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鋒 杜志軍
關鍵詞 敲詐勒索 民事索賠 民刑交叉
作者簡介:周鋒,江蘇蠡湖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研究方向:法學;杜志軍,江蘇蠡湖律師事務所,主任,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在職法碩,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39
近日,大華前員工洪濤因遭他人舉報其涉嫌敲詐勒索被深圳司法部門羈押251天,終因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無罪釋放后引發(fā)輿論熱議。而大華對此事件的回復以及態(tài)度,使得事件持續(xù)發(fā)酵。關于此案的各種信息以及細節(jié)等目前眾說紛紜,但幸好有深圳市龍崗區(qū)人民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書和刑事賠償決定書可以作為客觀有效的事實依據(jù),故我們以上述官方法律文書所記載的內容,結合相關案例,對司法實踐中如何明晰民事索賠與敲詐勒索罪之間的界限進行簡要評述。
根據(jù)法律文書,洪濤事件的大致經(jīng)過如下:洪濤于2005年入職大華公司,在逆變器銷售管理部工作,其于2018年1月31日從大華公司離職。因為離職補償金問題,其和大華公司意見不一,雙方經(jīng)協(xié)商后大華公司同意向洪濤補發(fā)331576.73元,后大華公司通過部門秘書個人銀行卡向洪濤個人銀行卡轉賬304742.98元(稅后金額,交易摘要為“離職經(jīng)濟補償”)。后洪濤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8年12月16日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9年1月22日被逮捕。2019年3月21日,深圳市公安局向深圳市龍崗區(qū)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起訴意見書認為洪濤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間,以向大華公司上級審計、稽查部門舉報部門主管何某在業(yè)務上的違規(guī)操作為由進行要挾,何某被迫通過部門秘書個人賬戶向洪濤轉款30萬元人民幣。深圳市龍崗區(qū)人民檢察院兩次退回補充偵查后,認為此案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遂作出不起訴決定書,洪濤最終被無罪釋放。
從以上事實判斷,洪濤案件系因與大華公司存在民事爭議而引發(fā),此案不禁使我們想起廣東省處理的另外一起曾經(jīng)引發(fā)輿論關注的因民事糾紛而引發(fā)的敲詐勒索案件,即郭利敲詐雅士利公司案件,案件從2009年郭利被拘留到2017年廣東省高院作出無罪判決,可謂曠日持久,而案件的起因就是郭利因其女兒食用了雅士利公司生產(chǎn)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索賠而引發(fā)。裁判文書網(wǎng)檢索一下,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因存在民事糾紛因素產(chǎn)生的索財行為,最終被判定為敲詐勒索罪的案例。
根據(jù)刑法理論通說,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一般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他人實施威脅行為,使得對方產(chǎn)生恐懼心理后交付財物的侵財類犯罪行為。而因民事糾紛引起的索賠行為,一旦索賠人采用了過激手段,那么在客觀上與威脅他人交付財物的行為,往往具有一致性。如果舉報一方在當?shù)貦鄤萏咸?,偵查機關先入為主,就很容易將一些原本是民事爭議的行為,卷進刑事訴訟的漩渦,導致冤假錯案發(fā)生。下面結合洪濤案件,簡要評析一下司法實踐中如何準確界定民事索賠與敲詐勒索犯罪之間的界限。
首先,偵查機關應當全面搜集證據(jù)。這句話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這也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但由于我國目前的司法制度仍不完美,偵查權尚缺少制約機制,而有罪推定的偵查導向,使得辦案單位有意無意會忽略一些對于嫌疑人有利的證據(jù)。洪濤案件的起訴意見書可以看出,偵查機關將事件描述為“洪濤以向大華公司上級審計、稽查部門舉報部門主管何某在業(yè)務上的違規(guī)操作為由進行要挾,何某被迫通過部門秘書個人賬戶向洪濤轉款30萬元人民幣”,而國家賠償決定書卻查明,“洪濤因為離職補償金問題其和大華公司意見不一,雙方經(jīng)協(xié)商后大華公司同意向洪濤補發(fā)331576.73元,后大華公司通過部門秘書個人銀行卡向洪濤個人銀行卡轉賬304742.98元”。故本案偵查機關在提請逮捕的時候,我們判斷偵查機關應該是忽略了洪濤取得該30余萬元的本質是離職補償金,導致檢察機關作出了批準逮捕決定。而本案在審查起訴階段,洪濤一方通過客觀證據(jù),證明了該30余萬元資金轉入系離職補償金性質(估計是銀行轉賬備注、稅務機關的扣繳證明或者是坊間流傳的錄音等),導致此案出現(xiàn)了逆轉。
其次,準確判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是準確區(qū)分民事索賠與敲詐勒索的關鍵,而是否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我們認為應當從兩方面著眼,即索賠理由的合法性以及索賠金額的合理性。
