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巒、寂靜的森林、廣袤的天空、浩瀚的大?!厍蛏系拿總€角落都有一幅美麗的圖畫,你曾置身于哪一幅畫面中?試選取一片最美的風(fēng)景寫成抒情文字。
閱讀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引擎
怎樣寫好寫景狀物的文章?
1.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景物總是各有特色。不同的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鮮明的特點聞名于世,只有把它們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2.要學(xué)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于觀賞廬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獲得的感受也迥然不同。
3.要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
寫景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夠的,還要寫出景物的內(nèi)在特征。而內(nèi)在特征有時難以描繪,這就需要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即借助相關(guān)、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進(jìn)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其中,聯(lián)想最大特點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時間的界限,可以沖斷空間的阻隔,它可以使文章的思路開闊,讓景物描寫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內(nèi)在特征。
4.寫景要抒情
寫景,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再現(xiàn),更是作者主觀感情的外現(xiàn)。景是外在的,情是內(nèi)在的,正所謂“情隨物遷,辭以情發(fā)”。景是情產(chǎn)生的基礎(chǔ),情是景的產(chǎn)物。因此,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發(fā)一定的思想感情。當(dāng)然,這種感情必須發(fā)自內(nèi)心,而不是無病呻吟。
佳作展示一
初 秋
李敏萱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眨眼間又到了秋天。仿佛一夜之間大地像被灑了降溫劑,涼爽的氣息撲面而來,讓昨天還搖著蒲扇的人們不知所措。初秋,你總是那么不期而至又善解人意。抬頭仰望浩瀚的蒼穹,潔凈明亮,一塵不染,深邃無垠。藍(lán)色是淡淡的,甚至讓你看不清白色云朵的蹤跡。
脫去短袖,換上長衫,去公園感受這別是一番滋味的景致。漫步公園,一陣涼風(fēng)撲面而來。因是初秋,路旁的行道樹雖無“其葉沃若”之綠意,卻還不至于“其黃而隕”。可小草也還是青得逼你的眼。你顯示自己的存在,不像春那樣羞澀匆匆,欲言又止;不像夏那樣躁動不安,喜怒無常;更不像冬那樣冷酷無情,肆無忌憚。和你相處,是多么愜意??!
初秋,你比深秋更加溫柔,沒有秋風(fēng)掃落葉的暴戾;初秋,你比深秋更加多情,沒有秋霜染黃枝的寡薄;初秋,你輕輕地來了,正如你悄悄地走。
一陣風(fēng)吹來,楓葉沙沙作響,仿佛奏響一首名曲。忽然,幾片楓葉從樹上輕輕飄落,悄無聲息,像一只只紅蝴蝶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女羞紅的臉頰。幾片調(diào)皮的樹葉飄進(jìn)了池塘,激起細(xì)細(xì)的波紋,一條小魚兒游了過來,躲到了落葉下面,又有幾條魚兒用冒泡的嘴唇偷偷將那傘蓋吹走。
初秋沒有漫山遍野的金黃,它腳步輕盈,一切都是悄悄的、淡淡的,如同一盞散發(fā)著清香的菊花茶,將自己的雅趣和智性融化在那獨特的氣韻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一陣秋雨過后,桂花散發(fā)出沁人的清香——沒有金黃的庸俗美,只有香,淡淡的香……月光也是淡淡的,映出若隱若現(xiàn)的一個桂花影兒,真是淡月隱香桂。
涼爽的風(fēng)輕拂著河邊的楊柳,它們扭動纖細(xì)的腰肢,揮動頎長的衣袖迎接初秋的到來。這柔和的略帶涼意的風(fēng),是你派來的使者嗎?坐在河邊的石階上,嗅著水面漾來的清香,頓時心曠神怡。
然而,我并不想渲染秋的美景。因為我深深地懂得,有初秋必定有深秋。初秋的美,不管怎樣依戀與不舍,她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離去,留給我們的只有最后一片樹葉飄向大地的惆悵。
點評
“自古逢秋悲寂寥”,與秋天有關(guān)的寫景散文,往往和憂愁、懷念相關(guān)。本文展現(xiàn)了初秋時節(jié)不失明媚的美景,傳達(dá)了自己心中的閑適和喜悅,但同時也流露出淡淡的憂愁。語言活潑自然,流暢優(yōu)美,文章使用了擬人的手法,景物描寫生動而富有畫面感。讀來親切有趣,直擊讀者的內(nèi)心!
