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軍
人物小傳:滕兆敏,漢族,1968年3月出生,日照市嵐山區(qū)安東衛(wèi)人,日照市東港實驗學校校長。1986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北京路中學校長。35年來,他由鄉(xiāng)村代課教師成長為“國培計劃”專家、部編高中語文教材審讀,獲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2017全國新教育十佳校長等榮譽稱號,先后帶領(lǐng)的兩所學校都被表彰為全國新教育示范學校。2019年9月,他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fā)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獎章。
五月榴花照眼明。坐落在絲山腳下、太公故里的日照市東港實驗學?;ǚ比~茂,孩子們花一樣的笑臉和瑯瑯的書聲溢滿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恰逢開學復課季,記者看到這里的孩子們自覺遵守學校疫情防控要求,一邊出示“綠碼”,一邊微笑著向老師問好,一張張笑臉宛如夏日清晨明媚的陽光。
絲山新教育,風景在深處
三年來,學校堅持用雷鋒精神興校育人,先后獲得全國新教育示范學校、全國籃球?qū)W校、省級文明校園提名學校等一系列稱號。
全國新教育聯(lián)盟有5000多所實驗學校,滕兆敏以第一名的成績從眾多競爭者中勝出,榮獲2017年全國新教育十佳校長稱號。他隨即就“閱讀與成長”話題接受央視著名主持人撒貝寧的訪談,他任職的學校同時被北京大學確立為全國學校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示范學校。2019年3月,在“全國新教育日照開放周”展示活動中,東港實驗學校以繽紛多彩的卓越課程、扎實深厚的文化底蘊、陽光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示了絲山新教育的風采,全國各地的新教育同人紛紛用“震撼”一詞來表述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展示活動的成功,引發(fā)了廣泛關(guān)注和熱烈反響,“國培計劃”黑龍江省高級研修班、江蘇連云港市東港中學、《教育家》《讀者》等單位和個人紛紛前來,探尋絲山新教育實驗“彎道超越”的“秘籍”。
“相信歲月,相信種子。孩子們就像這花樹一樣,只要悉心培養(yǎng),假以時日,他們就會如約綻放?!眮辛⒃诜枷闼囊绲姆被湎?,滕兆敏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意味深長地說。
春風化雨處,潤物細無聲
滕兆敏不僅運用雷鋒精神興校育人,自己也以雷鋒為榜樣,對待每個學生像春天般溫暖。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平靜有序的生活,讓我們度過了一個極不尋常的春天。
分別在寒冬,相見已是春末夏初。
5月8日,一場暴風雨席卷了齊魯大地。開學第一天,大雨傾盆。為了保障孩子們平安有序返校,滕兆敏帶領(lǐng)志愿服務教師6點準時到達了崗位。為了讓家長和孩子們少淋雨,他組織老師們筑成“傘墻”,讓孩子們通過。他時而幫家長往宿舍搬運行李,時而幫孩子們提著書包去教室,完全顧不上自己,全身都已濕透了。
這一天,他壓力特別大,因為本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比較多,4000名學生來自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qū),來自湖北的就有兩名,況且學校還是日照城區(qū)唯一的寄宿制的義務教育學校,也是開學時唯一開通校車的學校。既要測體溫,又要在雨中送被褥到宿舍,還要準時上好“開學第一課”,碰上了大雨天,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他帶領(lǐng)全校師生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疫情防控和開學復課這場“大考”得到了省專家驗收組和市委書記的表揚。他說,現(xiàn)在開學復課了,這里不再是“寧靜的校園”,而是抗疫的“主戰(zhàn)場”和“ 主陣地”,我們要用雷鋒精神抗擊疫情,用抗疫行動學習雷鋒,守好校園這一片凈土,堅決打贏抗擊疫情和中考這兩場硬仗。
比肩求知路,德才澤后昆
三年來,東港實驗學校德育教育異彩紛呈,校園處處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學校積極創(chuàng)建全國雷鋒學校,不斷拓展著雷鋒精神的外延,豐富著雷鋒精神的內(nèi)涵。
他倡導全校師生“學太陽,自強不息、無私奉獻;學大地,厚德載物、無怨無悔;學大山,頂天立地、無所畏懼;學大海,樂納百川、無限包容”,倡導全體教師以愛滿天下的教育情懷做“四有”好教師,倡導學生做有“明亮的眼、溫暖的心、聰明的腦、勤勞的手、健康的身、報國的志”新時代絲山“六有”學子。這些舉措,就是新時代雷鋒精神在建校育人方面的最好詮釋。
2019年12月,學校雷鋒館竣工,他組織了全體學生輪流參觀并親自當講解員。新建成的雷鋒館資料翔實準確、照片豐富多彩,設計小精巧又高大上,給師生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精神震撼。
學校退休老教師秦玉釗聽說了這件事,主動提出為學校捐贈一座《雷鋒》雕像,并親自確定了樣式、規(guī)格、材質(zhì)、雕刻廠家?!独卒h》雕像于12月18日雕刻完成,12月26日在雷鋒廣場舉行了落成儀式。雕像高2.6米,底座高1.65米,《雷鋒》雕像栩栩如生,與藍天白云相映生輝,成為學校新的景觀。
