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美艷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護理對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療效。方法 該次研究2017年6月—2018年8月間選擇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心理護理組(100例)實施心理護理;比對組(10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將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焦慮和抑郁評分、血糖改善情況、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 心理護理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與比對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護理組FBG(6.34±1.24)mmol/L、PBG(9.88±1.24)mmol/L、HbAlc(6.32±1.33)%均低于比對組(P<0.05)。心理護理組護理滿意度高于比對組(P<0.05)。 結論 心理護理對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均具有顯著作用,能夠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 心理護理;改善;老年糖尿病;焦慮抑郁情緒;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2(b)-0056-02
在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具有極高發(fā)病率,其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疾病,易導致人體胰島素功能減弱、胰島素抵抗情況發(fā)生,進而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1]。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長期用藥治療為主,但由于該疾病屬于無法根治性疾病,且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易導致患者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而加強其心理護理干預,不僅能顯著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同時還能提高患者滿意程度[2]。該次研究對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判斷,從而明確心理護理對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況的護理效果,現(xiàn)分析2017年6月—2018年8月間該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選擇該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心理護理組(100例)實施心理護理;比對組(10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符合研究需求。排除標準:伴有其他惡性病變,且臨床各項資料不完善[3]。心理護理組(1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別為56例和44例;年齡在60~82歲之間,平均年齡在(70.22±1.98)歲。比對組(1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別為51例和49例;年齡在61~8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70.65±1.82)歲。比較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比對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組實施心理護理。認知干預:由于患者具有不同文化差異,且對疾病了解程度不一致,故此,護理人員須告知患者有關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比如發(fā)病因素、防治措施等,使其能夠對自身疾病相關情況有充分了解,并指導其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另外需對每例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并且適當?shù)募訌娙温氉o理干預[4]。心理護理:由于糖尿病具有難治愈、病程長等特點,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故此護理人員需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并提高其遵醫(yī)行為,使其能夠合理用藥。護理人員應與患者良好溝通,并根據(jù)其存在的疑惑進行耐心解答,使其病情和情緒得到控制,并給予患者充分的鼓勵和安慰,使其能夠樹立康復自信心,改善負面情緒,提升生活質量水平。
1.3? 觀察指標
對比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血糖改善情況,調查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焦慮抑郁量表,主要由2個分量表14個項目組成,其中7個項目評定抑郁,而7個項目評定焦慮,這些指標從低級到高級分別表現(xiàn)為:1級:緊張不安;2級;害怕,膽怯;3級:內心慌張,思緒混亂;4級:無法放松;5級:渾身發(fā)抖。6級:感到動蕩不安;7級:突然感到惶恐。抑郁分量表項目主要反映精神遲滯、愉快感缺乏、抑郁等:1級:依然喜歡過去喜歡的事情;2級:看到美好的事情會開心;3級:會感到高興;4級:感到精疲力竭;5級:對外界失去興趣;6級:滿懷期待;7級:可以欣賞廣播電視等節(jié)目。一共具有6條反向提問條目、其中5條在抑郁分量表中、1條在焦慮分量表中,每條項目使用0~3分進行評定、總分為21分,9分作為抑郁或者焦慮臨界值;評分大于9分則代表具有抑郁或者焦慮、評分低于9分則代表無抑郁或者焦慮。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該次研究結果和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焦慮和抑郁評分、血糖改善情況)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焦慮和抑郁評分
心理護理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6.45±1.24)分和抑郁評分(7.71±1.92)分與比對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血糖改善情況
心理護理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6.34±1.24)mmol/L、PBG(9.88±1.24)mmol/L、HbAlc(6.32±1.33)%均低于比對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心理護理組和比對組護理滿意度
心理護理組中,滿意患者86例、較滿意患者12例、不滿意患者2例、總滿意度98.00%。比對組中,滿意患者70例、較滿意患者10例、不滿意患者20例、總滿意度80.00%。心理護理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比對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臨床常見老年性疾病中,糖尿病具有極高發(fā)病率,該疾病具有病程長、難治愈等特點,導致多數(shù)患者存在一定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易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受到影響,使其無法遵醫(yī)囑用藥,早日恢復身體健康。為了能提高治療效果,改善其焦慮和抑郁情緒,早期給予其有效心理護理十分必要。心理護理的實施能夠使患者不同程度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得到改善,同時能夠使患者遵醫(yī)囑用藥,進而達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降低其各項血糖指標的水平,利于疾病早期康復;另外心理護理還能夠顯著改善護患關系,確保護理工作順利開展,促進患者早期恢復身體健康,促進疾病的轉歸[5]。
該文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心理護理組老年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與比對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護理組患者各項指標均低于比對組(P<0.05)。心理護理組護理滿意度高于比對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對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均具有改善作用,且能夠降低其血糖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 余蕾, 孫小莉, 黃聘歡,等. 延續(xù)性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依從性、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 2019, 30(3):406-408.
[2]? 達婧, 葛兆霞. 基于夫妻為中心的心理干預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8, 35(4):70-73.
[3]? 王艾英,夏英華,張艷梅.延續(xù)護理對一期肺癌伴發(fā)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7, 20(9):1114-1117.
[4]? 張小群, 孫紅霞. 綜合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療效、生活質量及心理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8, 27(4):469-472.
[5]? 王洪梅, 祝玲, 陳蓮花, 等. 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透析糖尿病腎病患者療效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9):1018-1020.
(收稿日期: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