佳作展示二
傲 松
胡晨濤
艱難跋涉之后,終于攀上了傳說中的一線天,我站在高高的山巔,極目眺望,絕美景色一覽無余,頓時感受到杜甫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趣。但見四下里溝壑縱橫,亂石滿山,突兀林立,嶙峋怪異,真是一個“險”字了得。無數(shù)黃山松就在這滿山石獸中,迎風(fēng)挺立,從穿空亂石叢中努力拔出枝干,秀出新芽。
黃山之松千姿百態(tài)。它們盤根于石,昂頭挺胸,堅韌不拔。有的宛如壁虎,有的根似龍爪,有的臥如盤龍。他們高聳入云,或緊貼石壁,或扎根于石,或倒掛金鉤。從容不迫,淡定自如,令人生畏……它們默默地用堅忍不拔的精神,裝點著黃山,抒寫著黃山的神奇、秀美!在黃山之巔,處處都能看到它們?yōu)t灑、挺拔的身姿。
佇立觀望眼前之景,我不禁由衷贊嘆松樹頑強而偉大的生命力!
這隨處可見的平凡生命,枝干遒勁,蓊蓊郁郁,透出一股難以言喻的蒼勁之美。你看,那兩座山峰相連的地方,一株不過數(shù)十寸的幼松,艱難地?fù)荛_穴縫,在巖石中生根發(fā)芽。這幼嫩的小松樹竟如此倔強,可想而知,那些名松、奇松、巨松,又該有著怎樣的氣魄,又該是多么撼人心魄。這背后,它們付出了多少艱辛,承受了多少壓力,遭遇過多少難以忍受的挫折,才成就了今天的錚錚傲骨!
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當(dāng)寒風(fēng)刺骨的白雪飛花籠罩黃山時,這里又會是一番怎樣的奇景?厚重的冰雪沉甸甸地壓住黃山松的枝干,不給它們一點自由伸展的機(jī)會,妄想這樣就能打敗黃山松了。黃山松豈會因這一點小小挫折而停止向上伸展?黃山松雖承受著萬鈞重壓,卻絕不會低下它高貴的頭顱,不會放棄生命的意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睉{著堅強不屈的精神,傲然面對嚴(yán)冬,成就了另一黃山奇景——“霧凇”。
我不由得走近它們,用我的雙手觸摸,所觸之處皆傷痕累累。在與無情的風(fēng)雨冰雪的搏擊中,它們練就堅韌、傲然、不屈的精神。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我自巍然不動;驟雨疾雪屢相侵,我仍笑傲不驚。
很久沒去黃山了,但那一棵棵平凡卻又孤傲的松影仍深深定格在我心中。是?。∪绻粋€人可以像黃山松一樣頑強,那還有什么能讓他悲觀和失望呢?
點評
提到黃山松,我們的腦海立刻會浮現(xiàn)“堅韌、生命、追求”等字眼。作者用剛硬的筆調(diào)很好地詮釋了屬于黃山松的那份傲然不屈。文中使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眼前實景和想象之境融合,細(xì)致地刻畫了不同環(huán)境中平凡卻震撼人心的黃山松。擬人手法的運用也恰到好處,生動貼切,讓人讀后充滿力量。全文融情于景,邊繪景邊抒發(fā)感悟,借堅強無畏的黃山松表達(dá)了作者對可貴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