用儀式催生動力,讓活動提升素養(yǎng),是他一直堅持的工作思路。在各班建立“雷鋒圖書角”,同學間傳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共享讀書快樂;課余飯后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和《接過雷鋒的槍》,讓學生耳濡目染,耳熟能詳;組織學生辦“學雷鋒手抄報”、出專題黑板報、舉行學雷鋒演講比賽等,營造濃厚的學雷鋒氛圍。打造雷鋒文化長廊和最美志愿者文化長廊,用雷鋒精神引領(lǐng)校園文化建設。“走進校園學雷鋒,走出校門做雷鋒,人人都是雷小鋒”,已成為絲山學子的共同心聲。
從今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三開始,他先后帶領(lǐng)100多名黨員教師奔赴秦家樓等社區(qū)村莊協(xié)助聯(lián)防聯(lián)控,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被村民們譽為“最美志愿者”。正月十六,他和老師們?nèi)A麗轉(zhuǎn)身,由“戰(zhàn)士”變身“網(wǎng)紅”和“快遞員”,給學生線上授課,把教材送到了孩子們手中。
本固枝方榮,根深葉自茂
國家督學張志勇說,現(xiàn)實生活是最好的人生課程,經(jīng)歷和體驗是最好的教育。經(jīng)歷這次全民抗擊疫情的“戰(zhàn)疫”,是中小學生最難得的人生經(jīng)歷,將對他們的成長與進步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在心靈上、思想上、價值觀上,會打下深深的烙印。他根據(jù)張志勇的建議把抗疫精神教育納入中小學專題教育課程,在全校中小學生中系統(tǒng)開展抗疫精神教育,將抗疫精神鑄成時代新人的精神底色。
開學了,他引導老師們盡快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抗擊疫情,備戰(zhàn)中考;引導學生不負好時光,奮力贏中考。他更加關(guān)心學困生和貧困生,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持續(xù)跟進學生的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和學業(yè)指導,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導師和引路人。
現(xiàn)在,隨著中小學全面開學復課,他正努力組織上好“三堂課”。
首先,上好生命教育、愛國主義思政大課。對具有重大精神價值、深刻豐富內(nèi)涵的抗疫人物、事件、制度進行研究、分類和整理,為實施中小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有效載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科學觀、倫理觀、生態(tài)觀、國家觀、公共責任觀、理想觀及英雄觀。
第二,上好迎接中考的復習課。在中考倒計時的狀態(tài)下,把復習課做成學生滿意的“自助餐”,不做“夾生飯”。師生們要有亮劍精神和戰(zhàn)將精神,運用好“六先六后”學習模式,站在文化的高度思考教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課堂。鼓勵學生力爭學業(yè)成績科科優(yōu)秀,做最好的自己,升入理想學校。
第三,科學引導家長上好自律課。許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學了,在學校就萬事大吉了。他說,孩子的健康不但取決于孩子本身,也取決于家長。他引導廣大家長不但做“自律者”,還要做“合作者”。因為家庭和學校是維護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命運共同體,是做好校園疫情防控的戰(zhàn)斗共同體。
為有梧桐樹,清風自然來
只要上路,就會遇到慶典。滕兆敏創(chuàng)立的“和諧作文教學法”深受學生喜歡,他曾應邀去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經(jīng)驗介紹,得到孫云曉、雷抒雁、肖復興等名家的好評。
寧做創(chuàng)新者,不做守攤?cè)恕T诮逃母镏?,學校教育科研成果尤為突出。學校承擔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語文課堂的實踐與研究”課題被確立為全國“十三五”重點課題, “和諧作文教學法”獲省級教學成果獎和教育部一等獎,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向全國推廣交流。
“這里的孩子臉上有笑容,嘴里有歌聲,心中有太陽,校園里書聲瑯瑯,哨聲飛揚,歌聲嘹亮,我們一定要安排更多的畢業(yè)生來這里實習工作。”北京師范大學教學部楊玉春教授動情地說。
“這所學校的老師教學水平高,心眼好,孩子在這里上學我們特別放心!”來自山村的家長們真誠地說。
一甲子滄桑砥礪,六十載春華秋實。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是校園文化生成、成長和升華的基本路徑?,F(xiàn)在的東港實驗學校,正按照“均衡與發(fā)展并重、發(fā)展與優(yōu)質(zhì)同步、優(yōu)質(zhì)與特色共贏”的辦學思路,為打造絲山教育“升級版”、讓學生打下精彩人生的底色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