從索賠理由的合法性方面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最高院刑事審判參考中的兩個案例非常有說服力。一起案件是湖州市南潯區(qū)人民法院審理的“夏某理等人敲詐勒索案”,該院審判理由認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因房屋補償、安置等問題發(fā)生爭議,或者雙方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后,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未經(jīng)行政機關裁決,僅就房屋補償、安置等問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夏某理等人重新索取拆遷補償費用,屬于被拆遷方對拆遷補償重新提出主張,屬于法律許可的范疇”,故法院認為夏某理等人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另外一起案件是重慶市梁平縣人民法院審理的“廖舉旺等敲詐勒索案”,該院認為,“本案事出有因,系農(nóng)村發(fā)展中企業(yè)征地引起的權利糾紛。各被告人系基于與煤礦之間的土地征用關系主張權利,這種權利沖突屬于民事爭訟的常發(fā)案例”,故以廖舉旺等人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為由判定本案無罪。該兩起案件,法院判決無罪的重要依據(jù)均是被告人索賠的理由屬于民事訴訟案由。而洪濤案件起因,也是因為洪濤主張離職補償金而引發(fā),故顯然也是屬于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范疇,不具備非法性,難以認定其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
索賠金額的合理性也是判斷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重要依據(jù),比較典型的是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法院審理的“王云華敲詐勒索案”,廣東省高院駁回王云華的申訴理由中認為,關于王云華以錄音為據(jù),提出“封口費”是應萬長征要求才寫到收條上的,并非其本意的申辯意見。該院認為,綜合萬長征、廖廣香的陳述和證言內容,在收條上將該款稱作“封口費”并不違背其本意,由于萬興龍公司欠的加班工資等應付款項僅為1萬元人民幣左右,故即使收條上沒有將該10萬元人民幣寫為“封口費”亦不影響對該款的性質認定,后廣東省高院駁回王云華的申訴。所以如果行為人即使依據(jù)合法的理由,但是提出索賠的金額遠遠超過合理的范圍,而采用的索賠手段又存在威脅因素的,在司法實踐中也是非常容易被界定為敲詐勒索罪的。但是,我們認為,對于金額的合理性應當作擴張解釋。
而根據(jù)洪濤案查明的事實,洪濤提出的賠償金額有明確的計算依據(jù),即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違法解除產(chǎn)生的雙倍經(jīng)濟補償金。以洪濤在大華公司的任職期限和經(jīng)歷,其本身具備和大華公司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但大華公司并未和其簽訂。在這種情況下,大華公司要求和洪濤解除勞動關系,洪濤認為大華公司應當支付雙倍經(jīng)濟補償金,我們認為并沒有超過合理限度,因為根據(jù)《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訴訟實務座談會紀要(2010年)》第九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拒絕與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公司至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前一日的,應當予以支持。雖然洪濤與大華公司在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情況下,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實際中對于這種情況,如果用人單位無法舉證證明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本人意愿提出的話,還是應當支持勞動者提出的雙倍工資請求。雖然雙倍經(jīng)濟補償金和雙倍工資的性質不一,但總體金額應當大致相當。所以本案中洪濤索賠的理由合法,索賠金額合理,不能證明其主觀上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至于其是否實施了威脅向上級部門舉報的行為,并不是認定本案是否構成犯罪的關鍵。
最后,我們想強調,一旦發(fā)生經(jīng)濟糾紛,還是應當通過民事途徑解決。就洪濤案件而言,洪濤如果認為和大華公司之間存在勞動爭議,首先應當通過勞動仲裁、訴訟進行解決,那他也不會身陷囹圄251天。同樣,如果大華公司或者何某個人認為洪濤采用脅迫方式,導致其轉賬的,也完全可以通過向法院行使撤銷權的方式維權,如果民事訴訟過程中法院查明有犯罪事實的,自然會移送公安機關偵查。那種動輒利用當?shù)厮痉C關公權力,以刑事手段介入經(jīng)濟糾紛的行徑,并非善道。因為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