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鋒,鄧樂武,吳 杰,魏 平,王 睿
(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紅外光譜輻射計廣泛運用于國防、科學研究及工業(yè)領域[1~7],如評估蒙皮材料發(fā)射率[8],導彈火焰輻射特性[9],航天紅外遙感領域[10]等。SR 5000N型輻射計是目前最先進的紅外輻射計之一,其具有包括光譜響應,輻射強度,輻射亮度等多種測試能力。同時,SR 5000N憑借其高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均勻?qū)ΨQ視場、模塊化設計、便攜等優(yōu)勢,適用于室內(nèi)和外場各種環(huán)境條件,滿足客戶不同需求。對材料發(fā)射率測試系統(tǒng)而言,紅外輻射計響應度標定工作尤為重要,其結果影響到對材料真實發(fā)射率不確定度的嚴格評估。
本文基于高溫黑體輻射源對SR 5000N輻射計系統(tǒng)光譜響應度進行了標定實驗研究。采用分段線性標定方法,在較寬溫區(qū)范圍內(nèi)對輻射計進行標定。在373~773 K溫區(qū)范圍進行了響應度標定實驗研究,給出了系統(tǒng)的光譜響應度,同時比較測量光譜與基于標定的計算光譜的一致性。
圖1為SR 5000N輻射計的基本光路圖。主要由探測器、連續(xù)濾光片、斬波器、電荷耦合元件、精密反射鏡組(含聚光鏡、45°平面折疊鏡組件)等構成。詳細介紹可見CI公司SR 5000N使用手冊。當輻射信號進入光路后,經(jīng)過精密反射鏡組匯集、反射、聚焦,再通過斬波器調(diào)制為交流信號后至視場光闌、連續(xù)濾光片,最后由探測器完成由光信號到電信號轉(zhuǎn)換輸出。
圖1 SR 5000N的基本光路圖
已知溫度T的黑體發(fā)出的輻射經(jīng)過成像系統(tǒng)進入輻射計,SR 5000N輻射計獲得響應信號SBB(λ),可表示為:
SBB(λ)=K(λ)[L(λ,TBB)+L(λ,TAmb)]
(1)
式中:K(λ)為SR 5000N輻射計光譜響應函數(shù);L(λ,TBB)為波長λ、溫度TBB時黑體光譜輻射亮度;L(λ,TAmb)為波長λ、溫度TAmb時測試環(huán)境的光譜輻射亮度。
當選取不同的黑體輻射源溫度T1、T2時,式(1)可寫為
S1(λ)=K(λ)[L(λ,T1)+L(λ,TAmb1)]
(2)
S2(λ)=K(λ)[L(λ,T2)+L(λ,TAmb2)]
(3)
當T1與T2溫度接近時,可以認為L(λ,TAmb1)≈L(λ,TAmb2),這樣由式(2)及式(3)可以得到:
(4)
在T1、T2、λ已知情況下,L(λ,T)根據(jù)普朗克定理可求出:
(5)
式中:c1項為第一輻射常數(shù),c1=3.741 8×10-16W·m2;c2項為第二輻射常數(shù),c2=1.438 8×10-2m·K;λ為波長。
將L(λ,T1),L(λ,T2)求出后代入式(4)中即可求出K(λ)。
采用溯源至國家紅外亮度溫度標準的黑體輻射源進行標定工作。黑體發(fā)射率大于0.995,30 min溫度穩(wěn)定性優(yōu)于0.1 ℃,黑體的紅外亮度溫度分別通過中心波長3.9 μm和8~14 μm的傳遞標準級紅外輻射溫度計向上溯源至國家計量標準。SR 5000N型輻射計與黑體輻射源距離h=4 m,采用窄視場組件(NFOW),輻射計視場角設為3×10-3rad,黑體輻射源充滿視場。實驗系統(tǒng)布局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實驗系統(tǒng)布局示意圖
