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mmol/L,對比兩組患者入院時的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量表(APACHE II)評分,對比兩組患者感染事件、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及病死率,最后就兩組患者感染病原菌菌相譜和構成進行分析。結果"/>
[摘要] 目的 探究血糖水平在ICU糖尿病患者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該院ICU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其空腹血糖平均值將其分為A、B兩組,其中A組患者(45例)晨起空腹血糖在6.1~10.0 mmol/L之間,B組患者(53例)血糖>10.0 mmol/L,對比兩組患者入院時的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量表(APACHE II)評分,對比兩組患者感染事件、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及病死率,最后就兩組患者感染病原菌菌相譜和構成進行分析。結果 對比顯示A組患者APACHE II評分(16.23±2.61)分明顯低于B組患者(P<0.05);B組患者住院期間感染事件、MODS及病死率均高于A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中革蘭氏陰性菌及真菌感染率要高于A組(P<0.05)。結論 血糖水平對ICU糖尿病患者預后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高血糖患者往往預后較差,感染率及死亡率也較高,應注意提前實施干預。
[關鍵詞] 血糖水平;ICU;糖尿病;預后評估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3(a)-0042-02
ICU是醫(yī)院內感染事件高發(fā)的科室,究其原因為患者病情較嚴重導致其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到多種病菌侵襲所致。有研究指出,高血糖狀態(tài)會進一步增加ICU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誘發(fā)嚴重感染、MODS甚至死亡事件的出現(xiàn)[1]。就血糖水平與ICU糖尿病患者預后的研究有助于探尋ICU糖尿病患者治療新模式,對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該文通過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該院ICU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血糖水平對ICU糖尿病患者預后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高血糖患者往往預后較差,感染率及死亡率也較高,應注意提前實施干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ICU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其空腹血糖平均值將其分為A、B兩組,其中A組患者(45例)晨起空腹血糖在6.1~10.0 mmol/L之間,B組患者(53例)血糖>10 mmol/L。A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50.62±1.65)歲。B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49.98±1.9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納入對象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且入住ICU;病歷資料齊全;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學會批準實施;入住ICU時間≥48 h;患者家屬對研究過程、方法、原理清楚明白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并發(fā)MODS患者。
1.2? 方法
采集所有入組患者晨起空腹血糖,取患者末梢血進行血糖水平檢測,使用儀器為羅氏Accu-Chek血糖儀,每個指標連續(xù)檢測3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值待用,并以10.0 mmol/L作為分界線將入組對象區(qū)分為A、B兩組。而后記錄兩組患者APACHE II評分,ICU治療期間感染、MODS及病死率;并采用實驗室檢測方式記錄發(fā)生感染者病原菌菌譜和構成。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主要為患者ICU治療期間發(fā)生的感染、MODS及病死率,其中院內感染發(fā)生率參照國家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診斷標準,MODS參照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診斷標準[2]。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采集的數(shù)據實施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入院APACHE II評分對比
經評測發(fā)現(xiàn),A組患者入院時APACHE II評分為(16.23±2.61)分,B組患者入院時APACHE II評分評分為(27.29±3.06)分,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9.06,P<0.05)。
2.2? 兩組患者感染、MODS及病死率對比
經記錄發(fā)現(xiàn),B組患者住院期間感染事件、MODS及病死率均高于A組患者(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病原菌菌譜及構成比較
經檢測對比發(fā)現(xiàn),B組患者中革蘭氏陰性菌及真菌感染率要高于A組(P<0.05),革蘭陽性菌感染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ICU是醫(yī)院內救治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但同時也是院內感染高發(fā)的單位,不同于普通患者,ICU患者往往免疫系統(tǒng)機能更為低下,發(fā)生感染率更高,感染后其預后也更差,因而對ICU患者感染預防對其治療成功率具有較深遠的影響[3]。臨床實踐指出,ICU患者會受創(chuàng)傷、手術、離子紊亂、酸堿失衡、器官功能不全、缺血缺氧、過氧化物分泌增多等因素影響,其機體出現(xiàn)強烈的應激反應,具體表現(xiàn)為胰高血糖素、兒茶酚胺、生長激素等應激類激素分泌驟然增加。以胰高血糖素為例,過量表達的胰高血糖素會導致胰島素呈現(xiàn)相對分泌不足,患者機體血糖調節(jié)機制出現(xiàn)異常,最終導致個體出現(xiàn)高血糖狀態(tài),如患者并發(fā)糖尿病,則會進一步加重高血糖狀態(tài),導致電解質紊亂或感染幾率再次上升。有相關研究[4]通過將136例泌尿外科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按照術后48 h血糖水平進行分組的方式發(fā)現(xiàn),相比于低血糖患者,高血糖患者術后發(fā)生感染的幾率更高,提示術后應激性高血糖會影響感染的發(fā)生率,血糖波動越大,術后感染風險越高。
該文作者通過將98例ICU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血糖水平進行分組的方式,就血糖水平對ICU糖尿病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相比于血糖水平較低的A組患者,血糖水平較高的B組患者入院時APACHE II量表評分明顯更高。該文作者分析認為,APACHE II量表是臨床上用于疾病嚴重程度評估的常用量表,能夠對各類急性疾病的嚴重度進行量化評估,兩組間APACHE II量表評分的差異說明血糖與APACHE II評分之間存在一定關聯(lián),學者黃可強[4]等通過對91例重癥肺炎實施機械通氣患者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患者血糖水平與APACHE II量表評分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聯(lián)系(r=0.533,P<0.05),該學者認為通過對血糖水平的評估有助于評估危重患者病情,這與該文研究結果相一致。
此外該文還就A、B兩組患者術后感染事件發(fā)生率、MODS發(fā)生率及病死率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A組患者術后感染事件、MODS及病死率均明顯較B組低。該文作者分析認為,對ICU患者來說,創(chuàng)傷、低氧血癥、器官機能異常等都會誘發(fā)機體應激性高血糖事件的發(fā)生,高血糖狀態(tài)會進一步加重細胞脫水,造成細胞功能受損,加重機體功能減退,影響患者預后。
最后,該文就不同血糖水平對ICU糖尿病患者感染菌菌譜及構成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血糖水平較高的B組患者其革蘭氏陰性菌及真菌感染的幾率較A組更高,分析其原因為高血糖狀態(tài)使機體菌群的平衡被破壞,高血糖狀態(tài)導致銅綠假單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菌大量繁殖,而銅綠假單胞桿菌屬于革蘭氏陰性菌,與該文研究結果相一致。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念珠菌感染率較高,且住院時間越長、應用抗生素越多,真菌感染率越高,這也與該文結果相對應。
綜上訴述,血糖水平對ICU糖尿病患者預后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高血糖患者往往預后較差,感染率及死亡率也較高,應注意提前實施干預。
[參考文獻]
[1]? 李蘇娜,張海燕,郭蕓.ICU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及其管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4):3384-3387.
[2]? 崔嬿嬿,賈波.不同鼻飼方式用于ICU危重患者腸內營養(yǎng)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1):94-97.
[3]? 唐海霞,趙春紅,王鮮穎,等.護士復蘇團隊在ICU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7):2397-2399.
[4]? 黃可強.血糖水平在判斷合并應激性高血糖的ICU患者預后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0):53-54.
[5]? 陳莉婷.ICU患者血糖控制對重癥胰腺炎預后的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16-17.
(收稿日期:2019-12-02)
[作者簡介] 蘇婉婷(1997-),女,福建泉州人,碩士,住院醫(yī)師,研究方向:臨床醫(yī)學(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