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新華
摘? ?要:在初中名著自讀中運用自制評價量表,具有能為學生提供及時詳細的反饋、能助學生逐步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為師生創(chuàng)設公平的評價環(huán)境、能助教師提升名著閱讀的教學水平等作用。在學生閱讀開始前,教師可使用自制評價量表,讓學生明了閱讀的目的、方法和評價方式,并在此過程中讓師生共同關注閱讀的進度、展示閱讀的成果、評價閱讀的狀態(tài);在學生閱讀結束時,教師可使用自制評價量表,讓學生的總結、反思有據(jù)可循。
關鍵詞:名著自讀;評價量表;《水滸》
一、評價量表在名著自讀中運用的依據(jù)與意義
(一)名著閱讀的現(xiàn)狀
當下,初中生在統(tǒng)編教材名著閱讀的學習中,多為“對付”的狀態(tài)。究其主要原因:從學生學習角度來看,有興趣不高、方法不當、時間不足等;從教師教學角度來看,有評價簡單、方法指導不落實、時間分配不合理等。
初中生怎樣才能在有限的閱讀時間內(nèi),養(yǎng)成和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好地提升閱讀水平呢?當下已有大量關于名著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指導、方法引導的課例,但閱讀能力的逐步提升,真正落實點還在學生的自讀中。如何幫助學生在自讀中了解自己的閱讀狀態(tài),正確評估閱讀過程,進而建構自己的閱讀方法體系呢?設計名著閱讀評價量表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它可以提示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并對自己的閱讀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評價,從而達成名著閱讀的目標。
(二)評價量表的用途與意義
所謂運用評價量表,是指根據(jù)希望出現(xiàn)的行為目標來設計相應要素,然后以這些要素作為衡量標尺,用來對某些活動進行效率評估,以此來監(jiān)控和反饋活動的效果。在名著閱讀中指導學生運用評價量表引導閱讀,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能為學生提供及時詳細的反饋。已有大量研究驗證了及時反饋能提升學習效果。學生在自讀過程中運用評價量表,能彌補教師參與度低的缺陷。同時,量表中詳細的評價條目,也能成為學生自讀時檢測閱讀成果的助手,幫助學生清晰了解自己閱讀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第二,能助學生逐步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由于評價量表具有特殊的格式,學生存在較高概率發(fā)現(xiàn)自己閱讀中的重復性問題,從而不斷進行自我改善。這種“自我評價和自我改善”的模式,正是我們在所有課程中培養(yǎng)有積極性、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的內(nèi)在目標。倘若自讀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善”與后期教師參與的學業(yè)指導相結合,評價量表將有效幫助學生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即獨立、有針對性地積累資料和面對問題進行思考、推理與判斷的能力。
第三,能為師生創(chuàng)設公平的評價環(huán)境。在閱讀之前,評價量表能讓每個學生都清晰地了解本次閱讀的時長、內(nèi)容、重點與難點,明確名著閱讀的評價過程和評價方式。它不僅幫助大部分學生理解教師期待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還能幫助一些因起點較低而在初始階段無法理解學習要求的學生,逐步明了名著學習的目標,從而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相對公平的學習環(huán)境和評價體系。
第四,能助教師提升名著閱讀的教學水平。在學生自讀名著的同時,如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積累學生自讀名著時的評價量表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常能讓教師更清楚地認識到之前教學的優(yōu)勢和疏漏。比如,一個班如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對某一人物的行為分析出現(xiàn)偏差,就能促使教師分析產(chǎn)生偏差的原因,進而反思之前同類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性,并思考后階段相似教學內(nèi)容的改進措施。
二、評價量表在名著自讀中的運用——以《水滸》教學為例
為了讓評價量表發(fā)揮更大的功效,為了讓初中生在自讀時明白讀什么、讀多久、怎么讀、讀到哪個程度等關鍵問題,評價量表可按使用時間分為規(guī)劃表、過程表、總結表等。
(一)自讀開始前,瀏覽、了解評價量表
