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琦
“別離淚漣,怎忍舍漢宮的輦……卻將我紅粉去和番,巨僚呵,于心怎安,于心怎安?!?/p>
五弦劃開昏黃的暮色,帶著金鑲玉嵌的琵琶,昭君用一生彈撥出這南國北塞的絕唱?!墩丫鋈返膽蚯鷰е鴷r光的剪影,隨世事浮沉,或輝煌,或蒼涼,自宋元至明清,恍然至今。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脈,深植在中華大地,隨文化的積淀而成長。肥沃的土壤和甘甜的雨露滋養(yǎng)著她,即使遇見堅硬的石頭,她頑強的根,仍會努力向大地深扎。因為她懂得:只有根深,才能葉茂!
夢回輝煌的康乾盛世。大幕拉開,全場安靜,碎花裙,盈盈步,臺下立刻一片叫好,手絹遮面,唱將開來。場面喧囂,女眷間碎語,人群中小二喊叫,而男人們敬酒評戲,一票千金皆難求。不知不覺,小枝小葉隨風(fēng)舞動,逐漸,枝葉繁茂。
想起那些年,臺下清冷,孤獨的昭君嶙峋瘦影,獨成一道悲壯的風(fēng)景,戲曲文化枝葉凋零,只還有根,也還剩根。三倆有心人,苦苦延續(xù)著文化的根脈……
一天,有雙手輕輕拂去戲折子上歲月的塵埃,將出塞的昭君又送上了那熟悉的戲臺。飾演昭君的演員頭戴華美頭冠,身披金黃色的披子,玉色的水袖在空中劃過一條優(yōu)美的弧度,纖纖玉手緩緩打開手中折扇,朱唇輕啟間,唱詞就已慢慢吐出:“怎忍舍故國好河山,今朝胡漢結(jié)親眷,但愿得情意世代傳……”偌大的劇院中座無虛席,戲臺上的悲歡離合牽動著觀眾們的心。巍巍古樹在垂危掙扎時,一場春雨降臨人間,滋潤著它,這參天古樹展露生機。
如今“一帶一路”宏偉藍圖橫空鋪展,《昭君出塞》的古老故事重?zé)ㄐ骂?。把這個民族團結(jié)、和平相處的故事演給世界看,讓世界領(lǐng)略中國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寬廣胸襟。
芽再吐芽,枝復(fù)抽枝,大樹伸腰立根,葳蕤挺拔。中華戲曲根深葉茂,萬古長青!中華民族根深葉茂,走向復(fù)興!
(首都師范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永定分校初三(2)班)
亮點透視
采用象征的手法,整體設(shè)喻,以“根深葉茂”的比喻貫穿全文。這比只在局部用比喻點題,切題更緊密,更符合題意。用樹的榮枯變化,象征戲曲藝術(shù)的輝煌、沒落、崛起、復(fù)興的過程,同時又更深入地象征中華民族在當(dāng)今時代的偉大復(fù)興?!墩丫鋈愤@一劇目的選擇也別具匠心,契合“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體體”等重大主題??忌鷤儚闹锌傻玫絾l(fā):作文要展現(xiàn)自己的才情,要把自己擅長的方面展現(xiàn)給讀者。弘揚主旋律,不能流于形式,要追求文學(xué)的表達。該學(xué)生喜歡戲曲,了解戲曲,所以寫得有聲有色,真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