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林
摘 要:能見度不良是船舶發(fā)生碰撞事故的一個巨大誘因,為了提升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水域的航行安全,本文對能見度不良條件下的船舶航行特點進行了分析,并結(jié)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提出了提升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水域航行的安全策略。
關鍵詞:能見度;不良水域;航行安全
1引言
隨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展,船舶運輸日益頻繁,海上交通密度日益變大,船舶的碰撞事故屢有發(fā)生,每次碰撞事故的發(fā)生都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和環(huán)境損害。統(tǒng)計表明導致碰撞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中能見度不良占有很大的比例。船舶在運營過程中無可避免進入能見度受限水域,而能見度不良會影響船舶瞭望,危害航行安全,尤其在進出港船舶密度較大水域,船舶的安全更加受到威脅。為此提升船舶在能見度水域的航行安全降低碰撞事故的發(fā)生率有很大意義。本文結(jié)合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分析了能見度不良的產(chǎn)生機理和特點,提出了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水域航行的相關策略和方法。
2能見度不良水域的航行特點
導致能見度不良的原因眾多,包括雨、雪、霾、霧、沙塵暴等,其中霧導致的能見度不良情況占多數(shù)。航行于能見度不良水域會給船舶的航行帶來困難,具體包括:
2.1船舶定位導航困難
能見度不良情況下會嚴重影響視距,影響船舶使用必要手段進行瞭望,導致船員無法很好的利用船舶附近的物標和助航標志進行定位,大大增加船舶的定位難度,尤其在進出港時嚴重威脅船舶航行安全。其次由于能見度受限船員僅僅能通過導助航設備獲取周遭船舶動態(tài),為判斷船舶態(tài)勢增加了困難。
2.2船舶操控性降低
在能見度水域航行時船舶航速會大大降低,低速導致船舶舵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變向性能降低,同時船舶抵抗風流致偏的能力大幅下降。船舶航程以及航速推算的精度降低,推算船尾誤差增大,加大了船舶靠近危險物航行的概率。
3 船舶進入能見度不良水域的準備工作
3.1提前制定適應能見度不良情況的航行計劃
船舶在進入能見度不良水域前船長要根據(jù)航次任務結(jié)合能見度受限的特點,對航次進行評估,制定出適當?shù)暮骄€。在進行航線設定時,盡可能避免進入能見度不良水域,無法避免時,航線的設定要盡可能比平時更大的距離的遠離岸邊、島嶼、礁石等。做好能見度不良的各種應急方案。
結(jié)合海區(qū)情況,準備好航行所需要的航海圖書資料,開航之前,船舶駕駛員應該至少提前48小時獲取所經(jīng)過區(qū)域的氣象預報。認真全面地查閱區(qū)域附近的相關資料,熟知最新的水文和氣象條件,為航行做好準備。
在航行之中,船舶駕駛員要將獲取的氣象信息及時地反饋給船長,從而為進入能見度不良水域做好準備
3.2 做好船舶的檢查工作
船舶在駛?cè)肽芤姸仁芟匏蛑埃榜{駛員要對船舶的導助航設備、GMDSS設備、號燈號型等進行全面檢查,進行試驗以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同時要對全船的排水的壓排水系統(tǒng)、水密系統(tǒng)進行檢查,保證其正常運行。輪機部門人員要對船舶主機、舵機、錨機等進行全面的檢查,以保證正常運行。
4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水域航行策略
4.1 常規(guī)船舶操作
(1)準確測定本船船位,了解周遭船舶動態(tài);
(2) 在駛?cè)肽芤姸炔涣妓驎r及時通知船長,必要時船長到駕駛臺親自指揮。
(3)開啟兩臺雷達設備,打開航行燈,按照規(guī)定鳴放聲號,采取安全航速。
(5) 駕駛臺通知機艙進行備車,使船舶隨時保持機動性。
(6) 如之前使用自動舵駕駛,應改為手動舵操作。
(7) 為能利用一切手段協(xié)助瞭望,應該打開駕駛臺側(cè)門,駕駛臺保持安靜。
4.2 加強正規(guī)瞭望
正規(guī)的瞭望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有效手段,其可以使駕駛員充分了解周遭情況、充分估計航行水域的危險因素,也是采取合理避碰措施的基礎。在能見度不良水域航行時,更要較平時加強瞭望作業(yè),要加派經(jīng)驗豐富、業(yè)務能力和責任心強的瞭望人員。根據(jù)避碰規(guī)則的要求,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手段進行全面的瞭望,包括使用聽覺、視覺、雷達、AIS等手段。通過瞭望獲取周邊船舶交通信息,并對是否有碰撞危險進行判別。在使用雷達進行瞭望時要考慮能見度不良的特點,合理判斷真假物標,同時使用合理的量程。一般而言,沿岸航行可以用6-12海里量程,進出港航道或者狹水道宜采取2-6海里量程。駕駛員也要清楚,雷達盡可作為瞭望的一種輔助手段,不可代替目視瞭望,不可盲目依賴雷達。
