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麗,孫原洪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在胃病當中的發(fā)病率居于首位。慢性胃炎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比如患者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飲用烈酒、濃茶和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導致胃黏膜保護屏障破壞等。臨床上的主要癥狀是上腹隱痛、食欲減退、反酸等,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飲食帶來負面的影響[1]。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通常采用西藥治療,但是治療的效果欠佳,并且西藥容易出現(xiàn)副作用,產(chǎn)生耐藥性,長期服用也會對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傷害。中藥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副作用很小,并且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2]。本研究主要探討中醫(yī)疏肝法對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具體如下。
選取132例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66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進行西藥治療,治療組患者進行中醫(yī)疏肝治療。對照組患者男41例,女25例;年齡20-66歲,平均(45.7±2.3)歲;治療組患者男39例,女27例;年齡21-69歲,平均(44.9±2.7)歲。納入標準:患者對研究字請并同意;符合慢性胃炎診斷標準。排除標準:重要器臟嚴重功能不全患者;中途退出患者。比較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對照組患者進行西藥治療:給予患者餐前半小時空腹口服蘭索拉唑治療,每次30 mg,每天1次;甲硝唑餐后半小時口服,每天2次,每次0.4 g;克拉霉素餐后半小時服用,每天兩次,每次2.5 g。療程兩周[3]。
治療組患者進行中醫(yī)疏肝治療:基本處方(炒甘草5 g、橘皮6 g、佛手8 g、廣郁金8 g、炙柴胡10 g、炙雞金12 g、炒枳殼10 g、制香附6 g、炒白芍10 g等中草藥);患者情志不暢,可以添加合歡花12 g、香附12 g;咽中不適、胸肋隱痛可以添加木蝴蝶6 g;胃氣上逆的患者可以添加刀豆殼、柿蒂、姜半夏各10 g。上述藥劑水煮,每天服用一劑,早晚分兩次,療程為兩周[4]。
(1)患者抑郁,焦慮情緒:采用漢密爾頓抑郁、焦慮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的程度越高,分數(shù)越低表示焦慮抑郁的程度越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評分,判定焦慮抑郁的緩解程度。
(2)證候療效評價:采用癥狀分級量化表對得分進行判定,根據(jù)癥狀的輕重程度采用4級標準判定。0級:患者癥狀完全消失,生活正常;Ⅰ級:患者有輕微的癥狀,對日常生活不造成影響;Ⅱ級:癥狀比較明顯,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Ⅲ級:患者的癥狀嚴重,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治療后兩周對患者的療效進行評價,記錄患者的例數(shù),計算有效率,有效=0級+Ⅰ級。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展開整理分析,χ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t用于檢驗計量資料,檢驗結果顯示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焦慮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治療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緩解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中醫(yī)疏肝治療法對于患者的心理壓力緩解能力更好,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抑郁、焦慮程度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抑郁、焦慮程度比較()
采用癥狀分級量化表對得分進行判定,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中醫(yī)疏肝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癥狀,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療效比較[n(%)]
慢性胃炎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比較高,患者在發(fā)病時會出現(xiàn)腹部脹痛、噯氣、反酸等癥狀,患者食欲不佳,影響營養(yǎng)的吸收,長期患病得不到治療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相關的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慮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對于慢性胃炎常使用西藥治療,見效比較快但是副作用大,長期服用也會對患者的脾胃造成損害。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雖然病位在胃,但是與肝、脾兩個器官的聯(lián)系極為密切[5]。
本研究主要探究中醫(yī)疏肝法對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方劑當中的延胡索可以化瘀止痛,谷芽、麥芽等可以健脾消食,這樣可以讓患者緩解胃部不適癥狀,提高飲食的效果,患者疼痛消食,飲食良好就會緩解焦慮抑郁的心情,認為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療。中醫(yī)認為,在正常的生理狀況下,肝氣的疏泄可以降低胃氣,如果患者心情不佳就會造成肝氣郁結,打破肝胃之間和諧的關系。郁金具有活血化瘀、幫助患者清新、緩解郁結情緒;黨參補氣,培補中焦;甘草具有柔肝止痛的功效。中醫(yī)疏肝法能夠很好地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脾胃功能,由內而外幫助患者治療慢性胃炎,并且副作用小。這種方法健脾安中為要、除痞化濕為助,行氣不溫躁,不傷胃不,清熱活血,諸藥合用,標本兼顧,幫助患者全方面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素質,盡快回歸正常生活[6]。
綜上所述,中醫(yī)疏肝法對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療效果確切,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治療的聊過,緩解心理焦慮、抑郁的情緒,緩解身體內的郁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臨床癥狀,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具有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值得推廣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