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婷
對于天氣,我最愛雨天,尤其纏綿細(xì)雨。細(xì)雨無聲卻又形,包裹在這樣的雨天下,我感到安全與舒適。這樣的雨天,是感受不到時間的迅速流逝,晨間陰云籠罩,傍晚依舊團(tuán)繞,唯有那池塘里經(jīng)久不息的漣漪見證著時間的流動。這樣的雨天讀書是極好的,溫度適宜,一片靜謐。入目的每一個文字、指尖翻開的每一頁都如此的鮮活真實,書中的每一個人物彷佛此刻就在眼前,讀累了,便喝上一杯熱茶,微靠窗臺獨享屬于你的溫暖,窗外零星的彩色雨傘如跳動的音符活躍著自己有些疲乏的心,濃霧里,小販的叫賣聲若即若離,再遠(yuǎn)些,便是山了,山不高,但此刻這些山如同頭披白紗、身環(huán)雪帶的隱士仙子,輕易讓人置身于幻境。
我喜歡這樣的雨天,雨點不大不小。我可以肆無忌憚地在雨地里奔跑,卻不用擔(dān)心媽媽的責(zé)罵和嘮叨,我可以仰頭張開嘴巴去驗證雨水到底是不是甜的。我的童年因纏綿雨的存在而多彩,細(xì)雨綿綿,匯織成我快樂的點點滴滴。春天,細(xì)雨滋潤著黃土地,不似暴雨沖刷式的洗滌而是一點一滴,一絲絲地浸透填補著泥土的每一處縫隙。既不用擔(dān)心過度的濕潤也不用擔(dān)心極度的干燥,一切都剛剛好。夏天,急雨過后形成的小水潭此刻正隨著纏綿雨共同舞動,漣漪步步生花,搖蕩催人入睡,葡萄藤下?lián)我粨u椅,觀遠(yuǎn)處兒童追逐嬉鬧,好不愜意!秋日的雨大都蕭瑟凄涼,這時纏綿雨的日子并不長但也仍裹挾著絲絲涼意,漫步在小橋邊,涓涓細(xì)流終將相聚于大海,感嘆光陰流逝,思念未歸的朋友。北方的冬日,纏綿雨在落地之前便凝結(jié)成了雪花,無聲無息,如果能夠見到在暖陽照耀下降落的雨,那說明下一個春天將要到來了!纏綿雨纏綿的不僅僅是四季,更是我的美好回憶。
雨是大自然的清潔劑,洗掉了萬物面龐的污漬,沖刷了沉積的陰霾。雨后的世界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充滿著生機與活力,雨給予了世間萬物新的生命力,為其生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皳淅?,撲棱”,那是叢林深處鳥兒們抖落被雨水淋濕羽毛的聲音,雨水打濕了他們的羽毛,卻也撫順了他們昔日的急躁;“滴答,滴答”瓦房上遺留的積水順著屋檐從高處快速墜落,地面形成的漩渦見證著雨水的曾經(jīng),也見證著雨水的毅力。雨的聲音被萬物所演繹所傳達(dá),共同協(xié)奏了一曲僅有自然才擁有的優(yōu)美樂章。
雨后的空氣沁人心脾,漫步于林間小道,深吸一口氣,一股清爽便涌進(jìn)了鼻腔流入了我們的肺。雨后的空氣中夾雜著絲絲飄香的泥土的氣息,這種味道最容易使人沉思,能夠輕易勾起人們埋藏在心底的記憶。閉目間,過往的種種都浮現(xiàn)在眼前:或歡喜、或沮喪、或后悔、或遺憾。這一刻時間被按下了暫停鍵,天地之間唯你孤身一人,往事就如這場雨一般來去匆忙,只有經(jīng)歷過才知其中滋味?;厥撞皇腔诤?,而是為了更好的前行,過去的種種都將成為未來路下的墊腳石。雨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蒸發(fā)于無形之中,可是它卻依舊選擇降臨,以畢生的精力塑造著專屬于它的世界,燦爛地活是雨做出的選擇。人活一世,怎樣地活,選擇也很重要。
在中國的歷史文化長河中,雨已然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筆下不可或缺的傳情載體?!昂糜曛獣r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是杜甫對春雨滋潤萬物,養(yǎng)育生靈的喜愛,春雨的無私奉獻(xiàn)繁華了整個世界;“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杜牧對絲絲細(xì)雨所生的哀傷,是對已故親友的濃濃懷念;“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是王維對雨饋贈自然的頌歌,雨后的秋景讓他流連忘返;“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是劉長卿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自己的前途正如天氣一般時好時壞,陰晴不定;“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是白居易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是其想要早日回京報效朝廷的拳拳之心。在中國的詩詞中,或喜雨、或哀雨、或悲雨,每一滴雨都被中國文人賦予了獨特的內(nèi)涵,文人們借雨抒情,以雨寫淚,雨也因其新的含義在中國文化生根發(fā)芽,成為了中國文化血脈重要的一支。雨,已經(jīng)不單單是自然的雨了,每個人對雨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雨也成為了每個人的雨。我喜歡纏綿雨,喜歡它帶給我的每一份感動和回憶,纏綿雨纏綿我心尖,每一絲的纏繞都是我和它的專屬故事,謝謝它的陪伴,感謝它的降臨。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