黑體輻射源溫度設為T/K=323,373,423,473,523,573,623,673,723,773,823;輻射計測量1.2~14.3 μm內(nèi)的光譜曲線,采集20次求平均值得到每一溫度點的SBB(λ),如圖3所示。圖3中橫坐標為波長,μm;縱坐標為測試信號,是無量綱值。從圖3中可以初步觀察出:1)波長4.35 μm附近有明顯的CO2吸收峰;2)信號值從波長5.5~14 μm區(qū)間明顯降低,波長5.6 μm附近觀察到‘陡坡’,這是因為SR 5000N在波長1~15 μm范圍內(nèi)測試使用InSb和MCT兩組探測器,InSb探測器在波長1~5.6 μm范圍響應,MCT探測器在波長5.6~15 μm范圍響應。從圖3中可以明顯看出兩組探測器的光譜響應增益相差較大,為便于觀察,圖4給出通過不同探測器測量的在不同波長下的紅外光譜曲線。
圖3 不同溫度的黑體光譜曲線S(λ)
圖4 不同探測器測量的黑體光譜曲線S(λ)
根據(jù)第2.2節(jié)線性標定模型,設定黑體溫度分別為T1=723 K,T2=823 K,通過S1(λ,T1),S2(λ,T2)求得溫度為773 K時的SR 5000N的光譜響應度K(λ)。依次類推即可得出黑體溫度為373 K,473 K,573 K,673 K時的光譜響應度K(λ)。圖5給出了773 K時光譜響應度K(λ),可以看出:SR 5000N中InSb探測器的光譜響應度明顯優(yōu)于MCT探測器。在InSb探測器響應的3~5.5 μm范圍K(λ)呈現(xiàn)逐步增加的趨勢,說明在此區(qū)間,InSb探測器的長波段響應度優(yōu)于短波段,在4.3 μm有明顯的CO2吸收峰,與光譜曲線觀察情況一致。MCT探測器響應的8~14 μm范圍K(λ)呈現(xiàn)逐步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在波長11.7 μm附近響應度最大。
圖5 SR 5000N系統(tǒng)773 K時光譜響應度K(λ)
以黑體溫度T=773 K為例。依據(jù)第2.2節(jié)中求得的K(λ),代入式(6)中,即可求出當TAmb=723 K的L(λ,TAmb)。
S(λ,T)=K(λ,T)[L(λ,T)+L(λ,TAmb)]
(6)
黑體溫度接近時,如TAmb=723 K時L1(λ,TAmb)和TAmb=773 K時L2(λ,TAmb)近似相等:
L1(λ,TAmb)≈L2(λ,TAmb)
(7)
將T=723 K時S(λ,T),L(λ,TAmb),K(λ,T)代入式(6)中可以得到黑體光譜輻射亮度計計算值Lcal(λ,TBB);根據(jù)黑體普朗克定律求得理論值L(λ,TBB)。如圖5所示。
L(λ)整體分布隨著黑體溫度T變化而變化,曲線峰值隨著黑體溫度T增加向短波長方向移動。
圖6為光譜亮度理論值L(λ,T)與計量Lcal(λ,T)對比圖,可以看出:SR 5000N在3~14 μm寬頻譜上,Lcal(λ,TBB)和L(λ,TBB)具有較好一致性。
圖6 光譜亮度理論值L(λ,T)與計算值Lcal(λ,T)對比
圖7為黑體溫度分別設置為373 K、473 K、573 K、673 K、773 K相對平均偏差,可以看出:3.0~3.2 μm,4.3 μm附近,5.5~7 μm相對平均偏差較大,其原因有兩點:1)InSb探測器在3.0~3.2 μm光譜響應效果較差;2)實驗時由于輻射計與高溫黑體有一定距離,在4.3 μm附近,5.5~7 μm大氣中CO2,H2O存在影響,導致黑體的計算值與理論值相差較大。
圖7 相對平均偏差
圖8為在8~14 μm頻譜內(nèi)SR 5000N相對平均偏差,可以看出,在該范圍內(nèi)相對平均偏差優(yōu)于1%。
圖8 8~14 μm相對平均偏差
本文建立了紅外輻射計光譜響應度標定模型,運用溯源至國家紅外亮度溫度標準的高溫黑體輻射源對SR 5000N系統(tǒng)進行光譜響應標定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所選取的溫度區(qū)間,校準的SR 5000N測量黑體的光譜和相應溫度的理論光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黑體光譜輻射亮度在8~14 μm頻譜內(nèi)相對平均誤差優(yōu)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