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環(huán)聯(lián)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郭怡,顧江源
包裝是現(xiàn)代產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鞍斌w現(xiàn)的是包裝設計的實用功能,是指用適當?shù)牟牧吓c工藝來包裹產品;“裝”體現(xiàn)的是包裝的藝術美,是指美化與裝飾產品。隨著人們生活逐漸富裕,產品包裝日益精美,隨之而來的則是過度包裝、包裝廢棄物暴增等現(xiàn)象;我國電商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物流包裝的環(huán)境問題也引起極大重視。包裝的減量化、可回收、可降解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新需求,綠色包裝設計理念也因此誕生。
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設計是尤為重要的一環(huán),研究表明,產品80%的資源環(huán)境影響在設計階段就已經決定了[1]。為了在設計階段更好地規(guī)劃和降低產品的環(huán)境影響,人們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準則和方法,即為綠色設計。
1993年,丹麥大學LeoAlting教授提出了綠色設計的基本概念:如果產品及其生產系統(tǒng)最初是為環(huán)境特性而設計的,將會取得更為顯著的經濟及技術效果[2]。工信部提出的綠色產品設計技術規(guī)范系列標準中,認為綠色設計是指在產品設計開發(fā)階段系統(tǒng)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對資源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力求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原材料,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從而實現(xiàn)環(huán)境保護的活動。
包裝設計是產品綠色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產品綠色設計的準則和方法同樣適用于包裝設計。劉磊[3]認為,基于綠色設計的包裝設計在于摒棄不尊重生態(tài)的過度包裝設計,比如利用可降解材料、紙材料等具有可重復使用與循環(huán)利用、污染少以及易降解等特點的綠色包裝材料,使得商品與包裝達到和諧統(tǒng)一,從印刷工藝、包裝材料等方面實現(xiàn)其功能性與美觀性。現(xiàn)在已有許多機構將綠色設計作為包裝設計的基礎理念之一。2019年,國家市場監(jiān)督總局和國標委發(fā)布了標準GB/T 37422-2019《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其中提出了將綠色包裝的定義:“在包裝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在滿足包裝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對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害小、資源能源消耗少的包裝”。
綠色性、功能性和成本之間如何找到平衡點,是綠色設計的主要難題。以包裝來說,即是需要在保護產品、美觀、成本和綠色四個要素中取得平衡。
綠色和保護功能的沖突,在于綠色設計要求包裝盡量精簡,以達到節(jié)約資源,減少廢棄物的目的;而包裝的“增量”卻是目前保護產品的主要途徑,如快遞包裝為了減少破損風險而多纏繞膠帶;電子電器使用泡沫紙、泡沫塑料作為保護產品的填充物等。
