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云
(河北省遷安市傳染病醫(yī)院,河北 遷安)
在臨床上乙肝全稱為慢性乙型肝炎,通過相應檢查會表現(xiàn)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陽性,通常情況下在發(fā)病之后會產(chǎn)生肝區(qū)疼痛、身體乏力及消化系統(tǒng)癥狀等表現(xiàn),根據(jù)發(fā)病情況及病毒復制狀態(tài)也可劃分為活動期、乙肝非活動期,活動期肝炎癥狀相比起非活動期較為明顯,常表現(xiàn)為腹脹持續(xù)、牙齦出血、鼻出血以及納差等癥狀,其HBV 復制率與活動性較高,傳染幾率高,而非活動期恰好相反,其HBV 復制率與活動性較低,且傳染幾率較小,但對于乙肝孕婦而言,會直接影響到胎兒,HBV 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則為母嬰垂直傳播,因此對于阻斷HBV 母嬰傳播尤為重要[1-2]。鑒于此,本次研究對乙肝活動期和非活動期孕婦抗HBV 治療采用替諾福韋展開以下分析。
選自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200 例乙肝孕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100 例與對照組100 例。對照組中活動期與非活動期分別為55 例、45 例,年齡23~40 歲,平均(26.78±2.16)歲;觀察中活動期與非活動期分別為51 例、49 例,年齡21~42 歲,平均(25.86±2.54)歲。對比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方面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符合WHO2010 年頒布的《慢性乙肝診斷標準》,孕周未到達10 周,不存在其他疾病病毒感染,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觀察組接受替諾福韋治療方案:于孕周10 周時給予替諾福韋(由安徽貝克生物制藥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193014)與食物共同服下,每次用量為300 mg,每天服用1 次,之后在孕20 周和30 周均檢測HBV-DNA 和ALT,并在分娩之后24 h內(nèi)對新生兒進行阻斷治療,注射乙肝疫苗10 μg 與乙肝免疫球蛋白100~200 U,于1 個月后檢測新生兒的乙肝五項指標,分析和統(tǒng)計新生兒的阻斷情況。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保肝治療方案,阻斷治療和檢測與觀察組方法一致。
ALT(谷丙轉(zhuǎn)氨酶)正常值為<40 U/L,若檢測結果<40 U/L則判定為復常;HBV-DNA 應用聚合酶鏈反應進行檢測,若結果表現(xiàn)為陰性則判定為轉(zhuǎn)陰;新生兒預后:若HBsAg 檢測呈現(xiàn)為陽性則判定為阻隔失敗。
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2.0 軟件分析,ALT 復常率、HBV-DNA轉(zhuǎn)陰率及新生兒阻隔效果用(%)()表示,χ2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婦與對照組孕婦對比孕20 周、孕30 周時的ALT復常率與HBV-DNA 轉(zhuǎn)陰率均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孕婦孕20 周與孕30 周的HBV-DNA 轉(zhuǎn)陰率、ALT復常率[n(%)]
觀察組與對照組對比新生兒阻隔成功率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孕婦的新生兒阻隔效果(n, %)
乙肝作為全球性感染疾病,具有容易傳染且病程長等特點,會直接給患者身心與生活上帶來壓力和負擔,嚴重者病情發(fā)展到后期還會誘發(fā)肝硬化,威脅著生命安全[3]。乙肝通過母嬰傳播途徑較為常見,包括宮內(nèi)傳染、分娩時傳染及水平傳染,有相關研究表明我國每年乙肝孕婦高達100 多萬,而新生兒進行免疫注射后,仍然存在有10 萬左右的新生兒阻隔失敗,因此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4-5]。
本次研究觀察組應用替諾福韋其ALT 復常率與HBVDNA 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用替諾福韋能夠降低乙肝孕婦體內(nèi)的HBV-DNA,使促使ALT 指標水平恢復正常,原因在于該藥物屬于新型核苷酸類,能夠?qū)Σ《巨D(zhuǎn)錄酶進行抑制,達到對HBV-DNA 復制的作用,并且能夠降低轉(zhuǎn)氨酶水平,保護孕婦的肝功能,同時活動期與非活動期對比無明顯差異,說明替諾福韋對于乙肝活動期、非活動期均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研究顯示觀察組新生兒阻隔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主要是因為替諾福韋降低了孕婦體內(nèi)HBVDNA,進而在分娩時新生兒感染幾率就會減少,能夠從源頭上預防母嬰傳播HBV,由此可見,替諾福韋在治療乙肝孕婦上安全性較高,且可改善新生兒的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乙肝活動期與非活動期孕婦實施替諾福韋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