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開學后的網課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新鮮事,也難免帶來一些親子教育方面的煩惱。比如,家長和孩子因使用電子產品而矛盾不斷;孩子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完不成每天的學習計劃,令家長們焦慮不已。
延遲開學,閨女的網課上了一個月,我和她的“貓鼠大戰(zhàn)”也上演了一個月,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閨女的自律性太差。說實話,學校和老師是很負責的,每天通過專用軟件指導孩子學習。無奈孩子電子產品在手,心里總是惦記著玩游戲。
起初,我把平板電腦拿出來給她上課用,可她總是趁我不在的時候玩游戲,一聽到我的腳步聲又迅速把電腦界面調回學習頁面。有一次她手慢了,終于被我發(fā)現,我能怎么辦?只能批評幾句。過了兩天,她又因玩游戲太投入,夜里兩三點還不睡,我火冒三丈,一氣之下把平板電腦摔得粉碎。
然而,網課還是要繼續(xù)上的。用手機上,仍舊避免不了玩游戲,于是,我要求她用臺式電腦繼續(xù)上課,并把電腦里的游戲軟件全都刪除了。但沒想到,有一天她沾沾自喜地告訴我:“你以為把游戲都刪了,其實根本沒有。你只是刪了圖標,游戲都還在?!彼阉械挠螒蜍浖嚎s打包放在我找不到的地方。沒辦法,我只能改成不定時抽查,經常躡手躡腳地透過廚房的窗戶,監(jiān)視她上課的情況,一旦發(fā)現她有“不軌行為”,便會幽幽地來一句:“干嗎呢?專心上課!”久而久之,我不勝其累,她也不勝其煩。
有時,她雖然沒有偷偷玩游戲,好像在聽老師講課,但手里沒筆,桌上沒書,只是呆呆地盯著電腦屏幕,我根本不知道她是否在跟著老師思考。在我看來,學習應該是邊聽講邊記筆記的,無論是在學校的課堂上還是網課,都應如此。閨女的表現著實讓我著急!
現在,我和閨女都盼望著趕快開學,不是因為她有多么愛學校,愛學習,只是因為開學之后就再不用從早到晚面對我了。而我也不想每時每刻監(jiān)督著她了。唉,我們這是相看兩生厭??!
——高中學生家長柳云
因為使用電子產品引發(fā)親子沖突,并不是源于網課。如何教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而不“迷航”,也不僅限于疫情期間。信息化的社會,電子產品終將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萍歼M步,向來就是雙刃劍,便捷的網絡教育也同樣會有弊端,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導孩子,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培養(yǎng)和樹立相應的規(guī)則意識。
在學校學習有課程表,在家學習也應有學習計劃。父母和孩子要一起制定網絡學習的規(guī)則和居家學習計劃,明確在上網課、寫作業(yè)的時候不能開小差,玩游戲;約定在特殊時期,最大限度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除了學習之外,使用電子產品的地點、時間和內容都需要與家長提前溝通;合理規(guī)劃好上課、寫作業(yè)、鍛煉、閱讀和休息的時間。
規(guī)則制定之后,落實是關鍵。有規(guī)則而不重落實,無異于紙上談兵,不起作用。網絡世界的豐富多彩,游戲短視頻的聲光刺激,無時無刻不在挑戰(zhàn)人們的自控力,更何況還是未成年的孩子。除了教育和引導孩子自覺遵守規(guī)則外,家長的指導和監(jiān)督也不能缺位。對于正確的行為要肯定和鼓勵,對于不守規(guī)則、偏離規(guī)則的行為要及時提醒和糾正。另外,有針對性的獎懲措施也不可缺少。
規(guī)則的執(zhí)行,離不開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營造。比如,把學習計劃表貼在電腦旁邊,以便孩子學習時抬頭可見;創(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給孩子帶來上課的儀式感,這對低年級的孩子效果更好;鼓勵并想辦法讓孩子多使用紙質學習材料,畢竟作為基礎能力的紙質閱讀十分重要;特殊時期,條件許可的話,盡量使用大屏幕電子產品,最大限度減少便攜式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把相關的電子產品放置于家中的公共區(qū)域,或者家長能看得到的其他地方,提醒孩子要自律,等等。更為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總是刷手機、玩游戲。特殊時期,親子相處的時間多,互動頻率高,父母的行為更容易對孩子產生影響。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張旭東
(摘編自《北京日報》2020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