綠色和美觀的沖突,主要在于綠色設計希望能精簡生產工藝,減少原輔材料的使用,以節(jié)約能源資源,減少污染物排放;但許多精美的設計恰恰是需要多種工藝、多種材料混合方能實現(xiàn),如采用特效印刷的金屬包裝等。
綠色和成本的沖突,主要是因為“綠色材料”如再生塑料、再生紙等,其強度、韌性和美觀程度都較傳統(tǒng)材料更弱,減少制造過程中的添加劑,也可能造成功能或美觀上的負面影響。若想用綠色材料達到和傳統(tǒng)材料同樣的功能性或美觀程度,多需要增加成本,如將添加劑替換成高價添加劑、使用改進的生產工藝等。
綠色設計是緩解,甚至解決綠色—功能—成本難題的重要途徑。綠色設計一般包括原材料管理、面向拆解的設計、面向回收的設計等幾個方面,下面將根據(jù)包裝的特點,介紹其綠色設計的幾個策略。
1.與產品整體考慮
與一般產品不同的是,包裝與被包裝的產品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說包裝是產品的一部分,因此,考慮包裝的生命周期時,需要與產品同時考慮。產品的性質在壽命、結構、風格、能夠接受的成本等多方面影響包裝設計。
綠色包裝的推廣也應結合產品特性開展,逐漸提高消費者對綠色包裝的接受程度。唐玉提出,應基于消費的心理研究,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fā),通過消費者對產品的吸引,更細化地根據(jù)產品定位對包裝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5]。當產品本身有綠色、無公害、天然這些賣點的時候,其預期受眾對天然、樸素的包裝接受度也就更高,甚至會希望包裝有綠色特點。此類產品的包裝就更適合采用綠色設計。
2.使用壽命
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壽命越長的產品越環(huán)保,因此在綠色設計階段,也會通過選材、構造等手段,盡量延長產品的壽命。但包裝有其特殊性:包裝的生命周期本身比一般產品短,同時,70%的工業(yè)包裝都是一次性使用的[4]。此外,包裝重復利用的機會較少,成本較高,經常會直接進入再循環(huán)。這就需要設計者在設計階段考慮清楚:包裝是希望消費者一次性使用還是長期使用。
對于一次性包裝來說,不需要考慮長壽命,而更應追求“剛好的壽命”,即在消費者拋棄包裝時,包裝的壽命也基本走到盡頭。這時,對包裝的質量要求會降低,就可以選擇回收材料、可降解材料、天然材料等強度較低的原材料,也可以減少用來強化包裝的添加劑,在減少資源消耗的同時又降低成本。在一次性包裝仍占主流的情況下,這種策略可能比長壽命更實用。
生活中也有一些包裝可供消費者重復利用,或長期使用。如運輸包裝盒陳列包裝,可重復充裝的洗發(fā)液、洗衣液瓶子等。這些包裝就可以使用較好的材料和較堅固的構造,以延長使用時間。
包裝的壽命還應該跟產品的整條供應鏈同時考慮,如果產品是快消品,更新?lián)Q代很快,那么使用短壽命的一次性包裝的可能性更高。如果產品本身屬于不常被購買的物品,或者需要較長的運輸和倉儲時間,那么就算是一次性包裝,也應適當延長壽命保證產品能夠安全、完好無損地從生產者到達消費者手中。
原材料的管理是綠色設計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現(xiàn)在綠色包裝設計最常用的策略之一。
1.可再生材料
國際標準ISO14021-2016《環(huán)境標志和聲明自我環(huán)境聲明(Ⅱ型環(huán)境標志)》中,定義可再生材料為再生速度能夠等于或大于消耗速度的生物質原始資源。常用的可再生材料多為農林廢物,如秸稈、甘蔗渣等。
可再生材料在綠色包裝中應用廣泛。2019首屆綠色包裝設計征集活動中,許多獲獎作品都采取了這一策略。如圖1為“優(yōu)秀設計獎—外賣類”甘蔗渣餐盒。這套餐盒采用了甘蔗纖維漿作為主材,具有可回收、可降解的特點。還有一款餐盒采用秸稈為主要材料,通過秸桿粉與聚乳酸等全降解塑料共混的工藝,完成餐盒、水杯等食品包裝作品的設計、制作和應用[6]。
