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綱 孫國勝 劉路
摘要:近年來,我國建筑火災事故不斷發(fā)生,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還影響著社會的穩(wěn)定以及和諧發(fā)展。高層建筑消防設計在建筑消防安全防護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建筑消防設計當中依然存在許多有待完善的問題,給人們的生命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設計;策略
引言
隨著人們物質條件的改善,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中的高層建筑不斷增加,人們購買高層建筑的也越來越多,隨著行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高層建筑也越來越先進,高層建筑是當前城市中的常見建筑形式,能夠通過多樣化的設計,為人們提供足夠居住空間,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但是,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也帶來了安全的隱患,消防技術跟不上高層建筑速度,無法保證多樣化建筑功能的消防需要,高層建筑防火問題一直都是難點,只有全面做好優(yōu)化設計,提高防火設計級別,才能保證高層建筑安全,維護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1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的特點
1.1火災發(fā)生具有多樣性、不確定性、著火點多
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具有多樣性主要體現在火災引發(fā)的原因有多種,著火原因可以是明火、電器設備線纜老化短路引發(fā)、外來火花引發(fā)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火災發(fā)生的時點不確定,可以在任何時間段發(fā)生,特別是在用電、用氣高峰期時間段更容易引發(fā)火災;著火點多體現在整座建筑有可燃物的地方,在合適的條件下可能引發(fā)火災,特別是地下室垃圾堆、電瓶車及小汽車充電處、地下停車場等。
1.2建筑物高、結構復雜、消防設施不齊全
現在新建的許多高層建筑,不管是工業(yè)建筑、民用建筑還是商業(yè)建筑,其建筑體積越來越大,高度越來越高,形狀呈現不規(guī)則,建筑物的平面有H形、X形、橢圓形、馬蹄形等不規(guī)則的形狀,正朝著大型化、多功能化、一體化發(fā)展。據公安部消防局通報中國高層建筑火災的數據。高層建筑物集娛樂、居住、餐飲、商場、超市等功能于一體,而部分開發(fā)商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在建設過程中設置許多分區(qū),建筑結構越發(fā)復雜,消防安全逃生通道設置不合理。有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高層建筑最多的國家,超過100 m以上的高層建筑達8700余幢。高層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除了利用內部消防設施外,沒有更有效手段滅火。然而統計顯示,全國23.5萬幢高層住宅建筑中,未設置自動消防設施的占到46.2%。
2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設計策略
2.1消防給水系統設計
2.1.1給水系統豎向分區(qū)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大多數城市的建筑形態(tài),都由“中低層”轉變?yōu)椤案邔印保瑹o論是商業(yè)建筑還是居民樓房,都逐漸滿足建筑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的需求,并形成新時代“高層建筑”的標志。針對高層建筑消防救援工作來說,需要構建完善的消防給水系統,首先更具高層建筑的特點和高度,需要對給水系統進行分區(qū),其具體標準和要求在《自動噴水滅火設計規(guī)范》中得以體現。其中建筑物超過100m消火栓、噴淋系統都需要進行豎向分區(qū),例如:給水壓力≥0.6MPa≤0.8MPa管段,分區(qū)是必然的,運用穩(wěn)壓消火栓達到穩(wěn)定給水的標準,這不僅是高層建筑消防系統設計的基本需求,同時也為火災救援工作,提供了優(yōu)質的條件和前提基礎。
2.1.2給水系統分段供水
