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娜
摘 要:新聞采訪是電視記者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采訪主要以記者提問以及被采訪對象回答的形式開展。對于電視記者而言,新聞采訪是其獲取新聞素材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進行新聞報道的重要基礎,所以,新聞采訪工作中的提問方法與技巧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則針對電視記者新聞采訪工作中提問的方法與技巧展開討論。
關鍵詞:電視新聞采訪;提問藝術
1 電視新聞采訪提問中的不足
1.1新聞采訪的準備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新聞采訪工作人員在采訪前都沒有進行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內容有:了解新聞事件的背景、采訪者的具體情況、發(fā)生的過程等。因為沒有這些準備工作,進行采訪時毫無方向,面對采訪者手足無措,如果新聞采訪者可以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就可以在采訪前理清思路,把握好新聞采訪的節(jié)奏。新聞采訪的準備工作不到位會影響采訪工作的開展。
1.2新聞采訪內容缺少深度
由于現(xiàn)在的新聞采訪只是介紹事情發(fā)生的基本情況,敘述一些簡單的信息,等到新聞信息播出時,已經沒有任何價值,想要提高新聞采訪的質量和價值,必須對新聞采訪必須要有深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在進行新聞采訪時不單單要理解表面現(xiàn)象,更要發(fā)掘事情背后的真實狀況,使人們受到啟發(fā)。
2 電視記者在新聞采訪中提問的原則
2.1計劃性原則
計劃性原則是電視新聞采訪應該遵守的主要原則。計劃性原則指的是在進行新聞采訪之前,要對整體的采訪思路和流程做出統(tǒng)一的計劃。新聞事件必須要以事實為依據(jù),記者要認真分析新聞事件中的問題,并根據(jù)事件的發(fā)展規(guī)律總結思考自己的采訪模式和采訪問題。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計劃和準備,才會使電視新聞采訪更順利,使采訪問題制定得更加新穎,提升電視新聞的播出效果。
2.2傾聽原則
采訪的過程是一個相互交流的過程,好的提問能夠有效推動新聞采訪工作的進程,提升新聞報道的魅力,但一篇優(yōu)質的新聞報道,絕不是單一依靠大量的新聞采訪提問堆積而成的。在采訪的過程中,新聞記者要根據(jù)實踐條件,選擇合適的契機提出自身的問題,將剩余的時間留給采訪對象充分表達自身觀點,將自身放置在傾聽者的角度,形成一種適時總結、提問,重點傾聽的采訪關系,提高采訪效率。
2.3互相尊重原則
在新聞采訪過程中,互相尊重是保障新聞采訪工作順利進行的首選要求。在這個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應尊重采訪對象的價值觀選擇以及自身新聞理念的表達,給予被采訪者自由展示自身的支持與尊重,保障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
3 電視記者新聞采訪工作中提問的藝術
3.1做好前期準備
采訪之前記者要做好規(guī)劃,有效應對突發(fā)事件。新聞記者采訪之前要有一定的邏輯規(guī)劃,對于受訪者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回答問題的時候也要有耐心,要重新規(guī)劃自己的訪問思路,受訪者回答可能雜亂無章,但是記者要有想法,要引導受訪者。新聞記者要注意自己的訪問內容應該滿足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還應該滿足社會道德標準,弘揚社會道德,打擊社會陰暗面。在訪問的過程中新聞記者要隨機應變,自己準備的問題可能無法提出,這也考驗著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
3.2營造輕松氛圍,構建良好提問環(huán)境
在電視新聞采訪活動中,記者要有意識地營造輕松、自由、和諧的采訪氛圍。若記者提出一些令受訪人難堪或是受訪人不想回答的問題,就會導致場面僵滯,不利于接下來的采訪工作。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靈活運用采訪技巧,通過藝術性的提問營造一個自然的問答情境。記者要嚴格遵循研究性原則與尊重性原則,在保證不冒犯受訪人的情況下充分了解新聞信息;還要讓受訪人感到被尊重,使受訪人樂于回答問題,從而形成一個較為和諧的問答過程,實現(xiàn)采訪目的。
3.3把握關鍵疑點進行提問
對于電視記者而言,在新聞采訪活動中,要能夠關鍵疑點進行提問,這樣能夠幫助記者獲取更為深入且有價值的信息。如果所提出的問題僅僅停留在表面或問題比較寬泛,采訪對象的回答也會比較隨意,而且這會使記者雖然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提問,但是所能夠獲取的有價值信息非常少。所以,記者要能夠提出具體化的問題,這一能夠使采訪對象的回答更具針對性,所獲得的新聞信息也更具有價值。
3.4多種提問方式結合使用
多種采訪提問方式的組合應用對于成功的采訪至關重要,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采訪要求提問直入主題,因此需要注意提問的幾個方式:(1)采用單刀直入的提問方式。對主題時間明確的新聞事件可以采用單刀直入的方式直接獲取最重要的關鍵信息,比如對于火災的采訪,要直入主題提問火災發(fā)生的時間、經過、損失情況、救援措施等,這些都是能夠直接反映出火災的狀況和救援情況的關鍵信息。(2)采用追蹤報道采訪的方式。有些新聞事件是一個系列的報道,隨著事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進行一連串的跟蹤報道,此時采訪的方式就不能采用前面的方法,而是要用追蹤報道、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來進行,對整個事件做好全面細致的了解,以事實和證據(jù)作為根據(jù)設計提問,這樣才能對過程事件做好報道。(3)注重細節(jié)的挖掘。新聞采訪本來就是看機制能夠挖掘的多深,只有做細節(jié)的了解才能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引導受訪者將事件的整體進行傾訴。
3.5加強自身隨機應變能力
在采訪的過程中,許多記者希望與被采訪者的交談當中獲取相應的信息內容,這是一件相對比較困難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會遇到較多的問題。例如:在采訪的過程中牽扯到他人不喜歡或是比較反感的內容,被采訪者會拒絕回答,甚至還會發(fā)生身體上的沖突。新聞采訪工作要求記者具有一定的審時度勢的能力,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被采訪者的態(tài)度以及神態(tài)來調整問題的內容,而且要把握好問題的尺度,營造良好的采訪氣氛。不能急于求成,不然很可能會觸碰到被采訪者的心理防線,從而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在采訪的過程中應當多嘗試換位思考,嘗試用對方的方式思考。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視新聞采訪是新聞媒體工作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采訪記者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藝術性和技巧性。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工作中要明確提問技巧與藝術的重要性,結合新聞事件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提問方式,牢牢把握新聞事件關鍵點,挖掘出具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從而提升采訪效用,制作出新穎、精彩、務實的新聞節(jié)目。
參考文獻
[1]鄧嵩.優(yōu)化提問方法和技巧—提升電視新聞記者采訪質量的有效方法[J].傳播力研究,2019,3(25).
[2]楊弘筠.探討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與技巧[J].記者搖籃,2019(03):66-67.
[3]吳建平.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與技巧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0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