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秀英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科技創(chuàng)新被寄予厚望,而科學家精神,是引領創(chuàng)新的信念之光。
讓我們勾勒一幅中國科學家的群像。無論是錢學森、鄧稼先、屠呦呦、袁隆平,還是南仁東、黃大年、黃旭華……雖年代不同,領域不同,但他們都生動詮釋了科學家精神的內涵——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他們懷著質樸的愛國主義情懷,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當前,中國發(fā)展步入關鍵時期,復雜的國內外局勢給我們帶來巨大挑戰(zhàn)。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問題亟須得到解決,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種種心愿迫切盼望實現(xiàn),要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fā)展和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迫切需要科技工作者擔當起新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破解時代命題,回應人民關切,在創(chuàng)新的路上繼續(xù)進發(fā)。
前進的科技創(chuàng)新腳步需要科學家精神的引領。去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激勵科學家群體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近一年來,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成為從上到下的共識和行動。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要求科研工作者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科學家的成長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當“科學救國”變成“科技強國”,科學家群體承載的使命沒有變,國家和人民對科學家的需要沒有變。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萍脊ぷ髡咧挥邪褌€人的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并為此奮斗終生,才能有所作為,彰顯價值。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要切實加強學風建設,構建風清氣正的學術生態(tài),引導每個科研人員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要繼續(xù)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chuàng)造一個尊重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要加大宣傳,在全社會形成熱愛科學、尊崇創(chuàng)新的氛圍。
弘揚科學家精神不是一時一事之功,而是要花大力氣、持之以恒推進的時代命題。從大局著眼,從小事做起,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讓這盞明燈照亮中國科學家探索更多未知的路,指引中國走向高質量發(fā)展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