥5次,每次≥30分鐘。運動分為: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及伸展運動。
●有氧運動可消耗熱量,燃燒脂肪,促進心肺健康。包括:步行、快走、游泳、慢跑、爬山等,最適用于減重;建議每周有氧運動3~5天,每天30分鐘,以達到微微出汗為最佳。
●抗阻運動可增強肌肉力量,提升代謝率,增強骨密度,包括:彈力帶、啞鈴、平板支撐等,適用于增加肌肉。建議抗阻運動作為有氧的補充,每周2~3天,根據(jù)自己的運動耐量酌情調(diào)整時長。
●伸展運動可緩解長期坐姿引起的疲乏,減少肌肉受傷,增進關節(jié)的血液供應,包括:壓腿運動、腹背運動等,適用于運動前后。
控制飲食≠節(jié)食。節(jié)食會讓人體的饑餓感知能力失控,對高油高糖食物的渴望更加強烈。節(jié)食帶來的遠期危害也遠大于近期獲益:如營養(yǎng)不良、胃病、內(nèi)分泌紊亂、記憶力減退、脫發(fā)等。而且節(jié)食會引起蛋白質(zhì)攝入低,久而久之就會營養(yǎng)不良、肌肉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皮膚松弛,很多女性甚至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紊亂。
不吃早餐,在白天緊張的工作學習中易出現(xiàn)低血糖的癥狀,如心慌、手抖、注意力不集中等,影響工作、學習效率。長期不吃早飯,易出現(xiàn)腹痛,引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胃炎、胃潰瘍、膽囊結(jié)石等。
不吃早餐并不能減肥,相反,在每日攝入總能量相同的情況下,早餐多吃點更有利于減重,且夜間饑餓感更低。日本一項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晚飯吃得晚(與入睡時間相近),會顯著增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的患病風險。
暴飲暴食會導致攝入熱量超標,而后突然節(jié)食,會讓身體以為遭遇了變故,調(diào)動全身來抵御突然減少的能量攝入,并將前一頓的熱量更高效地轉(zhuǎn)為脂肪囤積起來。
護膚品或許救得了你熬夜的干紋、細紋、黑眼圈,但一定救不了你減少的瘦素。瘦素是一種蛋白類激素,可抑制食欲,增加能量釋放,抑制脂肪細胞的合成,具有調(diào)節(jié)體重、平衡能量代謝等廣泛的生理活性。它的分泌有晝夜節(jié)律,主要分泌高峰在夜間,熬夜會使得機體自動減少瘦素的分泌,肥胖在所難免。
甜點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產(chǎn)生快樂的感覺,讓人不由自主想多吃點。但是糖分過量攝入,是導致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問題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