圖1甘蔗渣餐盒[6]
可再生材料的優(yōu)勢在于材料本身易于獲得,價格較低。相關研究開展的時間較長,技術較為成熟。主要問題在于其美觀性和耐久性都低于傳統(tǒng)材料,或需要特殊的加工手段。
2.減少有害物質的添加
減少有害物質的添加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低毒低害的原輔材料,或者減少添加劑的使用,以減少化學品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
許多法律法規(guī)會做出減少有害物質的規(guī)定,如各類食品包裝的標準中,對重金屬含量、增塑劑的使用、有機染料的使用均提出要求。一些標準也對包裝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油墨、膠粘劑中的有害物質提出限值,從源頭減少其含量。
許多被管控的添加劑的功能是延長材質的壽命,如塑料中的抗氧化劑,涂料中的增粘劑等。包裝這種壽命較短的產品在減少有害物質添加方面有天然的優(yōu)勢,結合追求“剛好的壽命”的設計,可以適當減少添加劑的使用。
3.可回收/可降解材料
可回收一般指材料回收后經簡單的處理就可以進入再制造的過程。對包裝來說,紙和金屬包裝的回收價值較高,體系也較健全,而塑料包裝由于回收價值低,新品成本低,目前尚未廣泛開展。目前常用的策略是用紙或生物材料包裝替代一些塑料包裝。
可降解和可再生材料的概念有一定的重疊。降解主要針對塑料材質的包裝,早期的可降解塑料主要指結構崩解塑料,通過在塑料中加入其他可生物降解成分如纖維素、淀粉等,實現(xiàn)塑料整體結構的破壞。但近年來,隨著塑料碎片的環(huán)境影響日益嚴重,這種將大片塑料打碎成小片塑料的做法逐漸被禁止。現(xiàn)在經常使用的是全生物降解概念,主要指用改性淀粉、聚乳酸等可完全降解的生物材料制作成的塑料。但目前廣泛應用的全降解塑料如聚乳酸塑料,一般只適用于工業(yè)堆肥,在自然環(huán)境下,其環(huán)保性能與一般塑料無異[7],在回收/收集渠道和工業(yè)堆肥渠道不暢通的情況下,不建議采取這一策略。
4.單一材質
單一材質不在傳統(tǒng)的環(huán)保材質概念內,但是一種綠色原材料管理思路,其本質是綠色設計中“面向拆解/回收的設計”內容:通過使用同一種材質制作包裝,使其在回收時不需要拆解和分揀,大大降低了回收過程中的人力成本,對促進回收體系的建設有明顯幫助。
多材質設計如按壓式洗發(fā)水瓶需將瓶蓋中的金屬彈簧與塑料部分分離,才能實現(xiàn)塑料的再循環(huán)。紙塑復合包裝、金屬/塑料復合材料的拆解就更困難,導致復合包裝的回收困難重重,歐洲的柔性塑料可持續(xù)發(fā)展機構已將紙—塑—金屬復合材料柔性包裝定義為不可回收材料。
單一材質策略一般是通過性質結構的變化,讓某一材質發(fā)揮出更多功能,以替代其他材質在包裝中的功能。如蒙迪、JindalFilms、聯(lián)合利華合作的單一材料“PP-rich”的高阻隔復合膜,提升PP材質的隔熱、避光等性能,以替代傳統(tǒng)的紙—鋁箔—PET和PE高阻隔復合膜。目前這種復合膜已用于包裝聯(lián)合利華旗下一款脫水湯包的包裝[8],如圖2所示。
圖2使用“PP-rich”材料制作的脫水湯包包裝
包裝的結構是構成包裝保護性的主要要素,同時也兼具為便利性和舒適性服務的功能。結構設計與前文提到的可重復使用、單一材質同時考慮,也是許多綠色設計包裝的常用策略。
1.多功能結構設計
多功能結構常與單一材質,特別是紙材質策略同時使用,通過改進結構設計實現(xiàn)多種功能,以減少其他材料的使用。常見的如飛機盒通過“耳朵”的設計封閉盒體,減少了膠帶的使用。通過給包裝增加手提、疊放等功能,增加便攜性,以減少塑料袋等一次性包裝用品的使用,也是常用的設計方向。