4.3 采用安全航速
碰撞事故的發(fā)生多數(shù)是因為沒有采取安全航速駕駛,在能見度不良水域航行時安全航速顯得更為重要。在避碰規(guī)則中對于安全的航速的規(guī)定只是一個相對定性的概念,并無定量值。船舶駕駛員要結(jié)合現(xiàn)實情況,采用安全航速,該航速要保證船舶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避碰行動同時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把船停住。
在確定安全航速時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所航行水域的船舶動態(tài)、水域的潮流特點;所進出港口規(guī)章制度、航道的障礙物情況;本船的操縱性能和設備情況等,安全航速與本船的停車沖程有關,沖程越大安全航速越小。安全航速的選取要在船舶操控性和較小的停船距離兩個要素中取優(yōu)。
4.4合理判斷碰撞危險
碰撞危險的及時發(fā)覺對減少碰撞事故有重要意義,在能見度不良水域航行要加強對可能出現(xiàn)的碰撞危險的評估和判斷,相比于能見度不良好情況,在能見度受限水域航行時人讓路船和直航船都有采取避讓的義務,一旦發(fā)現(xiàn)有碰撞危險應該及時根據(jù)情況采取行動。一般而言當目標船的羅方位不發(fā)生明顯變化時基本認定與本船存在碰撞危險。
4.5采取合理的避讓行動
當判斷出他船與本船存在碰撞危險時,船舶駕駛員要結(jié)合本船的操縱性能以及主機特點,根據(jù)避碰規(guī)則和海員通常做法采取行動。在采取行動時除要遵循“早、大、寬、清”的原則外還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1) 盡可能與他船保持較遠的距離,在開闊水域要保持在2海里以上;
(2) 對于他船位于本船正橫或者正橫以前情況,宜在6海里以外時采取避讓行動;對于正橫以后來船在距離本船3海里以前采取行動比較合適。
(3) 在水域相對開闊的地方,轉(zhuǎn)向往往是比較好的避讓方法。當他船位于本船正橫之前時,除處于追越態(tài)勢外,本船應該避免對其采取向左轉(zhuǎn)向的措施;對于正橫或者正橫后來船,本船應該避免朝他們轉(zhuǎn)向。
(4)在水域受限無法采取轉(zhuǎn)向進行避讓時,應及時采用減速方式進行避讓。
(5)當本船聽到他船霧號顯示其在本船正橫以前但無法確定是否有碰撞危險時,應果斷將船舶降速,必要時把船停住,直到情況明了為止。
(6)在能見度受限時,船舶應該盡可能避免穿越漁船密集區(qū)域。如必須穿越,在與其進行避讓時要更加主動,及時溝通,要理解漁船船員與商船船員之間的差距。
4.6與港口方做好配合
在進出港時要嚴格遵守港口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及時與VTS進行聯(lián)系,按照要求進行報告。同時船舶駕駛員要緊密配合引航員,聽從引航員和船長的指揮。船長始終對船舶有最終的決定權(quán),不可過度依賴引航員,引航員如有不合理操縱應該及時更正或者接管過指揮權(quán)。自引自靠的船長,更要謹慎操作,保持與拖輪和港方有良好的協(xié)調(diào)溝通。
5 結(jié)論
為了提升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水域的航行安全,船舶駕駛員在開航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制定周密的航次計劃以及做好設備的檢查工作。在駛?cè)肽芤姸炔涣妓驎r要合理操作,加強瞭望,結(jié)合多方面因素確定安全航速,及時判斷碰撞危險并及時采取合理避讓行動,在進出港時要充分配合港口進行工作。
參考文獻:
[1]朱慜,廖郁林,郭中華,吳文欽.能見度不良情況下船舶點對點短信服務預警預控功能應用[J].中國海事,2019(12):46-48.
[2]董進.能見度不良天氣的船舶引航[J].船舶物資與市場,2019(10):107-108.
[3]戴厚興,吳兆麟.能見度不良天氣下海上交通安全風險預警系統(tǒng)[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8,18(05):195-206.
[4]程果,徐周華,唐存寶.能見度不良條件下船舶安全尾隨距離研究[J].廣州航海學院學報,2017,25(03):11-13+46.
[5]陶俊,李耀東.湛江港能見度不良情況下船舶交通監(jiān)管的研究[J].珠江水運,2017(15):72-73.
[6]鄒濤.海船在能見度不良情況下的行動準則[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7,17(05):46.