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明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整體現狀來看,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最突出的表現就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不僅降低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且還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本文針對初中物理在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興趣這一課題進行分析和研究,闡述了具體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習興趣;策略
引言
新課標明確指出:“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只有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才能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從而為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睘榇耍鳛橐幻踔形锢斫處?,我們必須要貫徹落實新改革的教學要求,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爭取在增強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實際需要,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fā)展。
1.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真實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此來喚醒學生的探究意識,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1]例如,在學習“物態(tài)變化”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學習之前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物態(tài)變化的圖片,并讓學生思考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如:(1)炎熱的夏季,我們在吃冰棍時會發(fā)現剛從冰箱里取出來時,冰棍的包裝紙上會有一層白色的“粉”,而剝開包裝紙后冰棍又會出現“冒白煙”的情況;(2)衣柜里放置的樟腦丸時間長就不見了;(3)發(fā)燒時,用濕毛巾敷在額頭上可以幫助退燒。通過這些真實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還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興趣,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是十分有利的。
2.設計多樣的有效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有限,導致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還是很強烈的。因此,廣大教師可以從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利用有效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促使學生在求知欲和探索欲的驅使下產生學習的欲望,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興趣奠定良好的基礎。[2]一方面,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重問題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了獲得理想的提問效果,教師可以借助風趣幽默的語言或趣味搞笑的肢體動作來傳遞問題信息,以便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重問題的啟發(fā)性,以便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興趣,這樣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顯著提升。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教師可以在上課開始時先向學生詢問兩個問題:(1)為什么地上放置的一個桌子或者一輛小車,你不用力推它,它就不會移動?(2)同時為什么用手拉動的桌子或車子,一旦松手就會立刻停下?在學生經過片刻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再次詢問:物體產生運動是因為力的存在,對嗎?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問題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產生原因的欲望,并引發(fā)他們的積極思考。學生經過思考而獲取的答案,更能留下深刻的記憶,這對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是極為有利的。
3.開展趣味性實驗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興趣
物理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其學科中的原理、概念和規(guī)律等都是在一定的實驗事實基礎上產生的,實驗作為研究物理學知識的重要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3]所以,在平時的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大氣壓”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一個硬紙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后再將其迅速地倒過來,而這時學生會發(fā)現水并沒有流出來,而且紙片也沒有掉落。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研究欲望,促使他們更積極地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再如,在學習“流速與壓強的關系”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這樣一個實驗,即把兩張豎直平行的軟紙拿在胸前,并使它們之間的距離保持為1—2厘米,這時讓學生思考如果向兩張紙中間吹氣會有什么樣的現象發(fā)生。當學生思考之后,教師再繼續(xù)進行實驗,學生很快會發(fā)現兩張紙片并沒有因為吹氣來分開,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時教師再進行知識講解,學生就會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且增強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
4.融入豐富的生活元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效設問和物理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可以通過加強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他們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要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可以在生活中引導學生開展一些課本中的小實驗,并讓學生在觀察實踐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奧秘和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如,在做筷子提水、紙鍋燒水、浮在水面上的硬幣、細線割冰和瓶吞雞蛋等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物理思維。
5.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根本目標發(fā)生了的巨大的變化,廣大教師不僅要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實際需要。為此,廣大物理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趣味性、多樣性的教學方案,爭取在提高物理教學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顯著提升,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蘇玉鳳.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分析[J].讀與寫雜志,2016(01).
[2]宋惠興.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觀察思考,2014(03).
[3]劉娟.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