隨著運輸包裝的地位日益上升,也有許多包裝通過改進結構,使包裝能夠地支撐產品,降低沖擊,減少產品受損的風險,以替代原有的多層、多填充保護思路。“順豐杯”包裝設計大賽中,有許多獲獎作品采取了這一策略作,利用瓦楞紙構筑固定、支撐、減震結構,來減少填充材料的使用。
2.可重復充裝設計
可重復充裝是指包裝可以重復用于原本的用途,通過延長包裝的使用時間來減少資源消耗,是“長壽命產品”理念在包裝領域的應用。目前塑料包裝采用可重復充裝設計的情況較多,如許多洗手液、洗發(fā)水、洗衣液有方便使用的按壓式塑料桶包裝和簡易塑料袋包裝的補充裝。
3.通用包裝替代專用包裝
以物流公司為首的許多企業(yè)在綠色性和保護性間的矛盾尚未完美解決的情況下,選擇開發(fā)運輸專用的堅固包裝,增加重復利用,減少包裝的消耗。這些包裝的結構一般有兩種特點:一是可組裝或折疊,方便運輸;二是尺寸通用,一般會根據(jù)市面上常見的包裝尺寸,設計成能夠較好地容納、擺放不同包裝的方型箱子,讓貨物裝填更穩(wěn)固。
這就是結構設計的另一個常用策略:通用包裝替代專用包裝。通用包裝可以是尺寸通用、形狀通用等多種通用。通用包裝的優(yōu)點很多,對運輸和倉儲來說來說,通用尺寸包裝更容易裝載得整齊、穩(wěn)固,可以更有效率地利用空間;對供應鏈管理來說,通用包裝的應用面更廣,產生庫存積壓的可能性就更小,不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對消費者來說,通用包裝也更容易實現(xiàn)再利用。
最終包裝需要體現(xiàn)產品特性,必須印刷針對不同產品的解釋說明文字,全部使用通用設計較為困難,也有一些企業(yè)采用包裝本體通用,不同信息印在紙或塑料薄膜上,再黏貼至包裝本體的方法,實現(xiàn)了包裝的部分通用。
外觀對包裝來說至關重要,包裝是否精美、是否吸引人,常常能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買產品。但外觀設計與環(huán)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目前關注還較少。
包裝的外觀與包裝印刷企業(yè)密切相關,而印刷企業(yè)目前最大的環(huán)保壓力來自于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的排放;揮發(fā)性有機物的排放量取決于企業(yè)VOCs物料(稀釋劑、油墨、膠黏劑等)的使用量;包裝的印刷面積,則會顯著地影響物料使用量。減少包裝外觀的裝飾,可以有效降低包裝生產過程中的環(huán)境影響。
雖然綠色設計與復雜加工工藝之間存在矛盾,但事實上,綠色設計與美觀本身并不沖突?!懊馈钡亩x是因人而異的,不同文化的受眾對美的定義也不一樣。
以無印良品為代表的日本極簡包裝,與品牌定位契合度極好,受到了喜愛簡約風格的消費者歡迎。在極簡主義起源的德國,包裝以簡約和功能性為主。這兩個地區(qū),前者在歷史上受到禪宗的深刻影響,又有“禪茶一味”“和敬清寂”的樸素文化;后者是現(xiàn)代工業(yè)設計的發(fā)源地,也是世界上工業(yè)設計實例最強的國家之一,注重設計的合理化和實用性,屬于因文化而容易接納印刷面積小、色彩簡單的設計情況。
除地域文化影響,如前文所述,裝飾簡單的包裝是否能受到喜愛,也與產品的目標受眾有關。綠色消費者對綠色包裝的接受度和期待值更高,而綠色消費者受到經濟能力、教育水平、道德觀念等方面的影響[9]。進行包裝外觀設計時,當目標受眾的具有綠色消費者的特點時,更適合采用簡單、樸素的設計。
總體而言,綠色設計理念在包裝設計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綠色設計也是降低包裝環(huán)境影響的可行的手段。包裝的綠色設計過程中,要綜合包裝盒產品的特性和產品的目標受眾,從包裝壽命、包裝選材、包裝結構和包裝外觀等方面,融入綠色設計的技術和理念,最終達到在包裝的全生命周期中節(jié)約資源能源、減少污染排放、降低環(huán)境影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