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由著名童話作家周銳老師創(chuàng)作的“畫說京劇”將從本期起連載。京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粹,我們希望小讀者們閱讀后對京劇有更多的了解和喜愛。
五代紛亂時,有個叫溫韜的武夫,在節(jié)度使羅兆威手下混了個騎都尉的官職。
有一天,溫韜的上司派差官送信來。
部下關卞呈上信件:“大老爺請看?!?/p>
溫韜拆開信看了一遍,對差官說:“請告訴大人,我會照信行事?!?/p>
但差官說:“我家大人吩咐,需要回信?!?/p>
溫韜說:“此乃機密大事,你先回去,隨后就有書信到來。”
差官走了,溫韜退堂,把關卞留下。
溫韜說:“老關,你明知我不識字,還叫我看信?”
關卞說:“那就找一個識字的兵丁進來念信吧?!?/p>
溫韜怕被兵士笑話,就叫關卞去請個幕賓來幫忙。
且說有個叫羅英的書生,從長安回家的路上遇上淮北節(jié)度使羅兆威。羅兆威一直想讓羅英欣賞他寫的歪詩,羅英哪兒有興趣,趕緊逃走了。沒有路費,羅英只得一路賣字。
關卞便將羅英帶回衙門。
溫韜要考一考羅英:“你可知道三經?”
羅英被問住了。
溫韜笑道:“我告訴你,小孩子念的頭一本書就是三經。”
羅英說:“原來是《三字經》?!?/p>
溫韜說:“你將全本《三字經》講出道理,我就請你做幕賓?!?/p>
羅英便決定將這個草包戲耍一番。
《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羅英就瞎編:“這個人之初啊,他要介紹他弟弟人之倫去教書,去誰家呢?”
《三字經》中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羅英就說:“便去竇燕山家‘教五子。竇燕山要招待教書先生,就去請香九齡來辦能溫席。”
“香九齡,能溫席”原來的意思是九歲的黃香會幫父親暖被窩。
羅英繼續(xù)胡編:“香九齡又找了‘唐劉晏來管賬。他們到處奔波,‘曰南北,曰西東。用了各種講究的器皿,‘玉不琢,不成器。各種佳肴,‘馬牛羊,雞犬豕。各種飯食,‘稻粱菽,麥黍稷。還要請人奏樂,‘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p>
古代制作樂器的材料有匏(páo)瓜、粘土、皮革、木料、石料、金屬、絲弦、竹料,稱為“八音”。
聽得溫韜目瞪口呆:“這能溫席好豐盛?。 ?/p>
羅英說:“竇燕山接著派‘融四歲去送請?zhí)?,因為他四歲就‘能讓梨,很能干的。”
我們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吧!
“誰知他將人之倫的‘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的人,都請來了。”
這可熱鬧了。
“還有戲班助興,從‘五霸強,七雄出,一直唱到‘光武興。大老爺,你說這能溫席吃了幾時?”
“一天吃不了,要吃兩天吧?”
羅英搖頭:“直吃了個‘曰春夏,曰秋冬,吃了整整一年。那唐劉晏算算賬,‘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竇燕山大發(fā)雷霆:要這么多錢?香九齡與唐劉晏一怒告官?!贼宿r,至黃帝,直到‘十八傳,南北混,打了幾千年官司沒結果。于是來了個欽差,‘若梁灝,八十二。哪知這個若梁灝老糊涂,將香九齡、唐劉晏一個‘錐刺股,一個‘頭懸梁……”
這原是說兩個讀書人為怕瞌睡,戰(zhàn)國的蘇秦用錐子扎腿,晉朝的孫敬把頭發(fā)拴到梁上,卻被羅英說成是公堂上刑了。
羅英要結束了,就說:“最后人之初出來勸和,對雙方說:為人必須‘戒之哉,宜勉力?!度纸洝肪椭v完了!”
溫韜說:“難得先生如此高才,有封書信請先生觀看?!?/p>
羅英接信讀道:“淮北節(jié)度使羅兆威,書至臨淮溫公麾下。因羅英恃才狂傲,必從臨淮而下,望乞扣留,押送淮北。”
溫韜聽得糊里糊涂,只覺得好像要抓個什么人,羅英告訴他:“此人才高智廣,聞得他早往關外去了?!?/p>
溫韜說:“那就請先生寫一封回信?!?/p>
羅英一口答應。
“老關,”溫韜吩咐,“咱們雖然沒有能溫席,就買個爛豬頭,請先生后衙飲酒。”
[注]
節(jié)度使:古代官名。
騎都尉:古代官名。
幕賓:指官員手下的謀士和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