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雨珊 文雁
廣西憑祥市著眼地處中越邊境、疫情防控難度大的實際,在這次戰(zhàn)“疫”中,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沒發(fā)生一例新冠肺炎境內外輸入、輸出病例。
筑牢精神高地——愛國情懷凝聚抗疫力量
憑祥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在戰(zhàn)“疫”實踐中,突出用愛國主義筑牢邊民精神高地,以維護好國家形象的強烈責任心和崇高使命感,打好抗擊疫情的主動仗、進攻仗。
該市充分利用邊境地區(qū)戰(zhàn)爭遺址多、駐軍多、人文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市委宣傳部結合戰(zhàn)“疫”形勢,及時編寫抗疫宣講材料,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和抖音等形式,向廣大邊民深入宣講;制作《我和我的祖國》MV通過微平臺在邊民中展播,激發(fā)邊民的愛國情、報國志;集中宣傳了“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陸慧珍等先進模范事跡,讓大家學有榜樣、做有標準。同時,還在學生中開展“愛國愛家,固邊防疫”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培塑愛國情懷,自覺為抗疫作貢獻。有聲有色的愛國主義系列教育,極大地激發(fā)了邊民的愛國情懷,激勵著他們在戰(zhàn)“疫”中大展風采。66歲的獅子山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陸慧珍,患有嚴重的類風濕,行動不便,心臟也不好。但她從1月26日以來,一直堅守抗疫一線,每天6點40分出家門,晚上10點多才回家中。
夯實心靈凈地——思想防線有助持久作戰(zhàn)
“只要思想不放松,抗疫一定能成功?!睉{祥市在抗疫中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持續(xù)開展衛(wèi)生防疫、普法教育和移風易俗等宣傳發(fā)動,引導廣大邊民正確認識疫情,積極出力不添亂,共同筑牢思想防線。
該市成立業(yè)余法律宣傳隊,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山歌對歌方式,廣泛宣傳法律知識,使群眾充分認識到隱瞞疫情、故意擴散疫情、編造謠言、傳播謠言等都是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通過舉辦道德講堂,挖掘友誼關等歷史文化資源,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下功夫打造平而村的“守”、派道屯的“讓”、舊洲屯的“幫”、板屬屯的“和”等一批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村文明品牌,發(fā)揮其抗疫中的示范引導作用;組建113支志愿服務隊,讓新時代的“活雷鋒”戰(zhàn)斗在抗疫一線和群眾身邊,讓文明之花在邊關的城鄉(xiāng)處處綻放。
自疫情暴發(fā)以來,憑祥新時代中心文明實踐中心的突出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全市上下眾志成城,極大助力了抗疫的順利推進。上石鎮(zhèn)組建67支志愿者巡邏隊,由1990名志愿者組成,覆蓋全市所有農戶和企事業(yè)單位個人,發(fā)揮“包片聯戶網格化管理”作用,確保疫情防控工作鎮(zhèn)不漏村、村不漏屯、屯不漏戶、戶不漏人,全天候開展義務巡邏。友誼鎮(zhèn)在邊境村屯成立夜間巡邏隊,防止外籍人員夜間非法入境,有效阻隔了新冠肺炎的外源性輸入。同時,在全鎮(zhèn)31個屯設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由黨員志愿者帶動村民對過往人員排查登記、體溫測試。獅子山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對轄區(qū)內需要居家隔離的重點人員實行“一對一”服務。由于正值春節(jié),隔離時間又比較長,個別隔離人員產生較強烈的抵觸情緒。志愿人員耐心細致地做好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工作,安撫情緒,化解矛盾,主動為隔離對象送去蔬菜、糧油等生活用品,并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一次性口罩等垃圾的科學收集處理,讓被隔離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
打造科技陣地——科技助力增強必勝信心
憑祥市自抗疫工作啟動以來,一直重視依靠現代科技的力量。為及時、準確、有效地防控疫情,一方面,憑祥市加大對廣大邊民的宣傳引導,幫助邊民正確看待這次疫情,在防疫過程中相信科學技術、依靠科學方法,堅決防止企圖通過各種封建迷信的辦法來防范疫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暢通信息渠道,提高發(fā)現問題的敏銳性,著重加強對流動人員的監(jiān)測和管控,一旦有來自高危地區(qū)的人員進入本區(qū)域,系統(tǒng)能夠及時捕捉相關信息并報警,以便相關方面在第一時間采取相應措施。憑祥浦寨互市區(qū)首次采取“互聯網+互市落地加工”申報新模式,積極推行邊民互市掌上APP申報,實現落地加工互市商品快速驗放;憑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利用網上辦理貨運司機《出入境通行證》的便利舉措,保障企業(yè)復工復產,助推經濟貿易穩(wěn)步發(fā)展。
不求形式,但求實效;群眾有所盼,活動有所為。憑祥市針對邊境地區(qū)特點,應對疫情的大考,創(chuàng)造性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戰(zhàn)“疫”中的強勁動力和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