高層建筑消防給水工作需要根據建筑的實際高度和火災情況,進行分段供水,因為高層建筑較高,給水系統無法順利達到最高點施救標準,其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因為水壓不穩(wěn)定或達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增壓消防水池的水沒有及時補充等,從而導致火災救援效率不佳。對此,需要優(yōu)化高層建筑消防給水系統,對供水進行階段性劃分,對于水壓達到最高值,進行分段,并在避難層設置增壓消防水池,其中消防水池的設計,需要根據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以及消防系統設計的根本需求來進行。此外,高層建筑消防增壓水池出水量的設計,還需要根據建筑高度及建筑結構來計量,結合高層建筑的豎井特點,優(yōu)化消防水池的聯通性,或選用并聯、串聯等方式,來確保消防水泵性能穩(wěn)定運性,同時實現精準救援的目的。
2.2消防安全疏散設計
2.2.1合理降低室內活動人員在安全疏散時的反應時間
所謂人員安全疏散時的反應時間,主要指當樓宇發(fā)生火災時,智能報警系統啟動,室內活動人員從室內開始疏散并完全撤離危險區(qū)域進入到安全區(qū)域的時間。通常來說,反應時間越短,成功撤離火災現場的機率就越大。①加強建筑物內的火災感應和探測系統設計,綜合樓宇結構性特點和功能的布局來合理設置報警裝置的安置形式,可有效應用感煙、感溫、感光類的探測器,盡量延長疏散時間。②對于建筑內的火災報警系統要進行科學設計,并保證其性能完好,在探測火災時保持極強的靈敏性和可靠性,響應信號無延遲,并順利完成報警任務。③在建筑消防安全系統中還要配置消防安全的廣播系統,合理的設置在必經之路和人員密集點,以便于可以在突發(fā)性火災時能夠及時通知人員撤離,同時還要保證在建筑物內各個區(qū)域均能聽到火警通知,這樣也便于及時性的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避開火源和成功脫險。
2.2.2科學延長火災中人員安全疏散的時間
當樓宇發(fā)生火災時,所有人員將身處險境和面臨著各種致命性因素,那么如何建立合理的脫險途徑是消防安全疏散設計工作中的重點,在設計時可以科學性的延長人員在安全疏散的時間。其一,在設計時必須保持著客觀、科學、合理的設計思路,可適量增加防火區(qū)。在設計時,對于空間格局的觀念感要強,合理規(guī)劃防火分區(qū),可借助地形平面或是防火門窗和卷簾等裝置來規(guī)劃出若干的防火區(qū)域。所以說,防火分區(qū)主要就是迅速且不斷的降低火勢的擴散,有效降低煙塵量和提升控制高溫的能力,盡最大限度的增加疏散時間。其二,在建筑消防設計時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可加依據消防設計的規(guī)范標準來實施滅火系統設計,全面提高建筑物在面臨火災時對火勢掌握的能力,并盡最大限度的延緩火勢擴散,從而降低火災危害,為室內人員的安全疏散贏得寶貴時間。
2.3加強消防安全宣傳和開展火災控制演習
我國的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范中有明確規(guī)定,針對高層建筑的火災控制還需要加強自我防護和救助。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重視消防安全管理條例以及消防知識的宣傳教育,尤其強化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人、施工人員以及物業(yè)工作者的培訓,提升其安全意識。并且,高層建筑中的住戶構成比較復雜,對消防意識和消防知識的認知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宣傳過沉重還需要定期進行居民防火的演習,通過組織演習增強住戶的消防意識和火災控制積極性,使它們可以在應對火災時具備較強的應急處理能力,而且還會有利于住戶自我救助能力的提高,從而高層建筑火災的發(fā)生概率以及經濟、人員損失會降低許多。
結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形勢嚴峻,相應的火災防控體系建設需要系統化、規(guī)范化,從加強消防監(jiān)管,落實相關責任做起;加強制度建設,促進規(guī)范管理;優(yōu)化設計多種火災防范和滅火方式并加強對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強化消防安全宣傳和開展火災控制演習;加強其他職能部門的協同監(jiān)管,積極完善建筑消防安全監(jiān)控,實施人員、設施、技術全面結合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高層建筑的火災控制水平和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徐維余.建筑消防工程隱患成因及整改對策分析[J].中華民居,2014(6):53-55.
[2]崔文紅.淺談建筑消防工程隱患的成因及解決措施[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5(23):45-46.
[3]楊靖宇.建筑消防工程隱患成因及優(yōu)化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6(3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