為便于教學,我們需統(tǒng)一閱讀版本。此文中使用的《水滸》為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一百回,共87萬字。根據(jù)每日閱讀時間和閱讀速度的整體情況(考慮到部分內(nèi)容將以跳讀、略讀的方法閱讀,整體按每分鐘近700字、每天閱讀30分鐘記),確定總閱讀天數(shù)為44天。按照相對集中內(nèi)容整合的原則,將閱讀分為四個閱讀階段(第1~22回、第23~43回、第44~71回、第72~100回)。表1為階段一的“閱讀規(guī)劃表”(其與后三個階段的“閱讀規(guī)劃表”僅在第一行的“回目”“天數(shù)”上存在區(qū)別)。
在閱讀開始前幫助學生制作“閱讀規(guī)劃表”的好處在于:能有效減少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而設的名著導讀課;多次運用后,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前進行思考、規(guī)劃的習慣,即讀什么書、讀多久、讀的重點、用何方式方法讀等相關內(nèi)容。
1.安排閱讀時間,確定閱讀重點
呈現(xiàn)“時間安排”既讓學生有閱讀規(guī)劃,又促使學生在后期交流中反思自己規(guī)劃的合理性。確定“閱讀重點”,讓學生逐步形成根據(jù)名著文體進行差異閱讀的意識。作為經(jīng)典長篇小說的閱讀范例,《水滸》閱讀的重點在于通過典型環(huán)境和情節(jié),讀出人物形象。
2.明確閱讀方法,清晰評價方式
在統(tǒng)編教材中,名著閱讀是設置在課內(nèi)精讀、自讀中習得相關閱讀方法之后進行的課外自讀,即習得閱讀方法后的自我運用。所以,安排在初三閱讀《水滸》,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引導學生運用之前所學到的諸種閱讀方法,如精讀、跳讀,圈點、批注,快速閱讀,選擇性閱讀,摘抄筆記等。
評價方式的確定,能提前讓學生在閱讀之初就了解自己閱讀后應達到的文本認知水平,同時也促使其在閱讀中為達到評價要求而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法。當然,這有賴于教師確定的閱讀任務和評價要求。表2為階段二的“閱讀任務表”。
確定自讀的閱讀任務,要從學習興趣、文本特征、高階思維、選擇開放等多個維度考慮。各階段的閱讀任務設置,都力求有趣、有法、有生活。評價要求分為“優(yōu)秀”“合格”“有待提高”三個層次,有助于學生明確閱讀任務的完成方向。另外三個階段閱讀任務如下:
【階段一】
(1)各用一句話,說出不同人眼中的魯達:史進、鄭屠、金老、趙員外、智真長老、劉太公、周通、眾潑皮、林沖和我(作為讀者的你)……
(2)用思維導圖畫出楊志或林沖落草的全過程,并分析二人落草原因的異同。
(3)開篇寫高俅,作者用意是什么?
【階段三】
(1)男生題——梁山的三個女將中(女生題——第1~22回沒有出場過的男性中),你更愿意和誰做朋友?若要給她(他)送一份禮物,你會選擇送什么?請以小說為依據(jù),簡述理由。
(2)請擬寫一份宋代的詔書,贊美關勝的“儒雅之甚”“豁達之甚”“忠誠之甚”“英靈之甚”(文言或白話)。
(3)在不改變楊志團隊人員的基礎上,擬訂一份詳細的護送計劃書。要求充分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從而完成護送任務。
【階段四】
(1)作者稱贊燕青“雖是三十六星之末,卻機巧心靈,見多識廣,了身達命,都強似那三十五人”,請從天罡星中選擇4人,從4~5個不同角度與燕青對比,做一份“英雄PK榜”。
(2)金圣嘆在點評《水滸》時說:“自來有心于世者,往往隱遁山林?!痹谒疂G故事中,誰是隱遁山林的有心者?你是否認同他的決定?請再列舉幾位你了解的隱遁山林的人(非本書)、與之相關的詩文。
(3)有人認為,水滸英雄的悲劇結局是宋江經(jīng)各種思想雜糅之后所承載的矛盾之必然結果。若你是宋江,你會怎么看這個觀點?請簡述理由。
(二)自讀過程中,落實、填寫評價量表
學生進入自主閱讀名著階段后,則需根據(jù)評價量表要求落實并填寫相關內(nèi)容。
1.呈現(xiàn)各階段閱讀進度
第一,完成相關閱讀內(nèi)容后,及時填寫相關內(nèi)容。
當下階段內(nèi),每天填寫“閱讀回目”“所用時間”“閱讀方法”等表1的相關內(nèi)容;完成一個階段后,填寫對應階段的表2。
第二,按時交流、反饋對應階段的“規(guī)劃表”。
根據(jù)教師教學安排,確定表1上交頻率。在閱讀開始階段頻率越高越好,及時反饋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閱讀情況;在學生逐步養(yǎng)成閱讀習慣之后,可適當降低頻率,既給學生以自主調(diào)控閱讀時間的機會,又適當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同時,教師在查閱表1之后須及時反饋,務必多鼓勵引導樹典型;遇到學生存在的明顯不足,則多私下溝通,了解情況給建議。
2.展示階段性閱讀成果
完成一個閱讀階段后,教師須對每個學生該階段的閱讀任務給出評價,并整合優(yōu)質(zhì)作業(yè)進行全班反饋。如對于階段三的第二個閱讀任務(請擬寫一份宋代的詔書,贊美關勝的“儒雅之甚”“豁達之甚”“忠誠之甚”“英靈之甚”(文言或白話),有學生完成的作業(yè)如下:
門下。漢國功臣苗裔,三分良將玄孫,貞良死節(jié)關勝。錦旗飄掛動天兵,金甲綠袍相稱;談吐舉止真文雅,奉旨討賊真豪杰。橫刀偃月,赤兔馬騰騰紫霞;睥睨沙場,青龍刀凜凜寒水。義勇大刀關勝,英靈之甚。紫騮駿馬猛如龍,玉勒錦鞍雙獸并,冠世群雄真威風,重生義勇武安王,南討方臘,左忠右賢。以輔予治,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徽宗即位赦宣和四年三月
(注:宣和四年二月,梁山招安。參考文獻——《宋大詔令集》;參考資料——《西江月》《七律》《古風》等)
該生在面對一個不熟悉的話題(關鍵詞)“詔書”時,首先想到的是查閱相關資料;在充分了解閱讀的任務要求后,再嘗試完成。宋代的詔令起草工作均由中書門下議,學士為之,故許多重要詔令開頭都是“門下”二字。而《宋大詔令集》是可以拿來參考的重要資料。當教師呈現(xiàn)作業(yè)中“門下”“貞良死節(jié)”等關鍵詞,并請該生給出相關解釋和作業(yè)完成的思路后,相信全班大部分學生都會對面臨全新知識該如何分步驟進行研究的方法,有更具體的了解。此類情況多次出現(xiàn)后,班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思路將更清晰,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3.評價階段性閱讀狀態(tài)
教師在收到學生的閱讀任務作業(yè)后,除挑選優(yōu)質(zhì)作業(yè)展示外,還應對每個學生作業(yè)進行批閱。評改時,只需關注小題中的關鍵詞、學習新發(fā)現(xiàn)等內(nèi)容,然后在“優(yōu)秀”“合格”“有待提高”欄目中找到對應點加以圈畫即可。
(三)階段性結束后,總結、反思評價量表
完成閱讀任務成果反饋之后,學生須對該階段的自讀收獲、閱讀任務完成情況、應保持或可借鑒內(nèi)容進行總結、反思。而教師則需要在學生總結、反思后,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評價;評價無須組織文字表述,只要圈出量表中的關鍵詞即可。表3為階段四“總結與反思表”。
為使得整個名著自讀活動起正強化作用,表3中的總結與反思,以正面、積極引導為主,即學生對自己和同伴的評價,只寫優(yōu)秀之處。
三、名著自讀中,評價量表制作與使用的注意點
在名著閱讀過程中制作和運用評價量表,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自讀、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所以,在此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以求獲得更好的名著閱讀教學效果。
(一)有針對性,操作性強,注重改善學生閱讀方法、閱讀策略
評價量表的制作要有針對性,即不同文體的名著要有不同的制作思路,不同文本的名著要有不同的閱讀重點。同時,評價量表在制作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教師使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即在保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基礎上,盡可能簡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難度。
評價量表在制作時,要更關注學生閱讀方法、閱讀策略的提升,即制訂閱讀任務時減少單一知識點任務,多綜合、高階、情景化、語用類的任務。
(二)在名著自讀的教學過程中,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評價量表,一來為學生在閱讀中找到抓手,明確閱讀的方向、方法等內(nèi)容;二來為教師明確評價方式,減輕教學負擔;再者,也為同伴間的相互品評和學習借鑒提供了依據(jù)和方向。所以,在評價量表的制作和使用中,要充分考慮到使用時自我評價和教師、同伴評價的一致性。
(三)根據(jù)能力不同的學生,設計具有差異性的評價量表
各地區(qū)、學校之間學生學習能力、原有基礎存在較大差異,評價量表應根據(jù)學生的整體實際情況來進行制作和使用。有條件的班級,還應針對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設計個性化、有差異的評價量表;或至少教師在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評價時,適當調(diào)整評價標準,以求積極引導鼓勵效果的最大化。
(四)重視發(fā)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由教師全權制訂到逐步轉為師生共同參與制訂
當名著自讀評價量表運用到一定數(shù)量,學生擁有了相當閱讀能力和思考評價能力后,可嘗試由教師全權制訂使用量表轉為師生共同協(xié)商制訂。如:在確定名著閱讀范圍、閱讀重點后,請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任務;全班討論確定最有價值的任務后,再分組商議、全班交流各閱讀任務的評價標準。這樣將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名著閱讀教學的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